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葡萄酒专题。这篇关于《一文揭开葡萄酒酸度的秘密》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酸度是葡萄酒的4大要素之一,其之于葡萄酒,就如同骨骼之于人体。良好的酸度能赋予葡萄酒活泼明快的口感、平衡强健的架构以及饱满旺盛的生命力。葡萄酒缺乏酸度,就仿佛一个人失去了他的铮铮傲骨,美则美矣,毫无灵魂。
一、葡萄酒的酸度从何而来?
葡萄酒的酸度主要来自于酒石酸(TartaricAcid)、苹果酸(MalicAcid)、乳酸(LacticAcid)和柠檬酸(CitricAcid)。酒石酸为葡萄特有的酸,是葡萄酒中最主要的酸度来源。苹果酸普遍存在于葡萄等水果和蔬菜中,但其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不及酒石酸。柠檬酸也是天然存在于酿酒葡萄中的酸,不过含量非常少。
口腔中对酸度最为敏感的部位是舌头两侧,这个部位分泌的唾液越多,分泌时间越长,意味着葡萄酒的酸度越高。平时我们用脆爽、明快和清新等词语来形容一款酒,正是指它的酸度比较高。
二、酸度的重要性何在?
酸度是衡量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和单宁共同构筑起葡萄酒的骨架,支撑着由糖分、酒精和果味等构成的葡萄酒肉体,使一款酒更为平衡和谐。于单宁含量微乎其微的白葡萄酒而言,酸度更可谓是一款酒的灵魂。
其次,酸度可给葡萄酒增添活力与清新感,使葡萄酒的风味更鲜明突出。不过,酸度过高,葡萄酒就会显得尖酸涩口,过低则会让葡萄酒尝起来乏味无趣。另一方面,酸度还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葡萄酒的保存和陈年,这就是为什么高酸高残糖含量的苏玳(Sauternes)贵腐甜白可以长时间陈年的原因之一。此外,酸度能够稳定葡萄酒的色泽,令酒液清澈通透。
三、酸度的高低受什么影响?
葡萄酒酸度的高低受葡萄品种、产区气候和酿酒工艺三个因素的影响。
1.品种
有些品种天生就拥有高酸度,例如雷司令(Riesling)、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白诗南(CheninBlanc)等白葡萄品种以及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桑娇维塞(Sangiovese)和内比奥罗(Nebbiolo)等红葡萄品种。总体而言,白葡萄品种的酸度比红葡萄品种高。
2.气候
葡萄种植地的气候也是影响葡萄酒酸度高低的重要因素。葡萄成熟过程中,随着糖分含量的上升,酸度逐步下降。偏凉爽的气候能延长葡萄的生长周期,利于葡萄积累足够的风味物质,同时又能放缓酸度下降的步伐。也就是说,葡萄充分成熟时也能保留较高的酸度。
一般来说,美国加州(California)和西班牙南部等偏炎热气候产区种出的葡萄酸度更低,而气候凉爽的北欧地区种植出的葡萄则酸度更高。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气候类型的产区,其酸度也会有所不同。以全球最流行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Chardonnay)为例,夏布利(Chablis)和香槟(Champagne)产区的霞多丽酸度要比澳洲霞多丽高得多。
3.酿酒工艺
酿酒工艺与葡萄酒酸度的高低也有莫大的关联,比如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简称MLF)。苹果酸-乳酸发酵是指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苹果酸转化成乳酸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通常在酒精发酵结束后进行,因而也被称为二次发酵(SecondaryFermentation)。经过这道工序后,葡萄酒中原本尖锐刺激的苹果酸会转化为温和细腻的乳酸,酸度也随之下降。
几乎所有红葡萄酒,尤其是酒体中等至饱满的红葡萄酒,都会借助苹果酸-乳酸发酵来增加复杂度和提升口感,白葡萄酒则相对较少采用这项工艺。不过有的白葡萄酒由于酸度太高,需要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来柔和酸度,夏布利白葡萄酒就是范例之一。
另外,在气候炎热的产区,酿酒师为了保持葡萄酒的酸度,一般不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甚至还会人为添加天然酒石酸来稳定酒体。
四、哪些品种拥有高酸度?
1.赤霞珠
赤霞珠堪称红葡萄品种之王,其酿造成的葡萄酒颜色深浓,高酸高单宁,酒体饱满,带有黑醋栗和黑樱桃等黑色水果香气及风味,经常伴有植物性气息,如青椒和薄荷。由于果香浓郁、单宁和酸度较高,赤霞珠红葡萄酒具有很好的陈年潜力,陈年后会发展出烟熏、雪松和蘑菇等迷人风味。
2.内比奥罗
内比奥罗是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产区首屈一指的葡萄品种,由其酿造的葡萄酒既优雅又野蛮,既蕴含玫瑰、覆盆子汁和茴香的精致芳香,又兼具强劲有力的单宁,酸度高且酒体饱满,风格雄壮,别有一番王者风范。
3.桑娇维塞
桑娇维塞是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的灵魂葡萄品种,在托斯卡纳的基安帝(Chianti)、布鲁奈罗蒙塔希诺(BrunellodiMontalcino)和高贵蒙特布查诺(VinoNobilediMontepulciano)这三大产区表现尤佳。该品种可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成酒风格不尽相同。典型的桑娇维塞葡萄酒往往呈现出红色水果的香气,如酸樱桃、红莓、草莓和西红柿等,酸度十足,单宁含量高,口感丰富,陈年能力可观。
4.雷司令
雷司令属于芳香型白葡萄品种,广泛种植于德国、法国、新西兰、奥地利及美国等地。然而,最经典的产区非德国莫属。典型的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矿物质特征十分明显,带有柠檬、酸橙、蜜瓜和菠萝等丰富的水果风味。得益于高酸度,优质的雷司令白葡萄酒拥有出色的陈年潜力。
5.长相思
长相思也是一个芳香型白葡萄品种,由其酿成的葡萄酒拥有清爽活泼且动人的酸度。法国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波尔多(Bordeaux)、新西兰马尔堡(Marlborough)及美国纳帕谷(NapaValley)等都是长相思葡萄酒的优质产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新西兰马尔堡的长相思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其果味奔放,酸度激爽,颇具穿透力,令无数饮客心醉神迷。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一文带你了解高脚杯杯梗的秘密
侍酒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从储存葡萄酒到选择酒杯,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都会影响葡萄酒在口中的表现。而想要保证葡萄酒在杯中能真实充分地展现其风采,就得选择合适的酒杯来侍酒,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葡萄酒杯的形状构造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你可曾好奇过,葡萄酒杯的杯梗有什么用处呢?
或许你会觉得葡萄酒杯的杯梗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可事实上它的角色非常重要。传统的葡萄酒杯之所以都带有杯梗,是因为有无杯梗会影响到葡萄酒在杯中的表现。个中奥秘在于,如果没有杯梗,我们在饮用葡萄酒时只能用手握住杯肚,这时手部的热量会传递到酒杯,导致酒液温度的上升,从而破坏葡萄酒应有的香气、风味与口感。而有了杯梗,我们就可以在不接触杯肚的情况下稳固地持杯,有效避免了体温对酒液温度的影响。对于适宜在较低温度下饮用的葡萄酒,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杯梗的用处并不局限于这一方面。通过握持杯梗,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将酒液靠近光源,以准确观察其颜色并评估酒款是否有缺陷。其次,有了杯梗,我们也可以更轻松地晃杯,让葡萄酒充分呼吸。再者,杯梗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在杯肚外壁上留下指纹。此外,带有杯梗的葡萄酒杯更加优雅美观,非常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带有杯梗的葡萄酒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较之无梗酒杯,它们比较脆弱易碎,容易在杯梗处断裂,在清洁和打包存放时需要格外小心。
杯梗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品鉴者提供便利,并避免人体的温度对葡萄酒的香气、风味及口感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果要享用适宜在较高温度下饮用的红葡萄酒,我们可以选择无梗酒杯。不过,对于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若想要真实地捕捉它们的美妙之处,有梗葡萄酒杯才是最佳选择。
揭开混酿葡萄酒的秘密
很多葡萄酒都是百分之百采用某个葡萄品种酿造的,但也有不少葡萄酒是混酿的。有的混酿葡萄酒会在酒标上标明,而有的则不会。没有标明的葡萄酒不是有所隐藏,而是因为酒标法的规定或者当地的酿酒传统。
比如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葡萄酒产区,要在酒标上标注葡萄品种的话,那么酿造这瓶酒的葡萄必须有至少75%是该品种。当我们喝到一款加州赤霞珠葡萄酒时,很可能酿造这瓶酒只用了80%-90%的赤霞珠。那么剩下的10%-20%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不难找到答案,看看酒的背标,或者查查酒庄的网站网站上一般会详细说明各个混酿品种的百分比。
伟大的酿酒师同时也是伟大的设计师,葡萄生长的每个年份气候各有不同,为了保证一款葡萄酒相对统一的风格,酿酒师会不断改变各个品种的比例,如果你仔细观察酒标就会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
知道了一款酒是由哪些葡萄品种混酿的,我们就会对这款酒的风味特点有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有些葡萄酒的风格就是由它的混酿品种决定的,比如法国罗讷河谷(Rhone)的红葡萄酒是由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和慕合怀特(Mourvedre)混酿的;波尔多(Bordeaux)红葡萄酒是由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以及品丽珠(CabernetFranc)、马尔贝克(Malbec)和味而多(PetiteVerdot)混酿的。
一文看懂天然葡萄酒
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份额极小的天然葡萄酒推至人们的视野。市场上关于这类葡萄酒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我们不妨透过这些嘈杂的谈论,了解一些关于天然葡萄酒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天然葡萄酒?
天然葡萄酒并没有官方的定义,许多人将之理解为一种葡萄酒酿造和葡萄园管理的方式。天然葡萄酒在葡萄果实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上,采用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有机种植法(organic)或者可持续发展方式。此外,这类酒款一般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也不进行任何技术干预。
这些葡萄酒的发酵完全依赖于天然酵母。酿酒师不能加入任何的添加剂,但有的地区也允许加入微量的二氧化硫。为了保存葡萄酒的天然风格,避免葡萄酒添进额外的风味,采用橡木桶陈酿或发酵也是不允许的。除此之外,天然葡萄酒装瓶前不需要过滤或澄清。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预,天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大多为人工操作而非机器,比如采摘、破碎和压榨等,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所以这类葡萄酒一般产量不大。
天然葡萄酒为什么突然流行起来了?
虽然不少人认为天然葡萄酒是新型饮料,但其实它的兴起和繁荣至今已有几十年时间了。这类葡萄酒最初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那时在法国巴黎的酒吧以及博若莱(Beaujolais)、卢瓦尔河谷(LoireValley)的葡萄园实验室里,都可见其踪影。有一些观点认为,二战后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械化的发展,这造成葡萄酒的生产过度机械化,酒款均质化问题严重。就这个问题,部分酿酒师开始思考回归传统,酿造出类似于祖父母甚至更老一辈的葡萄酒。20世纪中期,一位名为朱勒肖维(JulesChauvet)的酒商在博若莱率先推出了无硫葡萄酒,这直接激发了新一代天然葡萄酒酿酒师的诞生。自此,天然葡萄酒的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许多酒吧和餐厅都开始提供天然葡萄酒,甚至极力推崇。以天然葡萄酒为主题的节日也纷纷在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兴起。
人们还将天然葡萄酒与许多社会的热门话题联系起来,比如健康生活、环保主义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近些年来,加入风土的概念、关注如何最大化表达出风土的特色又进一步让天然葡萄酒成为葡萄酒行业中最受争议的话题之一。
有官方的天然葡萄酒认证吗?
目前,全球尚未有正式的官方天然葡萄酒认证,这一点不同于拥有专门标签以及认证机构的有机和生物动力法葡萄酒。
没有官方的认证,那么在葡萄酒专卖店购买葡萄酒时,要如何识别天然葡萄酒呢?答案便是学会读懂酒标。不少葡萄酒生产者尤其是新世界的生产者,都会在葡萄酒的酒标上标注酿造方式,如果酒标上出现类似于最小干预(MinimalIntervention)、自然酿造工艺(NaturalWinemakingTechniques)或者未澄清/未过滤(Unfined/Unfiltered)等词,这款酒大抵就是天然葡萄酒了。当然,最为靠谱的方式就是去葡萄酒专卖店询问店员,许多葡萄酒专卖店都会将天然葡萄酒放在专区里售卖。意大利的橙酒(OrangeWine)、采用古传制法(MethodeAncestrale)酿造的自然起泡酒(PetillantNaturel)和科丰杜普洛赛克(ColFondoProsecco)等都是相对知名的天然葡萄酒。
一文了解橙葡萄酒
橙葡萄酒是指由白葡萄酿成,酒色呈橙黄色的葡萄酒。喜欢橙葡萄酒的人认为它是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间一座很好的桥梁,而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它隐藏了葡萄的特点和产区的风土特色,难以成器。橙葡萄酒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葡萄酒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图片来源:tripadvisor
虽然橙葡萄酒近几年才走进大众视野,但实际上它已在意大利北部、斯洛文尼亚、格鲁吉亚、澳大利亚、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流行多年。橙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可追溯回5,000多年前的格鲁吉亚。当时,格鲁吉亚的酿酒师将带皮的葡萄汁放在大陶罐中,用蜂蜡密封罐口,然后将其埋在地下长达6个月。用这一方法酿出的葡萄酒便是橙葡萄酒的前身,这种酿酒方法也一直被人们沿袭下来,但酿出的葡萄酒并没有统一的称谓。后来,英国葡萄酒进口商大卫哈维(DavidHarvey)以葡萄酒的颜色来命名这种葡萄酒,橙葡萄酒的名字由此而来。
橙葡萄酒虽由白葡萄酿成,但酿造方法却与红葡萄酒相似。在橙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葡萄皮需要在葡萄汁中浸渍较长的时间,甚至带皮发酵,以萃取葡萄皮中的色素。因此,橙葡萄酒又被酿酒师们称为带皮发酵酒(Skin-FermentedWine)。酿酒师在挑选葡萄的时候偏向于挑选较成熟的葡萄,因为它们带有更成熟的葡萄籽,这些葡萄籽所含的苦味物质较少,可以保证在较长的浸渍过程中单宁等苦味物质不会被过多地萃取。
橙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极少使用添加剂,甚至不使用人工酵母,而是利用葡萄皮自带的野生酵母菌进行发酵,以减少发酵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保存葡萄最纯粹的味道。因为浸渍的时间较长,所以橙葡萄酒也比一般的白葡萄酒单宁含量更高,酒体结构更丰富,风味也更浓郁,在发布之前一般都会进行陈年。
橙葡萄酒带有鲜花、蜂蜜和热带水果的香气,入口带有坚果的风味,同时兼具白葡萄酒的酸度和红葡萄酒浓郁醇厚的口感,十分难得。橙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单宁,因此更适合与咖喱、奶酪以及各类肉菜进行搭配。在餐厅就餐时,如果您想要喝白葡萄酒,而眼前的食物却需要红葡萄酒来搭配,那么橙葡萄酒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出产橙葡萄酒的主要产区有意大利东北部的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Friuli-Venezia-Giulia)产区、格鲁吉亚和斯洛文尼亚边境地区等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ewSouthWales)的奥兰治(Orange)产区出产的葡萄酒也可以叫做OrangeWine,但此处并不是橙葡萄酒的产区。
如果你也想尝试一下这种用古老方法酿造而成的葡萄酒,那不妨以你喜欢的白葡萄品种入门,虽然口感可能会与你印象中的白葡萄酒有所出入,但是定能给你带来全新的特别体验。
一文带你了解天然葡萄酒
我们都听说过有机葡萄酒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使用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酿造的葡萄酒,但天然葡萄酒(NaturalWine)究竟为何物?它与有机葡萄酒又有何区别?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葡萄酒都是由葡萄酿造而成的,那么理所当然它们都应当是天然的。其实这个想法并不准确,对于天然葡萄酒,我们还需要知晓与之相关的诸多细节。
下面,小编就通过十个问题,来为你一一解惑。
1.什么是天然葡萄酒?
实际上,关于天然葡萄酒的定义现在仍是众说纷纭,但有一些基本原则是葡萄酒酿造者和品酒师们所能够达成共识的。对于何为天然葡萄酒,最好的解释是:一种不论是在葡萄园还是在酒庄的酿造过程中,都尽可能少地使用化学成分和机械操作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在他们看来,葡萄酒的风味只与其风土条件密切相关,若有过多的人类活动和化学成分对其进行干扰,这是不被允许的。因此,为了酿造出天然葡萄酒时,人工干预是越少越好。
2.天然葡萄酒是有机的么?
是的。尽管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但天然葡萄酒的酿酒葡萄都必须在有机的环境下种植和生长。
3.天然葡萄酒的酿造都遵循生物动力法么?
虽然很多天然葡萄酒的酿造者都遵循生物动力法进行酿酒,但不同于有机种植,这种做法并不是强制性的。尽管如此,大多数天然葡萄酒的酿造者还是会采用生物动力法来种植葡萄。
4.酿造天然葡萄酒有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同样,这个也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多数酿酒者都认为使用化学成分、除草剂、灭虫剂、以及添加酵母和糖分是不被允许的。此外,酿造天然葡萄酒的葡萄必须经由手工采摘而不是借助机器,任何有可能损坏葡萄酒品质的机械作业都是被禁止的。
5.为什么说用传统酿造法酿造出的葡萄酒不是天然的?
别理解错了,并不是说传统的酿造方法就不如天然的。事实上,大多数传统方法酿造出的葡萄酒并不会逊色于天然葡萄酒。只不过如果酿酒者在酿造过程中添加了某种酵母,或是在采摘葡萄的时候使用了机器,那么酿出来的葡萄酒就不能称之为天然葡萄酒,而添加酵母和使用机器这两种做法在酿酒界是十分普遍的。
6.为什么在有些天然葡萄酒中会留有沉淀(Sediment)?
大多数传统法酿造的葡萄酒在装瓶之前都有下胶和过滤的工序。但对于天然葡萄酒来说,下胶和过滤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所以酿酒师们一般都不会进行这些步骤。因此,在天然葡萄酒中,出现沉淀属于自然现象,并不会对葡萄酒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7.天然葡萄酒会更贵吗?
答案是否定的。与传统方式酿造的葡萄酒一样,天然葡萄酒价格的跨度也非常广,在不同的价位区间都有其相对应的酒款。
8.天然葡萄酒会更健康吗?
理论上是没错的,因为酿造天然葡萄酒的葡萄都是有机种植的,而且酿酒师在其酿造过程中也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这就好比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的比较,尽管传统食品并不会对你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但选择更为天然的替代品终归是更健康的,同时也更加环保!
9.在哪可以找到天然葡萄酒?
如今,在葡萄酒商店和餐馆里,天然葡萄酒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有些餐馆和商店甚至只销售天然葡萄酒。当然,如果在这些地方都找不着你想要的酒款,网上商城是个不错的选择。
10.天然葡萄酒中含有亚硫酸盐(Sulfites)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只含有少量。实际上,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少量亚硫酸盐,因为这种成分是葡萄汁发酵的副产品。尽管如此,在关于天然葡萄酒是否应该含有亚硝酸盐这一点上仍存在着争议。许多酿酒师认为,亚硝酸盐的添加是和产品的天然性是相违背的,但也有人觉得这是酿酒的必要环节,亚硝酸盐的存在可以使葡萄酒保存得更久。
一文带你了解黎巴嫩葡萄酒
黎巴嫩(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Mediterranean)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Syria)接壤,南部与以色列(Israel)为邻,西濒地中海。在这个国家,约有54%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Islam)。众所周知,伊斯兰教严禁烟酒,因此当人们谈及黎巴嫩时,少有人会联想到葡萄酒。然而,黎巴嫩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其葡萄酒行业也是该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个产业,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望。
1.历史
根据考古研究,第一批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人可能居住在高加索山脉(CaucasusMountains)地区,即当今的亚美尼亚(Armenia)和格鲁吉亚(Georgia)境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酿酒葡萄引入了地中海国家,然后才传播至西欧地区。
黎巴嫩人的酿酒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Phoenician)拥有深厚的旅游贸易文化,对葡萄酒在西欧的传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位于黎巴嫩贝鲁特(Beirut)北部的比布鲁斯(Byblos),被认为是世界上至今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这里的港口因在古典时代(ClassicalAntiquity)成为黎巴嫩的葡萄酒生产贸易中心而闻名。而提尔(Tyre)和西顿(Sidon)作为腓尼基人贸易的主要港口,其葡萄酒的名声更是响彻整个古地中海。腓尼基人通过这些港口,将本国的葡萄酒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和埃及等地中海国家,推动了早期地中海文明的发展。
黎巴嫩的现代葡萄酒产业可追溯到19世纪。提及其现代葡萄酒史,那就不得不谈到该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卡萨瓦酒庄(ChateauKsara)。这座位于贝卡谷地(BekaaValley)的酒庄由耶稣会(SocietyofJesus)僧侣创建,于1857年开始种植葡萄,奠定了黎巴嫩现代葡萄酒产业的基础。然而,黎巴嫩那时还处于奥斯曼帝国(OttomanEmpire)的统治下。根据伊斯兰教法(ShariaLaw)规定,除了服务于宗教的葡萄酒,不允许生产或消费其他葡萄酒,因此,第一批酿酒厂遭到了打压。
一战(WorldWarI)结束后,法国对黎巴嫩的统治推动了黎巴嫩葡萄酒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黎巴嫩内战(LebaneseCivilWar)结束,该国的葡萄种植业又注入了新的动力,葡萄酒行业也逐渐复兴。1998年,黎巴嫩的酒庄总共不到10座,时至今日,其酒庄数量已超过50座。如今,黎巴嫩葡萄酒主要出口至英国、法国和美国等拥有更多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国家,促进了黎巴嫩现代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2.产区
黎巴嫩最重要的产区是东部的贝卡谷地。除了西北部的拜特龙(Batroun)和南部的杰津(Jezzine),几乎90%的黎巴嫩葡萄酒都产自贝卡谷地。这条狭长的山谷平均海拔1,000米,位于黎巴嫩山(MountLebanon)和前黎巴嫩山(Anti-LebanonMountains)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20千米。虽然西侧的黎巴嫩山阻挡了来自海洋地区的降雨,但山顶融化后的雪水会流入山谷。因此,该产区的年降雨量虽然少,却依然有足够的新鲜水源。
3.葡萄品种
黎巴嫩主要生产红葡萄酒,酿酒品种以法国南部的经典葡萄品种和波尔多(Bordeaux)品种为主,包括神索(Cinsault)、佳丽酿(Carignan)、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慕合怀特(Mourvedre)、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等。而黎巴嫩的白葡萄品种主要有白玉霓(UgniBlanc)、克莱雷(Clairette)、霞多丽(Chardonnay)、长相思(SauvignonBlanc)、赛美蓉(Semillon)、维欧尼(Viognier)和敖拜德(Obeideh)等。
一文带你认识葡萄酒风土
当我们在谈论葡萄酒时,常常会提到一个词风土(Terroir)。很多人都认为风土相当重要,那么,风土究竟指什么?这个概念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什么是风土?
风土一词源于法语,这个词的词根Terre在法语中是土地的意思,但如今它所指代的范围远不止土地,而是包含了一系列造就某个指定地点独特环境的所有自然因素,即:气候、天气、盛行风、降水、河流等水域、地形、地貌、海拔、地理位置、温度、阳光、土壤和周围植被等。
尽管风土一词与葡萄酒的联系最为紧密,但也常常会用于油、茶、咖啡等各农产品生产行业。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风土指葡萄藤及其果实生长的自然环境。
风土的概念如何诞生?
风土的概念来源于本笃会(Benedictine)的僧侣。在历史上,他们将黑皮诺(Pinot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带到法国勃艮第(Burgundy),并对葡萄的种植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精细的研究,对种植地作了细致的划分。如今,勃艮第以出品世界顶级葡萄酒而闻名,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旧世界看中风土以及其对葡萄酒的影响不无道理。欧洲的产区分级系统也可以说是基于风土的概念,比起葡萄,更强调种植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旧世界葡萄酒的酒标上往往会标注葡萄园、村庄和产区等,而不是标注葡萄品种。
风土为什么如此重要?
事实上这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因为部分人认为风土并没有传统上认为的那么重要,尤其是在新世界国家。一些新派酿酒师认为比起风土,酿酒工艺(包括发酵、陈酿和装瓶等方面采用的工艺)才是决定葡萄酒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当然,随着现代酿酒技术的发展,后天的加工、处理在最终成酒品质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就大部分人来说,风土的重要性依旧无可比拟。
我们都知道在凉爽和温暖气候下出品的葡萄酒会具有不同的特征,单单是气候就已经可以造就葡萄酒的不同风格,而葡萄生长的环境当中还有许多影响因素:海拔影响整体温度,进而影响果实的成熟速度;降雨影响了果实生长的大小;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排水性、持水力和肥力,这也会赋予果实截然不同的品质如果将风土所囊括的每一个方面都纳入考虑,不难想象,风土对葡萄酒风格与品质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文了解干型葡萄酒
在初学葡萄酒时,许多爱好者识得的第一个词就是干型(Dry),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理解得准确。
首先,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干型,认为它就是葡萄酒之于人感官上的感受,比如口干舌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奉上一套关于干型葡萄酒的简易指南,从而让大家对其有更为准确的了解。
一言以蔽之,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那些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这意味着它的甜度不会很高,而个中奥妙就潜藏在其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葡萄酒的酒精是通过酵母对葡萄含有的糖分发生作用产生的,所以,为了使酿出的葡萄酒带上一丝甜味,很多酿酒师都会提前结束整个发酵过程。如此,酵母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葡萄中的所有糖分,而留存下来的,就被称作是残留糖分。
假若酿酒师让整个发酵过程完整地进行,酵母便可充分地对糖分进行分解,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既无残留糖分也不带有甜味,这就是干型葡萄酒。此外,有些人会把甜味的缺失和果味的缺失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一款干型葡萄酒中,你仍可品尝到缤纷果味。
既然干型的概念这么好理解,为什么仍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会误用这个词呢?
或许,这与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语言长期的发展中,Dry这个词(或者是法语里的Sec)已经和干燥的感官体验交融在一起了。因此,当我们尝到一款让人口干舌燥的葡萄酒时,很容易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干型葡萄酒。事实上,这种所谓让人口干的葡萄酒只是一款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尽管许多干型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恰巧也很高,但它们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其实这也是个谬误,而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品尝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时,其酒精的风味会在口中营造出一种干燥的感觉,从而导致了感官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干型葡萄酒仅仅指那些残留糖分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而与该酒是否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毫无联系。
一文了解新西兰红葡萄酒
在纯净的国度新西兰,白葡萄酒叱咤风云,似乎是酒界唯一的主角。其实,人们时常忽略了这里生产的精品红葡萄酒。新西兰的红葡萄种植面积仅为7,919公顷,不足白葡萄的三分之一,但是酿造出来的酒却是不容小觑。标志性的清新感、浓郁奔放的果香和充沛的活力,新西兰红葡萄酒将这些特点尽收囊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新西兰最重要的几种红葡萄酒。
一、黑皮诺(PinotNoir)
黑皮诺葡萄酒的产量约占新西兰葡萄酒总产量的9%,在红葡萄酒中位列第一。黑皮诺是新西兰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仅次于长相思(SauvignonBlanc),主要生长在凉爽的产区。由于这些产区的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丰富多样,酿成的黑皮诺葡萄酒也产生了缤纷多彩的风格。如今,新西兰黑皮诺已经成为勃艮第(Burgundy)黑皮诺以外的又一典范,广受国际认可。
1.概况(2017年数据)
种植面积:5,653公顷
年产量:28,760吨
年出口量:1,251万升
2.产区及风格
马尔堡(Marlborough):香气馥郁,风味以覆盆子和樱桃等红色水果为主,微妙的酸度带来典型的清新感,与紧实的骨架达到平衡;产区南部的酒具有更饱满的酒体。
中部奥塔哥(CentralOtago):吉布斯顿谷(GibbstonValley)子产区的酒果香甜美、柔和且鲜明,展现出覆盆子、草莓、新鲜草本和香料的风味;班诺克本(Bannockburn)和洛本(Lowburn)子产区气候温暖,葡萄酒酒体饱满,单宁充足,带有樱桃和黑色水果气息;亚历山德拉(Alexandra)的酒普遍蕴含果干风味。
怀拉拉帕(Wairarapa):展现出深色水果风味,夹杂着咸鲜气息,口感饱满,常带有黑李子和巧克力的甜美风味,精致的单宁为酒液提供结构感。
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怀帕拉谷(WaiparaValley):兼具红色水果与深色水果的果香,还展现出香料和泥土的风味,结构紧致,酸度坚实。
霍克斯湾(HawkesBay):散发出黑皮诺的典型香气,既有以樱桃、莓果、李子、鲜花和香料为风味的清新风格,也有带有咸鲜味和泥土味的深沉风格,但都具有浓郁的风味和柔顺的单宁。
尼尔森(Nelson):香气芬芳而复杂,展现出樱桃、李子和香料的气息,风味集中度高,平衡性佳,单宁持久。
3.侍酒及配餐
推荐侍酒温度:15℃
配餐建议:适宜与各式咸鲜的禽类和肥美的鱼肉搭配,如鸭肉、鹌鹑、火鸡和三文鱼。
二、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混酿
早在19世纪,赤霞珠与梅洛相结合的波尔多混酿(BordeauxBlend)就出现在了新西兰。在当今的新西兰赤霞珠-梅洛混酿葡萄酒中,梅洛占据高比例的风格已成为趋势。波尔多混酿在这里被赋予了独特的新西兰色彩,纯净的果香四溢,年轻时即可带给人愉悦的品鉴体验。
1.概况(2017年数据)
赤霞珠种植面积:251公顷
梅洛种植面积:1,217公顷
年产量:8,688吨
年出口量:97.2万升
一文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
葡萄果实若要转变为瓶中美酒,过程中大致需要经历采摘、破碎、压榨、发酵、陈年和装瓶等步骤,但依据葡萄酒种类、酿造风格和工艺的不同,具体的步骤会相应进行调整。本文将向大家解密静止红、白葡萄酒具体是如何酿成的。
一、采收
大部分酒庄会选择先采摘白葡萄品种再采摘红葡萄品种。为了把握好最佳采收时机,很多酒庄会在葡萄进入转色期后就对其成熟度进行密切监测。采收方式分为人工和机器采收2种。手工采收由葡萄农用园艺剪刀将葡萄一串串地剪下来,这种采收方式较为缓慢,而且所需的劳动力较多,但可以对所采收的葡萄进行挑选,对葡萄果实的损坏也较少。
机器采收则是通过用机器摇晃葡萄树的主干,将葡萄抖落下来。这种方式没有选择性,但胜在速度快,而且对人力要求较低。为了减少葡萄的氧化,不少酒庄会选择在夜间温度较低时采收葡萄。采摘下来的葡萄会被装在箱子或是托盘上,尽快运送至酿酒厂。
二、分拣
葡萄果实运送至酿酒厂后,部分酒庄,尤其是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酒庄会选择将果实放在分拣台上进行挑选,以剔除不健康、未成熟或是腐烂的葡萄。
三、去梗、破碎
这两项工序不是必须的。通过机器采收的葡萄一般不带有果梗,但通过人工采收的葡萄,大多数酒庄也会选择将果梗去除,而这往往由破碎葡萄的机器一并处理。破碎是由机器将葡萄皮打破,这时候会有一定量的葡萄汁流出,这些汁液即自流汁。破碎的过程需尽可能轻柔,避免破坏葡萄籽,释放出苦油和单宁。
四、冷浸渍
葡萄经破碎后,一些酿酒师可能会选择在发酵前让果皮和果汁于低温下接触一段时间,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冷浸渍(ColdSoak)。一般而言,浸渍的温度控制在4-15℃,时长几个小时到一周不等,相比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的浸渍时间一般更长。
这一过程可以增强白葡萄酒的果味和质感,尤其是对一些芳香型白葡萄品种来说,更是可以从冷浸渍中大获裨益。而对红葡萄酒来说,冷浸渍不仅可以增强其果香,还可以加深酒液的颜色,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单宁的提取非常有限。
五、压榨
压榨即是将葡萄汁与果肉、果皮等固体成分分离的过程,白葡萄酒在发酵前进行该步骤,而红葡萄酒则在发酵后进行。与破碎一样,现代酿酒技术亦崇尚尽可能轻柔的压榨,以获取更精致的酒液。最先和最后压榨得到的葡萄液在质感和口感上会有很大不同。就红葡萄酒来说,随着压榨的继续,酒液的颜色会越来越深,单宁含量也会越来越高。
压榨完成后,白葡萄汁一般会冷静置一段时间,让其中的固体杂质沉积到底部,然后将杂质去除,留下更澄清的葡萄汁进行发酵。
六、发酵
在这个过程中,酵母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葡萄汁逐渐转变为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发酵温度比红葡萄酒要低,一般维持在12-22℃之间,较低的发酵温度可以减缓发酵过程,有利于产生更多微妙的风味。发酵一般在几周内可以完成,发酵容器可选择橡木桶、不锈钢罐和其他惰性容器。霞多丽(Chardonnay)等可从橡木桶发酵获益的葡萄品种,一般会在小橡木桶中发酵,而像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雷司令(Riesling)这类芳香型白葡萄品种则会在不锈钢罐中进行发酵,以保留纯净的果味。
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较高,一般为20-32℃,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取颜色和单宁。由于果皮和葡萄汁一起发酵,红葡萄酒的发酵一般不会在橡木桶中进行,而是更多地在不锈钢罐等惰性容器中进行。在发酵过程中,酿酒师会选择使用淋皮(PumpOver)、倒罐并回混(RackandReturn)、旋转式发酵机(RotaryFermenter)等方式帮助葡萄汁与果皮进行更多的接触,促进颜色、单宁和风味物质的提取。
所有的红葡萄酒在完成酒精发酵后,还会经历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简称为MLF),即酒中尖锐的苹果酸转化为较柔和的乳酸的过程,但一些白葡萄酒,尤其是芳香型白葡萄酒会避免这一步骤。
七、熟化
很多大批量生产的廉价葡萄酒不会经过熟化,但对于许多优质葡萄酒,尤其是优质红葡萄酒来说,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葡萄酒发展出更复杂、精妙的风味和更柔顺的单宁。如果酿酒师希望最终的成酒具有更多新鲜的一类水果香气,那么很可能仅会将酒液在惰性容器中短暂储存数月,随即进行过滤、装瓶。但对于具有高单宁、高酸度、高酒精度以及发展潜力的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来说,很可能会进行长达数年的熟化,而熟化的过程多在橡木桶中完成。最主要的橡木桶类型为法国和美国橡木桶,法桶可以赋予酒液烘烤、烟熏和坚果风味,而美桶则带来更多香草和椰子风味。
八、装瓶
当酿酒师认为葡萄酒已经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陈年,便会考虑进行装瓶。在装瓶前,根据需要,可能会对葡萄酒进行下胶和过滤,以获得更澄清的酒液。但由于一些酿酒师认为这会给葡萄酒的风味和质感带来负面影响,因而选择不进行下胶和过滤。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葡萄酒都是用玻璃瓶包装,采用橡木塞封口,但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葡萄酒更常使用螺旋盖封口。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