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酒库网(jiuku365.com)美酒百科频道的《唐宋时期的药酒与滋补酒》内容,更多精彩欢迎访问葡萄酒与红酒的区别专题!

唐宋时期,药酒补酒的酿造较为盛行。这一期间的一些医药巨著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都收录了大量的药酒和补酒的配方和制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设“酒醴”专节,卷十二设“风虚杂补酒,煎”专节。《千金翼方》卷十六设“诸酒”专节。《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设“古今诸家酒方”专节。宋代《太平圣惠方》所设的药酒专节多达六处。除了这些专节外,还有大量的散方见于其它章节中。唐宋时期,由于饮酒风气浓厚,社会上酗酒者也渐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这些医学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应运而生。有人统计过,在上述四部书中这方面的药方多达一百多例。唐宋时期的药酒配方中,用药味数较多的复方药酒所占的比重明显提高,这是当时的显著特点。复方的增多表明药酒制备整体水平的提高。唐宋时期,药酒的制法有酿造法,冷浸法,热浸法。以前两者为主。《圣济总录》中有多例药酒采用隔水加热的“煮出法”。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远古时期的药酒与滋补酒


中国的药酒和滋补酒的主要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药,因此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前者主要以治疗疾病为主,有特定的医疗作用;后者以滋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作用。殷商的酒类,除了“酒”,“醴”之外,还有“鬯”。“鬯”是以黑黍为酿酒原料,加入郁金香草(也是一种中药)酿成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药酒。鬯常用于祭祀和占卜。鬯还具有驱恶防腐的作用。《周礼》中还记载:“王崩,大肆,以鬯”。也就是说帝王驾崩之后,用鬯酒洗浴其尸身,可较长时间地保持不腐。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的一部医方专书,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个,其中至少有5方可认为是酒剂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其中有内服药酒,也有供外用的。《养生方》是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帛书之一,其中共有六种药酒的酿造方法,但可惜这些药方文字大都残断,只有“醪利中”较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但值得强调的是远古时期的药酒大多数是药物是加入到酿酒原料中一块发酵的。而不是象后世常用的浸渍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远古时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渍法容易导致酒的酸败。药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变质了。采用药物与酿酒原料同时发酵,由于发酵时间较长,药物成分可充分溶出。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汤液醪醴论》专篇曾指出:“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这就说古人之所以酿造醪酒,是专为药而备用的。《黄帝内经》中有“左角发酒”,治尸厥,“醪酒”治经络不通,病生不仁。“鸡矢酒”治臌胀。

元明清时期的药酒和滋补酒


元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医药学有了新的发展。药酒在整理前人经验,创制新配方,发展配制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药酒的制备,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这一时期,我国已积累了大量医学文献,前人的宝贵经验受到了元明清时期医家的普遍重视,因而,在元明清时期,出版了不少著作,为整理前人的经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饮膳正要》是我国的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共三卷。天历三年(1330年)刊。忽思慧为蒙古族营养学家,任宫廷饮膳太医时,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书中关于饮酒避忌的内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价值。书中的一些补酒,虽没有详细记载,但都是颇为有效的,在《本草纲目》中则有详细记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名著《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万历六年(1578年)成书。该书集明及历代我国药物学,植物学之大成,广泛涉及食品学,营养学,化学等学科。该书在收集附方时,收集了大量前人和当代人的药酒配方。卷25酒条下,设有“附诸药酒方”的专目,他本着“辑其简要者以备参考。药品多者,不能尽录”的原则,辑药酒69种。除此之外,《本草纲目》在各药条目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药酒配方,内容丰富,据有人统计《本草纲目》中共计药酒方约为200多种。这些配方极大多数是便方,具有用药少,简便易行的特点。《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所著的养生食疗专著,共十九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全书40多万字,分为八笺,以却病延年为中心,涉及医药气功,饮馔食疗,文学艺术等。其中的《饮馔服食笺》共有三卷,收酿造类内容17条。酿造类中的碧香酒,地黄酒,羊羔酒等,均为宋代以来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极有价值的滋补酒。此外在《遵生八笺》中的《灵秘丹药笺》中还有30多种药酒。《随息居饮食谱》是清代王孟英所编撰的一部食疗名著,共一卷。咸丰十一年(1861年)刊行。书中的烧酒条下附有7种保健药酒的配方,制法和疗效。这些药酒大多以烧酒为酒基。与明代以前的药酒以黄酒为酒基有明显的区别。以烧酒为酒基,可增加药中有效成分的溶解。这是近现代以来,药酒及滋补酒类制造上的一大特点。明代朱檐等人的《普济方》,方贤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等著作中辑录了大量前人的药酒配方。明清时期也是药酒新配方不断涌现的时期。明代吴旻的《扶寿精方》,龚庭贤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清代孙伟的《良朋汇集经验神方》,陶承熹的《惠直堂经验方》,项友清的《同寿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都记载着不少时清时期出现的新方。

唐代之前的药酒与滋补酒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渍法起码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有一段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多例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如“鳖甲煎丸方”,以鳖甲等二十多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还有一例“红蓝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药物后供饮用。《金匮要略》中还记载了一些有关饮酒忌宜事项,如“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后勿饱食,发寒冷”。这些实用知识对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本草学家陶弘景,总结了前人采用冷浸法制备药酒的经验,在《本草集经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药酒的常规:“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这段话注意到了药材的粉碎度,浸渍明间及浸渍时的气温对于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多次浸渍,以充分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弥补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药用成分浸出不彻底,药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费。从这段话可看出在那时药酒的冷浸法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热浸法制药酒的最早记载大概是北魏《齐民要术》中的一例“胡椒酒”,该法把干姜,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后,“火暖取温”。尽管这还不是制药酒,当做为一种方法在民间流传,故也可能用于药酒的配制。热浸法确实成为后来的药酒配制的主要方法。酒不仅用于内服药,还用来作为麻醉剂,传说华佗用的“麻沸散”,就是用酒冲服。华佗发现醉汉治伤时,没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启发,从而研制出“麻沸散”。

药酒怎么泡才能滋补生效


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就是治病的药酒。时至今日,药酒仍在广泛使用。但家庭自泡药酒并不是把自认为有补益作用的药材放进高度酒里,泡上一段时间就可以喝那么简单。对药材的选择和处理,酒的选择,泡的时间长短都有讲究。药物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大相径庭。泡酒方法不正确,药酒也达不到预期的药效和口感。那么,泡什么、如何泡才能达到适合个人的最好的滋补养生效果呢?让专家来告诉你。

药酒分两类:治病和进补

专家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讲,药酒一般分两大类:一类为以治疗疾病为主,其作用为祛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通络;另一类则是以补虚强体为主。家庭泡酒更多的是注重保健作用,用于治疗的药酒不主张家里自己泡。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喜欢泡蛇酒,但蛇不能随意用来泡酒,要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浸泡,否则容易造成中毒。

养生药酒配方常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补气药可选择人参、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西洋参,具有补脾益肺的作用;活血化淤药可选丹参、益母草、牛膝、红花、川芎、郁金、田七、桑寄生,有疏通血脉、化消淤血、促进血行的功效;

助阳药可选择鹿茸、仙茅、蛤蚧、淫羊藿、巴戟天、紫河车、杜仲,温补肾阳;养血药可选当归、桑葚、桂圆、何首乌、熟地、鸡血藤,补心益肝,主治血虚。

什么人不宜喝药酒

老中医强调,虽然药酒有一定功效,但药酒并非人人适宜。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者,都不宜饮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适宜饮用药酒;服药期间的人群要暂停饮用药酒。而且,药酒不宜长年服用,饮用时间过长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造成蛋白质丢失。

药酒误区:酒越陈越好

还有不少人认为,酒越陈越好,往往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左右,药材浸泡的时间大多应为15—30天。而炎热的夏季一般5—7天就行了。如果泡制的时间太长,酒精挥发后抑菌作用会降低,泡太久的药材也可能霉变。有些霉变不能目测到,喝下变质的药酒会对胃肠及肝脏造成损伤。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反而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此外,浸泡的时间主要和药材的质地有关,坚硬、贵重药材需要时间更长,有的甚至要2个月左右。如枸杞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的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泡制的时间需要更长,但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

怎么泡制药酒才对

1、要选高度酒选对酒

泡酒一般都选用高度酒,那么多少度才是合适的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的药师丘振文介绍,由于药材中大部分有效成分会溶于50度-70度的酒中,而且高度数的酒更能充分溶解药材有效成分,药酒的效力较强。同时,酒精度越高的酒防腐能力越强,度数太低则容易变质并对人体有害。“比如说20度以下的酒水分太多,药酒中容易产生细菌和微生物。因此泡酒应选择50度-70度的酒,但考虑到合适饮用的度数,建议选择50度的酒为宜。”

那么泡酒用什么酒呢?不少人会脱口而出——白酒。专家表示,泡制保健类药酒一般选用酿制精良的白酒,而如果是泡滋补类药酒则选用糯米酿制的黄酒最佳。

2、容器以玻璃和瓷质的为佳

泡药酒的容器以玻璃和瓷质的为好,不建议选用金属容器,尤其不能采用含铅的金属容器。泡酒前,将容器洗干净,最好经过消毒杀菌。

3、处理药材洗净晾干

一般在正规药店购买的药材都已经过加工炮制,但在泡酒前再筛选一次,挑出杂质并清洗干净。丘振文表示,浸酒的药材应该尽量保持干燥才能保证药酒的效用。如果是新鲜的药材,最好是洗净晾干后才用于泡酒。由于颗粒容易使药酒浑浊,而且时间久了会结块,很难辨认是哪种药酒,所以尽量不要将药材研磨成颗粒或者粉末,除非是需要快速溶解的才捣碎药材,但建议放在袋子中泡入。

4、浸泡方法

药酒浸泡方式其实有多种,包括冷浸法、热浸法、煎煮法、酿酒法等。而家庭自制药酒比较常用的是冷浸法和热浸法。

冷浸法:将比例约为1:10或1:20的药材与酒进行浸泡。而有些药材可在浸泡两个月后将药酒倒出,再加入新的酒重新泡制,这样反复浸泡,数次的酒可以倒在一起储存或饮用。

热浸法:将药材和酒一同放入容器,隔水煮至微沸,然后放置浸泡一天。第二天再用同样的方法蒸煮,如此反复三次。这样能加快药材有效物质析出,但一定要注意煮酒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加速酒精挥发。

5、适量饮用

由于泡酒的酒度数较高,而且药酒并非喝得越多药效越好,建议每次饮用不超过10毫升,每天不超过1次。最好是在晚饭后半小时内饮用。丘振文表示,一般滋补类的中药泡酒性味比较平和,适合大部分人饮用。但不适宜饮酒的人群建议选用其他的养生方式。

如果发现药酒出现酸臭味道,又或者酒变得浑浊,有明显的絮状物,表面出现油膜,就表示药酒可能发生变质,不再适宜饮用。

冬季喝什么药酒比较滋补?


灵芝滋补酒。能治疗神经衰弱,咳嗽气喘等症,还能治疗硬皮症,祛除雀斑,并有治疗胃癌的功效。雪莲酒。雪莲甘、苦、温。入肝、脾、肾三经,祛风胜湿,通经活血,暖宫散瘀,补肾壮阳,对风湿性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均有特效。雪莲补酒性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鹿茸酒。梅花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滋补养颜。鹿茸药酒具有补气安神,滋阴壮阳,健脾补肾,大补虚损,益经血,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是现代中老年人强身固体,延年益寿,养颜明目的极佳饮品。蛤蚧酒。蛤蚧性甘温,补脾,益肺气,具有补虚扶弱和扶正驱邪之功。既能增强机体活动能力,补充身体的亏损,又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驱散致病因素。此外,蛤蚧还有补益肺肾、平喘止咳的功效,用以治肾双虚、气喘咳嗽。蛤蚧酒,祛风湿、强筋骨,又有明显的滋补作用。人参茯苓酒。可补气血,益脾胃,宽膈进食,主治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生地为滋补阴精之品,与人参相合,具有补元气,养精血,益心肾等功能。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功能渗湿利水,健脾益胃,宁心安神,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白术与茯苓配伍同用,能健脾胃,补虚损,久服令人轻捷。

明清时期药酒配方的特点


1、补益性药酒显著增多。明代吴旻的《扶寿精方》药酒门载药酒方9首,方虽不多,但集方极精,其中有著名的“延龄聚宝酒”,史国公药酒等。在《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两书中,记载药酒近40种,补益为主的药酒占有显著地位,象“八珍酒”,扶衰仙凤酒,长生固本酒,延寿酒,延寿瓮头春酒,长春酒,红颜酒等都是配伍较好的补益性药酒,有较大的影响。吴,龚二氏辑录的药酒方,对于明清时期的补益性药酒的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前面所列的清代书目中,也记载着数目可观的补益性酒,其中的归圆菊酒,延寿获嗣酒,参茸酒,养神酒,健步酒等都是较好的补益性药酒。与明清以前的药酒相比,这一时期可说是补益药酒繁荣的时期。2、慎用性热燥热之药。唐宋时期的药酒,常用一些温热燥烈的药物,象乌头,附子,肉桂,干姜等。这样的药物如果滥用,往往会伤及阴血。金元时期我国医学界学术争鸣十分活跃,滥用温燥药的风气受到许多著名医家的批评。这对明清时期的医学有深刻的影响。故明清的很多药酒配方采用平和的药物以及补甸养阴药物组成,这样就可以适用于不同病情和机体状况,使药酒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方论专书,作者着重研究用药组方的规律,结合优秀方剂,从理论上阐述用药道理和配伍规律,象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这此专著阐述配方时也涉及到药酒。《医方考》一书中就论述了七种药酒配方的组方用药的道理和主治功效,基中包括虎骨酒,史国公酒,枸杞酒,红花酒,猪膏酒等。这对于促进药酒配方的研究,指导正确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清时期的药酒在配制方法上,突出表现了在热浸法的普遍使用上。适当提高浸渍温度可使植物性药材组织软化,膨胀,增加浸出过程中的溶解和扩散速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还可以破坏药材中的一些酶类物质,增强药酒的稳定性,因此采用热浸法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具有更好的浸出的效果,是一种科学方法。

汉代至唐代之前的药酒及滋补酒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渍法起码始于汉代。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如下一段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多例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如"鳖甲煎丸方",以鳖甲等二十多味药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还有一例"红蓝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药物后供饮用。《金匮要略》中还记载了一些有关饮酒忌宜事项,如"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后勿饱食,发寒冷"。这些实用知识对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本草学家陶弘景,总结了前人采用冷浸法制备药酒的经验,在《本草集经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药酒的常规:"凡渍药酒,皆须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___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这段话注意到了药材的粉碎度,浸渍明间及浸渍时的气温对于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多次浸渍,以充分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弥补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药用成分浸出不彻底,药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费。从这段话可看出在那时药酒的冷浸法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热浸法制药酒的最早记载大概是北魏《齐民要术》中的一例"胡椒酒",该法把干姜,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后,"火暖取温"。尽管这还不是制药酒,当做为一种方法在民间流传,故也可能用于药酒的配制。热浸法确实成为后来的药酒配制的主要方法。酒不仅用于内服药,还用来作为麻醉剂,传说华佗用的"麻沸散",就是用酒冲服。华佗发现醉汉治伤时,没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启发,从而研制出"麻沸散"。

冬季滋补药酒配方大全


冬季滋补药酒配方大全

冬季因为天气等诸多因素,身体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症状,适量饮用补酒,对强身滋补有一定的作用。这里,好酒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泡制冬季补酒以及饮用冬季补酒的好处。

枸杞酒枸杞子120克、白酒1000克。将枸杞子洗净晾干,与白酒共置于容器中,密封浸泡10天以上服用。每日饮2次,每次10毫升至20毫升,具有明目清火等功效。

杜仲酒杜仲50克、丹参50克、川芎30克、白酒1000克。将杜仲等药切成块状与白酒密封浸泡20天,用纱布滤清后饮用。每日饮2次,每次15毫升至20毫升,有活血化淤、强壮肌体作用。

虫草酒冬虫夏草15克、白酒1000克。将冬虫夏草捣碎,注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以上。每日饮1次,每次10毫升,有补肾益肺之功用。

宁心酒桂圆肉100克、桂花24克、白糖48克、白酒1000克。药物入容器,注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服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至30毫升,具有宁心安神等功效。

胡桃酒胡桃仁20克、杜仲、补骨脂各60克、小茴香20克、白酒1000克。将药物切成小块后,注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即成。每日2次,每次20毫升至30毫升,具有温阳补肾固精的功效。

鹿茸酒鹿茸30克至40克、白酒1000克。密封浸泡2周后取酒饮用。每日2次,每次15毫升至20毫升,具有补阳益肾、强盘健骨的功效。

龙眼肉酒龙眼肉250克,置于2000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30天后开始饮用。每日2次,每日饮10毫升至20毫升,具有补益心脾、活血补血等功效。

茯苓酒茯苓60克、白酒500毫升。将茯苓切片装入纱布袋再放入酒瓶内,浸泡7日即成,有补虚益寿、强筋壮骨之效。

菊花酒甘菊30克、干地黄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20克、白酒500毫升。将上述药物洗净装入纱布袋,放入酒瓶内浸泡7日即成,有醒脑明目作用。

冬季服药酒一般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药酒性温偏热,每次饮用宜10毫升至30毫升不可过量。

如何泡制冬季补酒以及饮用冬季补酒的好处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亲们能度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季。

各类滋补类药酒选用注意事项


滋补类药酒用于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主要由黄芪、人参、鹿茸等制成。着名的药方有五味子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枸杞酒等。长期服用某些滋补类药酒还能预防疾病,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衰老;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常饮山楂酒可预防高血脂、减少动脉硬化;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活血化瘀类药酒用于风寒、中风后遗症者,药方有国公酒、冯了性酒等;用于骨肌损伤者,方剂有跌打损伤酒等;有月经病的患者,可以用调经酒、当归酒等。抗风湿类药酒用于风湿病患者,着名的药酒有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其中症状较轻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果已经风湿多年,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酒、三蛇酒、五蛇酒等。壮阳类药酒用于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主要由枸杞、三鞭等制成。着名的方剂有多鞭壮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酒、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

药酒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物


一、人们乐于接受: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二、便于服用: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三、适应范围广: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四、能有效掌握剂量: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五、吸收迅速: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六、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药酒中含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物,加上酒本身辛散温通的功效,有利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的防治。

几款适宜中老年人的滋补药酒


养生抗衰老药酒。此类药酒属于多功能的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抗衰老药酒。适宜没有任何不适的中老年人作为养生保健酒长期饮用。最好从中年时就开始饮用,长期饮用,必收良效。补气养血药酒。此类药酒适宜气血亏虚、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饮用,可补益健身、增强体质。健脾和胃药酒。此类药酒属于滋补脾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改善全身营养,进而增强体质的保健酒,适宜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溏泻的中老年人饮用。补脑养心安神药酒。此类药酒适合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等中老年人饮用。聪耳明目药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球晶体的调节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弱,出现老花眼,肾功能减退造成听力减弱,这是老年人的通病。这类药酒可供视力、听力减退的中老年人选用。关节风湿痹疼药酒。这类药酒包括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性疾病,中老年人患此病者居多,这是由于中老年胸腺逐渐退化,造成免疫力低下,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故容易患免疫性疾病。经络中风药酒。经络中风是免疫力疾病的一种,它与风寒腰腿疼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均属于难以治疗的疾病,其病灶处于筋骨、经络深处,目前采用药酒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药酒与保健酒的区别


保健酒主要用于调节生理机能,以保健、养生、健体为目的,满足消费者的嗜好。药酒主要用于治病,有其特定的医疗作用;药酒是适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人群,规定有适应症、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一般不可乱用,是适用于预防、诊断生产管理部门,它不同保健酒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由食品部门主管,产品质量不合格可以调整或回收。药酒由药厂生产,由药品管理部门主管,产品质量不合格只能报废。很多消费者常常把保健酒和药酒混为一谈,认为两者的作用都是治病救人。实际上保健酒与药酒相比,虽然两者都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了药材,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看人群药酒别乱喝保健酒对年龄和性别没有特别严格的限制,主要使用对象是健康或亚健康人群。药酒有针对性较强的适用人群,使用对象是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处方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人的体质有热性和寒性之分,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随意饮用保健酒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一般来说,青年和儿童都不适宜喝。另外,容易上火、经常面红耳赤、脾气暴躁、口舌生疮的人都不宜饮用保健酒,感冒期间和上火期间也不能饮用。一言以蔽之,健康的或亚健康的人喝保健酒,用于保健养生;患病的人喝药酒,用于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