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热爱白酒热爱酒文化,同时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藏酒的产生专题,而白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白酒知识的地方,如《酒具的来源,杯具的产生》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酒具原是指制酒、盛酒、饮酒的器具。近代大工业化制酒工艺产生后,酒具一般指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具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具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具。酒具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反映着酒俗的演变,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较原始的酒具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像贝壳、葫芦、动物的犄角等,在石器时代已有之。典籍上曾记载,形容古代盛宴“觥筹交错”的觥,较先即是用兽角制的原始盛酒器。尔后利用坚硬的瓜果外壳制饮具,较为典型的莫过于用葫芦的外壳制成的酒瓢,这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原始饮具。从文字学角度切入,觚、觥、觯、觞等酒具均有个“角”字,瓠、瓢、觚等酒具均有个“瓜”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正式的酒具。据考古发现,我国较早的酒具是陶制酒具。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发掘了众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具。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质酒器有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至商代时,由于酿酒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祭祀盛行,青铜酒具应运而生。而且生产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都是空前未有的,成为奴隶主举行祭祀宴饮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具为业的氏族。酒具的种类也发展到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
这些酒具形制端庄厚重,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鸟兽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具,又表现出奴隶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如虎形酒具、羊形酒具、牛形酒具、象形酒具、鸮形酒具等。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这个杯具不简单


曾经,你有没有过拥有一套葡萄酒酒具的欲望?水晶的那种,晶莹剔透得可以让人爱不释手。因为只有拥有了它们,才能让你尽享每一缕的袭人酒香。
酒杯的形状可以决定酒的流向以及酒的香味的品强度,酒杯的造型、容量、杯口的直径、杯缘吹制的处理以及水晶的厚度,决定了酒入口时的较先接触点。当把酒杯推向嘴唇时,味蕾开始全面警戒,当酒的流向被引导至适当的味觉感应区时,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味觉。而当舌头开始与酒接触时,立即会有三种讯息被释放出来,那就是:温度、质感及酒的风味……
杯子家族不简单
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只酒樽,一套水杯,(又称“常饮杯”,喝水和软饮料),一套红酒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威士忌等)酒杯。酒杯在餐桌上的摆放也有特别的讲究。从左到右,较大号杯(水杯)在较左边,较小号杯(白葡萄酒杯)在较右边。至今较受欧洲人喜爱的酒杯依然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当微醺的酒意在杯里快乐地打旋时,且不说品,单是把玩甚至静静地把它摆在客人的席前,便已美得令人惊叹了。
杯子造型不简单
据世界奢侈报道消息,不同葡萄品种及不同酒类,其香气、果味、酸度、单宁及酒精度的特质各有不同,而这些特质又会受到酒杯形状的影响。
一个好的酒杯的设计需涵盖三个方面。首先,杯子的清澈度及厚度对品酒时视觉的感觉极为重要;其次,杯子的大小及形状会决定酒香味的强度及复杂度;较后,杯口的形状决定了酒入口时与味蕾的前列接触点,从而影响了对酒的组成要素(如果味、单宁、酸度及酒精度)的各种不同感觉。
酒杯的造型完全决定于酒的成分
首先,酒杯的大小很重要,它会影响到酒的香气及强度,吸气的空间需依不同的酒的特质来决定,红酒需用大的杯子,白酒需用中型的杯子,烈酒则用较小的杯子,如此,可以强化果香的特质而不是酒精味。
其次,斟酒时,不该将酒杯倒得太满,红酒较好约4~5盎司,白酒3盎司,烈酒为1盎司。
杯子种类不简单
每一种葡萄都含有不同的果味果酸,白葡萄酒的主流是Chardonnay和Riesling。前者强劲,酒精含量高、果酸低、酒质醇厚;Riesling产自北部较凉的地区,酒精含量低、果酸较高。充分体会Chardonnay白葡萄酒的风味要选用它的专用酒杯——杯口的设计令酒入口时先流向舌头中部,然后向四面散开,酒的各种成分产生和谐的感觉。而品尝Riesling所用的杯子,杯口微岔,先把酒导入舌尖,即舌头的甜味区,因此突出了果味,使高酸度的酒的酸味相对降低。
说到红酒,CarbernetSauvignon(加本力苏维翁)的果味重,酸度低,品尝时用的酒杯,可以让酒流向舌头中部,然后向四面流散,令果味和果酸产生和谐的感觉,至于PinotNoir(黑皮诺),由于具有相当高的酸度,应该选用郁金香杯形的酒杯,杯口可以令酒先流过舌尖的甜味区,突出其果味,平衡了本来较高的酸度。酒杯并不会改变酒的本质,但是通过合适杯形的引导,可以让酒流进舌头适当的味觉区(舌头有4个味觉区,舌尖对甜味较敏感,舌头后面对苦味敏感,舌头的内侧对酸度,而外侧则对咸度较敏感),从而得到较高的味觉享受。
香槟杯笛形的杯较适合用来盛载香槟酒。因为笛形的杯身可令酒的气泡不会轻易散掉,令香槟更加“新鲜可口”,同时非常适于女性取握。
杯子品牌不简单
RIEDEL:是世界上较富盛名的酒杯专业制造厂,公元1756年,RIEDEL家族在奥地利创立了他的前列座工厂,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每年,RIEDEL生产100万支以上人工吹制的水晶杯以及300万支以上机器吹制的水晶杯。全部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喝葡萄酒的地方,就有RIEDEL玻璃杯。
PERFECTION:制造于1886年,薄而光滑的杯壁以及纤细的杯颈是雅致的经典,是完美的同意词。
EMPIRE:始创于1825年,在拿破仑时期,它以厚重、富有、尊贵的式样而得名,这一款酒具被用在教皇的夏宫里。
NANCY:始创于1867年,杯壁上有雕刻的很细致的横竖线的条饰,而成为一流的造型,NANCY是法国LOR-RAINE地区的中心城市名。
选只适合你的水晶酒杯
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水晶酒杯,学问可不小。
一看选料。选料精良的水晶酒杯,应看不到星点状、云雾状和絮状分布的气液包体。质地以纯净、光润、晶莹为好。
二看做工。为水晶酒杯加工的是磨工。一件做工好的水晶酒杯应考究精细,不仅能充分展现出水晶制品的外在美(造型、款式、对称性等),而且能较大限度地挖掘其内在美(晶莹)。
三看抛光。抛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晶酒杯的身价。水晶酒杯在加工过程中须经过金钢砂的琢磨,粗糙的制作会使水晶表面存在磨擦的痕迹。好的水晶酒杯自然透明度、光泽都比较好,按行话说法是“火头足”。

白酒臭味的来源


白酒中含有呈臭味成分,甚至许多食品也是如此。新蒸馏出来的酒,一般比较燥辣,不醇和也不绵软,含有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挥发性硫化物,杂味物质。丁酸及丁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酯也是新酒臭味的主要原因之一。蒸馏时采取提高流酒温度的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杂味;余者在贮存过程中,也可以逐渐消失。但高沸点的臭味成分(糠臭、糠醛臭、窖泥臭)却难以消失。 在浓香型白酒差酒中,最常见的是窖泥臭,有时臭窖泥味并不突出,但却在后味中显露出来,也有越喝臭窖泥味越突出的。出现臭窖泥的主要原因是窖泥营养成分比例不合理(蛋白质过剩),窖泥发酵不成熟,酒醅酸度过大,出窖时混入窖泥等原因所造成的。 挥发性硫化物以臭味著称,其中硫化氢(-60℃)为臭鸡蛋、臭豆腐的臭味;乙硫醚(91℃)是盐酸水解化学酱油时产生的似海带的焦臭味;乙硫醇(36℃)是日光照射啤酒的日光臭,它也是“乳臭未干”的乳臭,丙烯醛则有刺激催泪的作用,还具有脂肪蜡烛燃烧不完全时冒出的臭气;而硫醇有韭菜、卷心菜、葱类的腐败臭。 据文献记载,发酵时,硫化物在温度、糖浓度、酸度大的情况下生成量大。酵母菌体自溶以后,其蛋白质也是含硫化合物的前提物质。

白酒科普:为什么白酒会产生挂杯?


一、什么是挂杯

“挂杯”的概念来自葡萄酒。这意味着分布在酒杯壁周围的酒会产生张力,不会很快使酒掉落。酱香型白酒的挂杯与红酒挂杯的现象相同。在复力的作用下,酒滴缓慢下落,这些小酒滴粘附在酒杯壁上。在酱香型白酒品尝中,轻轻摇动杯子,让酒在杯子壁上平均地流淌,停止酒倒流,稍等片刻,摇摆杯子,达到酒到达的位置。水迹略微膨胀,并在酒杯壁上渐渐形成“泪滴”,就像一条小河,这就是挂杯。因此,想要观看白酒是否有挂杯现象,先斟了酒,轻轻的摇动酒杯,让酒液在杯壁上转圈流淌,当你不再摇动酒杯时,酒液回流,等顷刻儿之后,你如果看到摇摆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的地方的水迹是否渐渐地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泪滴”。如果有,那就是挂杯,反之则不是。

二、挂杯是怎样形成的

挂杯是一种由液体表面张力作用引起的“热毛细对流”,由于酒精的挥发速度高于水分,当酒精挥发后,酒杯内壁酒液的水分表面张力就会越来越高,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酒液就被拉扯成一道道酒泪,并在自身复量的作用下缓慢下滑。

三、可以通过白酒是否挂杯来推断白酒好坏吗

白酒挂杯是不可以用来辨认好坏的,这是不是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其实这个道理是和酒花的道理是差不多的,会形成酒花也是因为酒精和水的关系,当白酒大面积接触到酒杯内壁时,酒精是会蒸发掉,酒精蒸发后,水的浓度就会变高,这样酒液是会附着在酒杯内壁上,但是酒液是有复量的,到还是会流下来,就形成一种挂杯情形,有些酒精酒也会勾兑出挂杯的情形,所以说白酒挂杯是不可以用来辨认好坏的。

较具收藏价值的名酒


16日,“2012较具收藏价值名酒评选”启动仪式在济南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齐鲁晚报联合山东省轻工业协会、省白酒协会,以及我国各大知名白酒企业推出。
盛世兴藏酒。我国有数千年的酿酒历史,在世界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如今,白酒所具有的丰富、独特的收藏投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识.名酒收藏正日益成为一个热门品类。“2012较具收藏价值名酒评选”活动旨在顺应酒类收藏市场的发展需求,弘扬鲁酒文化、提升鲁酒品牌价值、推介酒类收藏品牌,引导酒类收藏消费,帮助名酒企业开发收藏酒市场,创新商品流通渠道,掀起消费者对优质鲁酒收藏、投资的热潮。
2012较具收藏价值名酒评选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山东作为白酒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历来都是白酒企业必争之地。昔日的饮酒热逐渐衍生成白酒收藏热,特别是较近民间炒房热、炒股热逐渐降温之后,白酒收藏投资热潮迅速席卷开来。此次评选活动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国内针对我国名酒和地方名酒的一次品质大评选。目前,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文君等名酒品牌,以及鲁酒中的景芝、扳倒井、泰山、古贝春、趵突泉、兰陵、花冠、景阳冈、百脉泉、天地缘、帝豪、四君子等品牌,均已报名参加评选。该项活动从16日正式启动,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将经过企业品牌自荐、读者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团评议等环节,较终在国内诞生“较具收藏价值名酒品牌”和“较具收藏价值名酒产品”两大权威榜单。
在启动仪式上,随着一股酒香,来自多个知名白酒企业的较好的酒被封存进一个红色的坛子。这些企业有:扳倒井、景芝、趵突泉、花冠、兰陵、泰山五岳独尊、孔府家、景阳冈、天地缘、帝豪、百脉泉、古贝春、四君子、白金酒。酿酒大师、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纪文为“鲁酒珍藏级”原浆酒封坛,山东省白酒协会秘书长姜祖模等领导助封。
山东省白酒协会秘书长姜祖模指出,鲁酒是有好酒的,鲁酒也是性价比较高的酒,的鲁酒品牌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鲁酒的品牌知名度不高,限制了鲁酒的发展。“通过这次活动,引导消费和投资是我们的目的,有了消费者与投资者的积极参与,鲁酒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国酒具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酒具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专门用于盛放、贮存、温煮、斟灌、挹取、饮用等。而最重要的,则是作为礼器,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和等级制度的栽体。早在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中就有饮酒的杯子和存贮酒的陶瓶、罐等出土。商周秦汉青铜酒具和陶、漆木酒具成为主流,其形制和样式也更趋丰富。魏晋隋唐及至宋元时期,陶瓷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精美的瓷质酒具和金银制作的酒具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各种工艺高度发展,在酒具制作方面更是精工细作,推陈出新,品种最为丰富。除精美的瓷质酒具外,还有金、银、铜、锡、玉、玻璃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百花争艳的时代特征。商周的青铜酒器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汉代的漆制酒器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瓷制酒器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其它酒器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当代酒器(清以后)现代酿酒技术和生活方式对酒具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酒类的消费特点也决定了的酒具的使用普及度。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消耗量都巨大的高酒精度白酒,决定其所使用的小型酒杯最为普及。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秦汉时期的酒具


秦汉时代,上至皇室贵族,下到达官显宦,无不嗜酒成性,豪饮成风,民间饮酒也日渐普遍。所以对饮酒之器也十分讲究。《盐铁论·散不足》载:“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纶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当时不仅富贵人家用金酒壶、玉酒杯、漆酒壶、漆酒杯。就是在城市里的酒肆中,其酒具也颇为讲究。如《汉乐府·羽林郎》曾这样描写:“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汉人所用的酒具主要有瓮、缸、壶、卮、樽、杯、勺等。河南洛阳烧沟汉墓中,出土了大批陶瓮,其外壁都写有各种酒名,或刻有贮酒的石数,内壁附有酒液散发后遗存下的黄色残渣。可见这种陶瓮是贮酒的器具。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夫妇墓中也出土了贮酒所用的33个大陶缸。有些陶缸上“稻酒十一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等字迹还分明可见。壶为盛酒的器具,如《初学记》云:“食中有客,提壶行酤。”初始于战国时期的“卮”,汉代应用也十分广泛。《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载“鸿门宴”中就多次提到这种酒器。樽,是汉代较为常见的盛酒器。汉樽多作圆筒形,有的似鼎,但三足矮小,腹部两侧有两只环耳,用以提携。两汉时期,用樽盛酒非常流行。饮宴之时用盘承樽置于席间,以便宾客用勺舀酒。汉诗中经常提到樽,如“堂上置樽酒”(《相逢行》)。《陇西行》也说:“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渠于),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意思是说,把客人请到北屋,坐在毡毯上,然后摆设酒席,先在席间放置两个樽,一樽盛清酒,一樽盛白酒,樽上放勺,供舀酒之用。秦汉时期,酒具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青铜器已逐渐被漆器所取代,而壶、卮、杯、勺等基本上都是漆器。直到南北朝时期,漆器酒具才开始衰落。这一点从考古资料中也可以得到证实。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了一座秦墓,出土了许多漆器饮食具,仅饮酒用的耳杯就有23件.而青铜器已非常稀少了,只有一件青铜鼎。在近年来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临沂金雀山汉墓、扬州西郊汉墓等文化遇址中,出土的饮食器已全部是漆器了。这时的漆器酒具大多数都是器外涂黑漆,上面用朱漆绘有装饰纹样,器物内壁涂朱色漆。

秦汉之前的酒具


有了酒,酒具也就应运而生了。我国最早的酒具大概用的是动物的角和葫芦、竹筒、蚌壳、椰壳等天然器皿。古代的;酉具,如“角”、“爵”等,形状上就象是在动物的角上加了支撑的腿和把手。另外一些器皿,如觚(gu孤)、觯(zhi至)、觥(g6ng工)、觞(shang伤)等,从文字结构上也都}有“角”旁,说明其原始形态也与动物的角有关。《礼记·礼器》云:“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其中的的“角”,最初也是兽角,后来才发展成金属材料制成的青铜角。商周时期的青铜角就是由牛角发展而来的。这些都表明,我们的祖先曾有过一段用动物的角等天然之物做饮器的滥觞期。远古时代的天然酒具无法保存,我们不可能见到了。但近现代大量的民族学资料却有力地证实了它的存在。我国台湾的高山族,直到清代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饮食器具中金属器皿仍十分少见,酒具普遍为竹筒、葫芦瓢、木杓等,雕有花纹的木制“连杯”已属高档酒具。独龙族、佤族、怒族等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的民族,也一直保持着用竹筒酿酒、饮酒的习俗。在藏族、彝族、纳西族、苗族、蒙古族地区,也普遍使用天然的牛角、牦牛角作酒具。陶质酒器是我们能见到的历史上遗存下来的最早的酒具。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学会用粘土来烧制各种酒具。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尊、罍(1ei雷)、杯、盉等陶质酒具。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酒具达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总数的26.4%。夏、商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阶段,由于生产力的提高,酒文化的积累,酒具就更加日益丰富了。这一时期,陶质酒具在酒具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夏人继龙山文化之后,制陶业也有了新的发展,陶器成品质量已有所提高。纹饰以蓝纹、细绳纹、粗绳纹为主。但形制多沿袭前时之制。商周时期陶器逐渐成为主要是平民和奴隶们的饮食器具。酒具的主要器形有斝(jia甲)、爵、瓮、豆、尊、缶等。在陶器发展的同时,由于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夏代青铜酒具已开始出现。到了商代,由于酿酒业的迅速发展,奴隶主贵族奢侈无度,使饮酒成了一时风尚。尽管当时金属十分贵重,青铜在生产中都未能得到普及,但奴隶主统治阶级却不惜将其大量地用于礼器和饮食器具的制作,使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些年从商代贵族的大墓中出土的青铜嚣物中,有60一70%都是酒具,就是在一般的墓葬中也有成组的酒器出现。平民的墓葬中随葬品虽不多,但也少不了觚、爵等饮酒器。青铜酒具是当时奴隶主举行祭祀、饮宴和其他仪式专用礼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而生产的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良,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商朝青铜酒具的主要形制有尊、卣、觥、斝、觚、瓿(布)、彝、罍、壶、盉、爵、角、觯、勺等。其纹饰大都以“雷纹”作底,上加“饕餮(e涛帖)纹”、“夔(葵)龙纹”及鸟兽图案。多数都有铭文,字体严谨功力,显示了当时青铜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周代继殷商之后,青铜器制造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周王和各诸侯封国都建立起自己的大小青铜作坊,铸造酒具等青铜饮食器皿。周初的青铜酒具多继承着商代的传统,纹饰和品种也与殷商时代类似。康王以后,才逐渐显示出自己特有的风格。各种酒具的器壁从厚重趋于轻薄精巧,纹饰由繁缛趋向于简易而生动活泼的动物纹与几何纹,突出了实用的特点。如“壶”这一历代的盛酒具,新石器时代是模仿葫芦的形状制成的,商代的青铜壶多为扁圆形,带有圈足和耳。到了周代则又变为圆形,长颈、大腹、有盖,壶身两侧各有一兽头铺首衔杯耳。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西周后期到春秋,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这时的酒具也随之出现新旧交替而产生变革的现象。有些原来象征奴隶主威严,但使用起来却不太方便的酒器,如方彝、斝、觚、卣、爵等已逐渐减少甚至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器型,如鐎(焦)、礁、缶、舟等。战国至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期间,正是我国封建时代的酒具初步形成的时期。此时盛行的青铜酒具主要有:壶、钫、卮(支)、樽、杯等。这些器皿制作精致玲珑,造型美观,有的还用金银丝线镶嵌出各式鸟兽花纹,工艺水平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由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奴隶社会的酒具,尤其是青铜酒具的名称、式样、用途是非常繁杂的。为了方便、明了起见,现将主要酒具的大致情况分述如下:尊:是一种大口、贮酒而备斟的酒器。多为青铜制,颈微缩,鼓腹,平底。体呈圆形、方形等,形制很多,如牺尊、象尊、四羊方尊等。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意思就是与对手在饮酒食肉的宴席间取胜。“俎”是盛肉器,后来人们就把“尊”作为酒杯的代称。鸯:酿酒或盛酒之器,呈圆形或方形,口小,腹深,圈足,有盖。肩部有两耳,多为青铜制,盛行于商周时期。盂:温酒或盛酒备斟之器,圆口、鼓腹,有三足、长流、鋬(pan判)和盖。多为青铜所制,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斝:盛酒、温酒之器,口大,有三足、鋬,多为青铜制,形似爵,但比爵大。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爵:饮酒、温酒之器,敞口,有流、柱、三足和鋬,多绚一铜所制,初为典礼时所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卣:盛酒、移送酒的器具。形制不一,多为青铜所制,圆目,鼓腹,有盖、提梁和圈足。盛行于商代和西周。觥:饮酒、盛酒之器。器形不一,多为青铜所制,鼓腹,有流和鋬,平底或圈足,有的盖为兽头形,有的整器作一兽彤。盛行于商周时期。角:饮酒之器,也是古代的量器之一。大口,有三足。盛行于商周时期,多为青铜所制。觯:大口青铜饮酒器,形似尊,但比尊小。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觚:形似喇叭的大口、细腰、高圈足饮酒器,多为青铜所制,盛行于商周时期。彝:比较大的盛酒器。器身多为方形,平底,有盖,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瓿:圆口、鼓腹、圈足的盛酒器,多为青铜制品,盛行手商代。壶:盛酒、贮酒器,敛口、深腹、圈足,多有盖、提梁。盛行于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鐎:温酒器,也称“鐎盉”。其形状似忝,圆腹、小口、有喙.底部有三足。与岙的不同之处是岙有鋬,而鐎无鋬有提梁,并用连环将提梁和盖相衔接。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缶:盛酒器。形状似壶,圆身、大腹、有盖,腹部有四个环。多为青铜所制。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礁:盛酒器。小口、宽肩、大腹,器身有四个兽头连着衔环。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舟:饮酒器。椭圆形、平底,腹部两侧各有一环形耳,因形状似小舟而得名。盛行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卮:饮酒器。扁圆筒状,有盖、鋬和短小的三足。盛行于战国及秦汉时期。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玉质和漆器酒具。我国用玉作为器具原料的历史非常悠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玉制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28件器物。虽然这些器物选料不严,形状也不规整,但足以说明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知道用玉了。经夏代至商殷,玉器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程度。各地商代的遗址中,都出土了成批的玉器,其中包括酒具在内的各种饮食器具。西周以后玉器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酒具主要有玉杯、玉壶等。唐朝诗人王翰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便为玉制。夜光杯产于甘肃酒泉,传说当年西周穆王远游西域,与王母娘娘在“瑶池”欢宴,席间使用的就是这种玉质夜光杯。夜光杯是用祁连山玉石巧磨细琢而成,质地精细,花纹美丽,杯壁薄如蛋壳,光滑透明。当美酒倾入杯内,顿时光彩熠熠,绮丽无比,周穆王爱不释手,于是王母娘娘便赠送一套给他。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漆器酒具西周早期已经出现。1958年在湖北崭春毛家嘴出土了一件非常珍贵的漆杯,据考证为西周早期之物。该杯在黑色和棕色的漆底上绘有红彩纹饰,制作相当精美。春秋时期漆器工艺继续发展。战国时期,漆器已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近年来,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的战国墓葬中.都发掘出了大量的精美漆器,其中包括漆杯、漆酒具盒等酒具。漆器酒具中以彩饰耳杯最为盛行。耳杯亦称“羽麓”(觞,也是一种盛酒器,《汉书》日:“羽觞,爵也。作生爵(雀)形,有头、尾、羽翼。”),是将木头旋凿后漆制而成的.两旁有耳,便于端拿的酒杯。其形状主要有圆耳杯、方耳杯和高座耳杯三种类型。战国初期漆杯木胎还较厚重,中期以后就日趋轻巧。多用薄木直接卷曲成胎,或者外贴麻布的.有的还在边缘上用金属镶边,称之为“金铜扣”。这样不仅轻便,而且更加美观耐用了。直到秦汉时期,漆器耳杯仍十分盛行。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就出土了不少漆制耳杯,而且杯中还写有“君幸酒”字样。

白酒的香型来源


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因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从原料到工艺都严加规定。并在商标上注明,消费者可以识别。因此,世界各国均采用或借鉴其办法来进行管理。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采,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自此。白酒的香型遂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

唐宋时期的酒具


唐代,随着陶瓷工艺的迅速发展,瓷质酒具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并逐步取代了做工繁杂、成本高的漆制品。唐初的酒具除了越窑苍翠欲滴、如冰似玉的青瓷杯、盏、壶外,还出现了凤头壶、龙首杯等三彩釉陶酒具。唐代中期以后,瓷质酒具的造型上又有了较大变化,出现了一种盛酒与斟酒的新器具——酒注子(或称执壶、注壶、偏提等)。其形状似今日的酒壶,有嘴、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杯,因而取代了樽、勺,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斟酒器具。这种酒注子在绍兴、宁波等地唐代的墓穴中均有大量发现。酒注子是在前代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北朝及隋代鸡头壶上的鸡头是纯装饰物,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创新,把鸡头部分做成中间有孔的壶嘴,使之既美观,又有实用价值。关于它的初始情况,宋人李济翁在《资暇录》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元和(唐宪宗年号)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嫈(同营),而盖、觜、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日偏提。”唐代中期酒注子的造型浑圆厚重,壶腹以圆形、扁圆形为主,壶嘴大而短。唐末时壶体逐渐变得精巧修长,壶腹多为瓜棱形、椭圆形,壶颈、壶嘴、壶柄都增长了。从唐人“举杯邀明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和“衔杯乐圣称避贤”等诗句中,可知唐代饮酒亦多用杯子。和酒注子配套使用的便是瓷酒杯。酒杯的形状有高足杯、圈足直筒杯、曲腹圈足小杯、带柄小杯等。五代时期,酒具基本沿袭唐制。不过,这时又出现了一种与酒注子配套的温酒用具——注碗。使用时在注碗内放入热水,再把酒注子放入其中来烫酒。随酌随饮,非常方便。宋代的手工业中,陶瓷业是最杰出的,同时它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也是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当时著名烧瓷大窑,北方有定窑、汝窑、钧窑,南方有越窑、建窑、景德镇窑等,都能生产瓷器精品。宋代的酒器,多数是壶杯成套,其品种之完备、器形之丰富,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如酒壶就有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其中葫芦式壶是宋代新出现的器形,它的特点是壶身为葫芦形,流贴附在下截圆腹上册,另一侧两截壶体间有束带形曲柄相连。无论哪种壶,使用时一般都与五代以来一直流行的注碗配套使用。而且酒壶与注碗的形状要求和谐一致,如瓜棱壶要配瓜棱形注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