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红酒有哪些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泡酒的误区你知道哪些》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药酒虽好,但如果乱服或无剂量限制,极易造成药物或酒精中毒,出现肝硬变、老年痴呆、智力减退、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症。酒友们泡制药酒时,需要多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中药泡制的药酒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但是如果泡制方法不对,喝下去也会伤身的,下面我们来看看泡制药酒要避开六大误区。
误区一:用什么酒均可
自制药酒一般采用含酒精量在50~60度的优质白酒较为适合,这样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杀灭中药材中黏附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寄生虫,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如果酒的浓度过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从而影响治疗和保健效果。另外,酒的浓度过低,也不利于保存。而使用高浓度的白酒,即使药材中含有少量水分,泡制出来的药酒也不容易变质。不善于饮酒的人可以在浸泡高度酒1周后兑入30度左右的低度酒,以降低药酒浓度。凡用蛇、蛤蚧等动物浸泡的药酒,均应先用高度酒,1周后再适量兑入低度酒。工业酒精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不可贪图价格便宜而用来浸泡饮用的药酒,以免引起严重的中毒。
误区二:任何中药都能泡药酒
中药材类别很多,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浸泡药酒,如矿物类药物,其有效成分就很难用酒浸泡出来。同时,部分矿物药还含有有毒成分,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宜用来浸酒。此外,如选用毒蛇来浸泡药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蛇不能随意用来泡酒,一般认为,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毒蛇在浸泡前应去头,否则极易造成人体中毒。需要强调的是,浸酒药材一定要选用正宗的道地药材,切忌贪图便宜购买伪劣药材。
误区三:酒越陈越好
还有不少人认为,酒越陈越好,往往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而炎热的夏季一般5—7天就行了。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反而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误区四:药材直接放进酒中
一般说来,凡在中药店发售的中药都已经过泡制、加工,用其浸泡药酒时不必再清洗。但如果是原药材,则需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尤其避免搀入有毒的物品。动物药宜去除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觉。植物药则应限度地除去药材中的杂质、污泥。浸酒的药材应尽量保持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能。如果是新鲜的药材,则需要用水快速洗净、晾干后才可用来泡酒。推荐:桑葚泡酒喝的功效与作用,桑葚泡酒的副作用
误区五:浓度越高越好
关于酒与药材的比例,一般认为药材吸水量高的,每100克药材可用800~1000毫升酒,吸水量少的,每100克药材用500~700毫升酒。同时,根茎类的药材可适当粉碎,这样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能促进扩散溶解,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渗出。但也不宜过细,否则可使大量细胞破坏,使细胞内的不溶物、黏液质进入酒液而阻碍有效成分的扩散与溶解。当然,具体的比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必过分拘泥。推荐:泡酒玻璃瓶怎么密封
误区六:泡酒方法及容器无所谓
泡制药酒有冷浸法、热浸法、煎煮法、酿酒法等多种方法。但其中以冷浸法为简单实用,只要把药材浸在酒中即可,不需要特殊设备。此法尤其适宜于家庭自制药酒。用冷浸法炮制药酒,一般以带盖的陶器、瓷器或带塞的玻璃瓶等较为适宜。避免使用铝、铜或其他金属器皿,同时,塑料制造的器皿也不宜使用,以免药材在浸泡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使患者在饮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酒后,引起慢性中毒。
误区七: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不少人认为,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时间越长药效越好。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浸泡药酒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多少、气温的变化等多种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药酒浸泡的时间在15~30天左右。同时,在药酒浸泡期间,需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7天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但有些药材结构比较致密,为了使有效成分充分浸泡出来,时间可稍长一点。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此外,如不考虑美观,可将药材切碎浸泡,这样也能使有效成分更快溶解。待药酒饮服90%后,可加酒再次浸泡。
jiuku365.Com小编推荐
关于饮酒中酒精的几个认识误区,你知道吗
嗜酒的危害很大,但相当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过量饮酒的危害性。酒精是世界上较常用的药物,同时它也把很多人送进了急诊室。调查显示,只有不到六成的重度饮酒者承认这一习惯会让他们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适度饮酒有益健康,但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意识到过度饮酒的危害性。现在我们来澄清人们对酒精的九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你可以每小时饮一杯酒,然后安全地开车回家
人体每两个小时才能加工处理一杯酒。酒精的平均代谢率为每小时/每公斤体重100毫克。这对于一个体重为72.6公斤的男性来说,相当于他每小时只能转化7克的酒精;而标准份量的一杯酒含有14克的酒精,所以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全代谢掉。对于这名男性来说,如果他按照这样的速度饮酒4个小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会到每百毫升80毫克,达到了醉驾的标准。
饮酒的几个误区你需知
误区1:白酒伤身红酒养人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
专家指出,每周酒精的摄入量男性为140克以下,女性为70克以下,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140克酒精就相当于50度白酒的3~4两,也就是说,成年男性每周饮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过3~4两,而红酒则要控制在每天一二两。
误区2:浓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
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枢神经和肌肉的作用,酒后喝咖啡会使大脑从极度抑制转入极度兴奋,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会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诱发高血压。
误区3:喝酒红脸不易醉
“喝酒脸红的人不容易醉”,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但事实上,醉酒和脸色并无多大关系。
一些人认为喝了酒面红如关公是好事,认为这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专家指出,酒量和脸色没有太大关系,因人而异。
误区4:腊肉香肠做下酒菜
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黏膜,甚至诱发癌症。
为了尽量减少酒精对胃和肝脏的伤害,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喝酒前较好先吃点东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点鸡蛋和肉,因为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误区5:感情深一口闷
有些人喜欢喝快酒,动不动就劝大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走一个”。
其实,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
告诉你几个解酒的误区
1.浓茶解酒。浓茶和酒两者合在一起会大大加重心脏的负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脏有疾患者切忌用浓茶解酒。酒精被吸收后,90%以上被肝脏的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较后被肾脏排出。此过程一般需4~6小时。饮酒后饮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而乙醛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2.喝醋解酒。人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可使胃和十二指肠充血,胃酸分泌增加,同时促进了胰液的大量产生。此时喝醋,不仅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更易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3.汽水解酒。汽水对人的胃肠有损害,会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影响消化酶产生,甚至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胃痉挛。患有肠胃病的人,在醉酒后大量喝汽水,可能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酒后喝汽水,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