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阿根廷红酒专题。这篇关于《走进阿根廷 探索“舌尖上的探戈”》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阿根廷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产酒国。人们常用舌尖上的探戈来形容这个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本文将带您走进阿根廷,去探寻它那充满浓厚南美风情、口感浓郁的葡萄酒。
图片来源:WinesofArgentina
一、历史
阿根廷的酿酒历史大约可以追溯至450年前。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将第一株葡萄苗带入美洲大陆。1551年,第一棵葡萄树在阿根廷落地生根,此后酿酒葡萄的种植迅速蔓延至阿根廷的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凭借安第斯山脉地区(Andeanregion)优良的风土条件,酿酒业也迅速发展。
二、风土
阿根廷地形丰富多样,既有高海拔的山峰也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葱郁的森林也有荒芜的沙漠。
阿根廷的葡萄酒产区多数集中于西部安第斯山脉附近的绿地。除了黑河谷(RioNegroValley)和内乌肯(Neuquen)以外,这些产区海拔普遍较高,其葡萄园一般都位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地方,且土壤类型多样,有砂岩、花岗岩、片岩和冲积土等。葡萄园夜间温度普遍偏低,昼夜温差相对较大,有利于葡萄的生长。不过夏季频发的冰雹,会给葡萄种植带来一定的危害。在良好风土的培育之下,大体上,阿根廷的红葡萄酒颜色深邃、味道浓郁,而其白葡萄酒则芳香四溢。
三、产区
阿根廷主要的葡萄酒产区是门多萨(Mendoza)、圣胡安(SanJuan)、拉里奥哈(LaRioja)、萨尔塔(Salta)、卡达马尔卡(Catamarca)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其中,门多萨是阿根廷尤为重要的产区,其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70%以上。
门多萨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雨影区,其东部是广阔的潘帕斯草原(Pampas),产区的葡萄树大多数种植于平均海拔高达900米的土地上。从地理上讲,门多萨属于半干旱的沙漠地区,加上受到干燥季风佐达风(Zonda)的影响,降雨量稀少,但安第斯山脉的冰雪融水和良好的灌溉体系为这里的葡萄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此外,高海拔使得该地区整体温度下降,高达300多天的日照天数给予该地充足的光照,再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都为酿酒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门多萨是酿酒葡萄马尔贝克(Malbec)的天堂,其出产的马尔贝克葡萄酒果香醇厚,口感柔和,品质出色。门多萨的白葡萄酒一般采用特浓情(Torrontes)酿制,拥有饱满的酒体和浓郁的果香。
jiuku365.COM精选阅读
醉美阿根廷葡萄酒产区 感受“舌尖上的探戈”
巍峨壮丽的安第斯山(Andes)、世界之最的伊瓜苏瀑布(IguazuFalls)、热情如火的探戈、恣意挥洒的足球和好客的人们,这些都是阿根廷常见的标签。
除此之外,葡萄酒也是阿根廷传统的一部分。作为国饮,它与这里洋溢着努力和热情的人文精神交织辉映,从每一杯美酒中,你都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阿根廷的美酒又被形象地誉为舌尖上的探戈。今日,就让我们探索一番这个世界排名领先的产酒国。
一、文化的传承
虽然阿根廷属于新世界产酒国,然而其葡萄酒生产和消费的历史颇为悠久,可追溯至400多年前。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将第一株葡萄藤带入了美洲大陆。1551年,第一株葡萄藤在阿根廷落地,此后葡萄种植迅速从安第斯山脚延伸到国家的西部。凭借着优良的风土条件,当地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时至今日,阿根廷已发展出一个卓越的葡萄酒产业,集生产者、消费者和出口者的身份为一体,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二、多样的风土
既有高山又有平原,有丰富的植被与荒芜的沙漠,还有冰川与瀑布,阿根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貌。其葡萄酒产区常坐落于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山谷上。高海拔是这些产区分布的一大特点,这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微气候。还有一部分产区分布在略有坡度的平原上,这些地区是葡萄生长的理想之地。
这里的大部分产区都远离城市和海洋,气候干旱,再加上贫瘠的土壤以及春夏时期的霜冻,葡萄藤的生长环境可谓十分严酷。此外,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雪水,十分纯净,对生产有机葡萄酒极为有利。所有细节造就了阿根廷葡萄酒的独特和纯正。
三、主要的产区
阿根廷分为三个大产区:北部产区(NorthernRegion)、库约产区(CuyoRegion)和巴塔哥尼亚(Patagonia)。每个大产区可分为若干个省份,而省份下又划分为更具体的小产区。
北部产区以高海拔而著称,其中萨尔塔省(SaltaProvince)的一些葡萄园分布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地,可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葡萄园之一。除了高海拔这一特点以外,这里降雨稀少,气候温暖干燥,土壤排水性好。在这样的风土条件下,北部产区出产的葡萄酒浓郁纯净,可酿造出芬芳的芳香型葡萄酒。
库约在当地的语言中是沙漠之地的意思,库约产区是阿根廷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葡萄种植最集中的产区。极少的降水和纯净的冰川融水让这个地区与众不同。这里分布着拉里奥哈(LaRioja)、门多萨(Mendoza)和圣胡安(SanJuan)三个省份。其中,门多萨是阿根廷的首要葡萄酒产区,其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70%以上。它有着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史,许多著名的酒庄都分布在这里。
巴塔哥尼亚是阿根廷最南端的葡萄酒产区,受纬度影响,这里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葡萄的生长缓慢,成熟期长,所以这里的葡萄酒风味更为优雅清新,酸度较高,有着独特的个性。
四、特色的品种
1.标志性品种马尔贝克(Malbec)
说到阿根廷的代表性葡萄品种,马尔贝克位于第一顺位。它原产于法国西南部,在阿根廷的国土上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现已成为该国种植面积最广、品质极为优质的葡萄品种。它果皮颜色深,果粒小,因此酿出来的葡萄酒颜色深邃,黑色水果香气浓郁,单宁含量较高。
在阿根廷,马尔贝克主要分布于门多萨、圣胡安和萨尔塔产区,大部分马尔贝克都用于酿造单一品种的葡萄酒,但有时也会用于优质葡萄酒的混酿。
一般而言,阿根廷出产的马尔贝克葡萄酒散发着紫罗兰的花香以及黑莓、黑樱桃和黑李等黑色水果的芳香,随着陈年,还会发展出巧克力、可可、烟草和皮革等气息,酒体饱满,风味浓郁迷人。
2.旗舰白葡萄品种特浓情(Torrontes)
特浓情是阿根廷最具象征性的白葡萄品种,它长于此,也在这里发扬光大。作为芳香型葡萄品种,它散发着芬芳的茉莉、橙花和玫瑰的香气,还带有核果和甜瓜等的气息,很是诱人。
萨尔塔的卡法亚特(Cafayate)产区是特浓情的经典产区,该产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葡萄能积累足够的酸度和香气,最终产出的特浓情葡萄酒果香浓郁,还带有清新的花香,酸度明晰,让人回味无穷。此外,拉里奥哈也是特浓情的一大经典产区。
丰富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酿酒历史赋予了阿根廷葡萄酒独特的个性。杯酒人生,葡萄酒已深深地融为阿根廷文化的一部分。假如说一支热情的探戈是阿根廷,那么这里一杯浓郁纯净的美酒也是阿根廷!
阿根廷诺顿酒庄
诺顿酒庄坐落在安第斯(Andes)山脉脚下广袤的土地上,那里气候温和,土壤适宜、阳光明媚,为生产顶级葡萄酒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诺顿酒庄的葡萄园多数有滴灌系统,允许适量的水给每个植物以调节各自的需求。
诺顿酒庄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英国人埃德蒙诺顿爵士(EdmundJamesPalmerNorton)在阿根廷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区门多萨(Mendoza)创建了该酒庄。1989年奥地利成功商人朗格斯先生(GernotLanges-Swarovski)施华洛士奇水晶王国所有人,收购了诺顿酒庄。
他是第一批发现阿根廷巨大葡萄酒潜力的国外投资者之一,而且他坚持,一瓶好的葡萄酒首先是从葡萄园开始的,产区最重要。如今由他的儿子迈克尔哈尔施特里克(MichaelHalstrick)管理酒庄及680公顷的葡萄园,迈克尔与工作人员改造并扩充了酒庄,同时保持其葡萄酒贯有的高品质,用像对待水晶一样精益求精的态度酿制着葡萄酒。
对葡萄种植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葡萄园工作的热情,再结合专业工程团队,这些因素相互综合从而给葡萄园带来优秀的产品。现在葡萄园种植着世界上最好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梅洛(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esling)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葡萄品种。
诺顿系列葡萄酒已成为世界驰名的葡萄酒,并在国际大赛中屡次获奖。2006年,诺顿酒庄被美国权威杂志《葡萄酒观察家》评为全球最好的20家酒庄之一。诺顿酒庄的葡萄酒是品质上乘,风格独特的阿根廷葡萄酒的典型代表。质优价廉的葡萄酒在瓶中的陈年恰到好处,充分体现出酒庄多年的实力。酒庄的旗舰产品诺顿酒庄经典干红由三个波尔多葡萄品种混合酿制而成:梅洛、赤霞珠和马尔贝克(Malbec),其代表了一批品质上乘,风格独特的阿根廷葡萄酒。
阿根廷凯洛酒庄
凯洛酒庄位于阿根廷重要的葡萄酒产区门多萨(Mendoza)的心脏地带,目前凯洛酒庄由埃斯特拉佩里内蒂(EstelaPerinetti)管理,拉菲集团的埃里克科勒(EricKohlor)担任技术总监。凯洛酒庄的诞生极富传奇色彩。
1999年,时任拉菲集团总经理的克里斯托夫萨兰(ChristopheSalin)在造访智利巴斯克葡萄园的途中暂留阿根廷。在朋友的引荐下,克里斯托夫见到了卡特那家族的第三代酿酒师尼古拉卡特那(NicolasCatena)。
在卡特那准备的垂直品鉴会上,萨兰先生品尝到了用卡特那酒庄种植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与马尔贝克(Malbec)酿制的葡萄酒以及几款马尔贝克葡萄酒。萨兰在品鉴过后对这几款酒都赞不绝口,记忆犹新。这就为卡特那家族和拉菲集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几个月后,卡特那夫妇在纽约约见了埃里克男爵和克里斯托夫萨兰,更进一步地促使了合作。
2000年1月,埃里克男爵与克里斯托夫重返门多萨。这一次,安第斯山脚下葡萄园的魅力与赤霞珠和马尔贝克葡萄的热情洋溢使二人深为迷醉。埃里克得知门多萨的土壤和当地小气候环境对赤霞珠与马尔贝克葡萄会产生独特的影响,所以男爵有意利用这些差异创造出一款品质优异而又与众不同的酒。与此同时,在尼古拉的家乡阿根廷,将美酒与饮食结合而创造生活的艺术原本就有着悠久的传统,这又使尼古拉的想法与男爵不谋而合。就这样,凯洛酒庄诞生了。
凯洛(Caro)的名字来源于卡氏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英文首字母的联合,也因此代表了两个家族,两类文化的巧妙结合,其葡萄酒亦体现出阿根廷马尔贝克与波尔多赤霞珠的完美结合。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种植赤霞珠已有百多年,将不同的葡萄混调而制造顶级酒的技术更是罗氏家族酿酒历史中的精华之一;1998年,拉菲集团与阿根廷的卡特那(Catena)家族共同产生出一个美妙的想法:将门多萨的高纬度土地上栽种的马尔贝克葡萄与赤霞珠结合,酿出一款风味独具的美酒马尔贝克葡萄所蕴含的典型阿根廷风味与赤霞珠更为优雅和复杂的结构,酒体丰满而细腻的品质,以及阿根廷与波尔多风格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凯洛酒庄的葡萄树选自卡氏家族的葡萄园,以高品质的马尔贝克闻名,特别是树龄较老的马尔贝克。这些马尔贝克产自树龄超过30年的葡萄树,位于海拔800到1,400米之间的维斯塔巴(Vistalba)、孔苏塔(LaConsulta)、图蓬加托(Tupungato)和阿格列罗(Agrelo)地区。赤霞珠则产自树龄超过20年,种植于海拔950-1,150米之间的阿格列罗与孔苏塔的葡萄树。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朝向至关重要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高温季节就越短,微气候条件就越明显。
酒庄采用传统酿酒技术,每串葡萄都由手工采摘,精心挑选后去梗压榨,按传统方法进行循环式发酵,之后根据葡萄品种和年份进行不同时长的浸皮。各个年份的酒均在橡木桶中进行熟成。两种年份的酒熟成时间不同:凯洛18个月,安第斯12个月。所用橡木桶全部来自罗斯柴尔德男爵拉菲集团自己的造桶厂。熟成期间,通常在9月或10月进行第一次滗酒,这也是评估年份及最终调配方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阿根廷“葡萄王”——马尔贝克
马尔贝克是阿根廷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葡萄品种。马尔贝克颜色深浓,果香浓郁,单宁柔和,闻起来非常舒服,且口感不错。虽然马尔贝克葡萄酒的酒精度通常较高,但是它如丝鹅绒般的口感偷走了许多葡萄酒爱好者的心。马尔贝克是一个阿根廷品种吗?它是如何成为阿根廷葡萄王的呢?下面且听小编为大家一一详解。
自21世纪初,马尔贝克(Malbec)葡萄酒就已经成为美国最主要的进口葡萄酒之一了。另外,马尔贝克葡萄酒也不会让你的钱包太为难,但是价格浮动区间会在2美元(12元人民币)至300多美元(约1,860元人民币)之间(差别较大)。这有点夸张,但这种价格范围却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当某款葡萄酒在市场上快速获得知名度后,也会慢慢趋于饱和。
很多人都知道,马尔贝克来自南美,主要是阿根廷。而且,很多关于马尔贝克的故事都源起或终止于阿根廷。那么马尔贝克是一个阿根廷品种吗?可以说是,但也可以说不是。
事实上,马尔贝克最先源自中世纪法国。最开始时,波尔多葡萄酒是法国西南部最畅销的葡萄酒,后来波尔多成为英国人发财致富的主要目标。在中世纪时期,英国人大举投资法国西南部,促使大西洋沿岸葡萄酒贸易的发展。另外,这时期的很多权贵人士如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ofAquitaine)和路易十五(LouisXV)等都非常重视这一贸易活动,这也促进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发展。14世纪时,英国贵族最热衷的葡萄酒是西南部科特(Cot,马尔贝克的别称)品种酿造的黑葡萄酒因其颜色深浓、果香浓郁而命名。
19世纪,拿破仑三世看中了波尔多葡萄酒。波尔多1855列级制度使得该产区的葡萄酒声誉斐然,加上该产区毗邻大西洋海岸的优越地理位置,让法国西南部的葡萄酒成为贸易的主体。虽然科特在吉伦特河河口(GirondeEstuary)沿岸有所种植,是酿造波尔多葡萄酒的品种之一(比例较小),但是在当时该品种并没有随着法国南部的声望而被发展起来,并且逐渐淡出了波尔多葡萄酒的酿造。它甚至还有个外号叫做恶口因其尖锐的风格而得名。但是1877年,法国南部受到根瘤蚜病的侵袭,科特在法国逐渐消失,但在智利这个恶口的品种被叫做马尔贝克快速流行起来。
然而,马尔贝克早在根瘤蚜病之前的1840年就在智利为人们所知。在取得独立后,智利统治阶级便开始向法国学习如何创建新的国家机制,其中也包括了国家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创新。当时,一些法国农学家给南美国家带去了他们的葡萄栽培技术。
除了智利,阿根廷也广泛种植着马尔贝克,尤其是在门多萨(Mendoza)。起初人们都叫它法国葡萄。当时,阿根廷正历经独立战争的疾苦,并且在独立战争后还经历了数年的内战。然而,马尔贝克在门多萨生长得非常好,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被证明是马尔贝克的理想环境。随着阿根廷国家局势的稳定,门多萨也成为马尔贝克的精神家园了。
到1962年,马尔贝克在阿根廷整个国家都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全国马尔贝克的数量达到约60,000棵。但是不久,阿根廷又经历了几次政治动荡,致使马尔贝克数量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的葡萄酒产业得到了较大的稳定,马尔贝克成为阿根廷最重要的葡萄品种。
现在,马尔贝克还在不断的发展。2000年,阿根廷的马尔贝克种植面积为16,000多公顷;2009年时,这个数字超过了28,000公顷,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尔贝克是阿根廷品种。但是这是一个具有法国卡奥尔(Cahors)产区风格的品种。好了,现在一切都了然了。你可以选择一款卡奥尔的科特葡萄酒和一款门多萨的马尔贝克葡萄酒,然后配上羊肉,好好品尝,感受它们的不同。
探访阿根廷葡萄酒产区
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一大葡萄酒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虽然提到阿根廷,人们容易最先想到探戈和足球,其实阿根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葡萄酒之乡。阿根廷的实力不容小觑。阿根廷的葡萄酒产量是智利的四倍之多,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和酿造历史。也可与整个美国的产量匹敌。下面小编带领大家去阿根廷一探究竟。
一、知名葡萄酒产区
提到阿根廷,人们首先想到的葡萄酒产区就是门多萨(Mendoza)。门多萨(Mendoza)产区是阿根廷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其葡萄种植面积达395,000英亩以上,占阿根廷葡萄酒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门多萨(Mendoza)产区还拥有几个知名的次级产区,包括路冉得库约(LujandeCuyo)、圣拉菲尔(SanRafael)、迈普(Maipu),这三个子产区都已经被列入阿根廷法定产区(D.O.C)之内了。马尔贝克(Malbec)在门多萨产区尤为出名,用其酿制的葡萄酒,色泽偏黑,果香醇厚,品味柔和独特,品质比世界上其它任何产区酿制的葡萄酒都要好,一直位于阿根廷最好的葡萄酒之列。
但除此之外,阿根廷还有诸如圣胡安(SanJuan)和拉里奥哈(LaRioja)等优秀的葡萄酒产区。圣胡安是阿根廷第二大的葡萄酒产区,位于门多萨北部的安第斯山脉脚下,那里有许多著名的山谷,不但气候温暖,而且光照充足。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当地种植的葡萄风味物质浓郁、多酚含量较高,所酿成的葡萄酒酒体优雅、果味十足。
拉里奥哈产区位于阿根廷西部,是阿根廷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面积比南面的重量级葡萄酒产区门多萨和圣胡安要小很多。拉里奥哈产区气候炎热干旱,出产的白葡萄具有酒精度较高,酸度较低的特点。当地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仅5英寸,给葡萄种植带来不小的挑战,但独特的风土条件赋予了麝香(Muscat)和特浓情(Torrontes)极佳的品质。
二、知名葡萄酒生产商
阿根廷海拔高,日照充足,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葡萄酒生产商和技术人员。
1.诺顿酒庄(BodegaNorton)
1895年,英国人埃德蒙诺顿爵士(EdmundJamesPalmerNorton)在门多萨(Mendoza)创建了诺顿酒庄(BodegaNorton)。1989年,奥地利商人、施华洛士奇水晶王国的拥有者朗格斯先生(GernotLanges-Swarovski)成功地收购了该酒庄。如今,诺顿酒庄系列葡萄酒已经成为世界驰名的葡萄酒,其上乘的品质、独特的风格是阿根廷葡萄酒的典型代表。
2.酩悦香槟(ChampagneMoetChandon)
1988年,酩悦香槟在阿根廷启动了一个富有创举性的项目,旨在生产优质的静态葡萄酒。在门多萨产区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丰富经验之后,酩悦轩尼诗集团(MoetHennessy)于1999年正式建立了阿根廷子公司台阶酒庄(Terrazas)。如今,台阶酒庄已被各大媒体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酒庄之一,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阿根廷高品质葡萄酒的领军品牌。
3.翠帝酒庄(Trapiche)
翠帝酒庄成立于1883年,在鼎盛时期,酒庄拥有的葡萄园面积多达6,653公顷。酒庄现已发展成为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旗下的各种葡萄酒出口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卡氏家族酒庄(BodegaCatenaZapata)
卡氏家族酒庄是罗伯特帕克的《世界顶级葡萄酒及酒庄全书》(WolrdsGreatestWineEstate)一书中唯一收录的南美洲酒庄。如今,卡氏家族已经成为阿根廷酒庄中最优秀的生产者之一。
阿根廷酒乡之旅——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意为好空气或顺风,是阿根廷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城市位于RodelaPlata河畔南岸、市区有1280多万人口,是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圣保罗第二大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仅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阿根廷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移民为主,从人口构成(白种人占近90%)、生活习惯、城市建筑风格来看,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美最欧洲化的城市。我们经过的七月九日大道(LaAvenida9deJulio)是世界最宽的马路,其中最宽的部分有约130多米宽,单向就有16车道。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城市,其全称为:圣迪西玛特立尼达德圣玛丽亚港布宜诺斯艾利斯。
我们先来到市中心的五月广场,旁边还有和平的游行示威,也不清楚示威者的诉求是啥,只见周边军警不少,空中还有警用直升机在盘旋。坐落在五月广场边上是粉红色的总统府被称为玫瑰宫,玫瑰宫右前方是修建于1723年的大教堂,里面有阿根廷民族英雄圣马丁的墓。
离开五月广场,我们来到博卡区的油漆街,这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著名旅游景点,整个街区被油漆粉饰得五颜六色,里面有卖手工艺品的商店、酒吧、餐厅等,据说是游客必游之地,但那里也显得陈旧简陋,传言这里很乱,小偷抢劫的情况时有发生,难怪在那里遇到一个讲中文的导游,他看见我双肩包背在背上手拿相机,故作惊讶的告诫我,千万要把背包抱在胸前。。。。。。我笑笑没理他,NND,大白天的我黑口黑面的还怕人抢?我还想抢他呢!
逛完油漆街,快到到午餐时间,我们在去餐馆的路上顺便匆匆去喵了一眼坐落在市区里的Recoleta公墓,据说这里也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著名景点之一,因为里面安葬着贝隆夫人。
在阿根廷的主要食物就是以牛肉为主,阿根廷海岸线很长,海产品很多,但奇怪的是阿根廷人不喜欢吃海鲜以及河鲜(据说是怕麻烦而且不善烹饪水产品),他们喜欢牛肉。大家也一开始觉得阿根廷牛肉有名,所以还主动要求去吃牛扒,因此中餐Sherry带我们去了一家有名的牛排馆饱餐了一顿,还免费吃了不少棒棒糖。然而我们到阿根廷头三天餐餐离不开牛肉,结果最后安排就餐时大家要求除牛肉吃啥都行。
阿根廷高海拔产区一览
对于葡萄栽培来说,高海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结合葡萄园的纬度等特定条件来评判。一般而言,在一些纬度相对较高的欧洲葡萄酒产区,因其气候较为凉爽,500米以上就已被视为高海拔。而在一些纬度较低的南美洲产区,气候相对更为温和甚至炎热,1,000米以上才称得上高海拔。在世界众多高海拔产区中,以阿根廷的高海拔产区分布最广,又最为典型,本文将主要介绍一下阿根廷的一些高海拔产区。
一、优克谷(UcoValley)
优克谷产区位于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的西南部,拥有900至1,500米的高海拔,被广泛认为是门多萨及整个阿根廷最顶级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出产了许多知名优质葡萄酒。
优克谷产区南北纵跨约70千米,东西横跨约22千米,土壤类型主要为冲积岩石,基层为黏土和岩石,表层则布有较多砂石。该产区属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一年中晴天天数超过250天,年平均气温为14℃,昼夜温差大。这里降雨量较少,因此河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途经安第斯山的图努扬河(TunuyanRiver)。良好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葡萄生长期持续时间较长,葡萄果实具有极佳的成熟度,糖分和酸度非常均衡,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颜色较深,香气浓郁,风味丰富且精妙。
该产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马尔贝克(Malbec)、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nay)和特浓情(Torrontes)等。优克谷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马尔贝克在此表现得十分优异,由其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散发着独特的花香。此外,门多萨一些最为优质的白葡萄酒也来自这里,由产区内出产的霞多丽和特浓情酿造而成。
二、法玛提纳山谷(FamatinaValley)
法玛提纳山谷位于阿根廷拉里奥哈产区(LaRioja)的西北部,是拉里奥哈重要的子产区,主要生产清新芳香的特浓情白葡萄酒。
法玛提纳山谷葡萄园的海拔高度约为1,000至1,500米,受高海拔影响,葡萄园在白天可接收到更为充足的光照,而夜晚温度则较为凉爽。较大的昼夜温差延长了葡萄的生长期,葡萄果实得以拥有足够的时间凝练风味,同时维持较高的酸度。因此,法玛提纳产区比位于南部的门多萨更适合种植特浓情,出产的特浓情葡萄酒酸度更高,酒精度更低。
法玛提纳山谷靠着安第斯山脉,朝南北纵向延伸,形成一个天然风道。得益于这一风道的通风效果,加上产区降雨量较小,葡萄园受病害侵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该产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特浓情、马尔贝克、伯纳达(Bonarda)、赤霞珠及长相思(SauvignonBlanc),土壤类型主要为沙质土壤和冲积土。
三、萨尔塔(Salta)
萨尔塔产区位于阿根廷西北部,所处的纬度低至南纬24度,非常接近南回归线,其葡萄园海拔则高达1,530至3,111米。较低的纬度与较高的海拔相得益彰,为葡萄园种植提供了绝佳的气候条件,夏季时白天温度可高达38℃,而夜晚温度可降至12℃,使得葡萄果实中的酚类物质得以成熟的同时,葡萄本身还能保持较好的酸度。萨尔塔产区属于多山地形,产区内的葡萄园分布在雨影区,降雨稀少,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从白雪皑皑的山峰上流下来的积雪融水。
萨尔塔产区最重要的红葡萄品种分别是赤霞珠、马尔贝克、梅洛(Merlot)和丹娜(Tannat),而最受推崇的白葡萄品种当数霞多丽和特浓情。萨尔塔的土壤类型与门多萨相似,也是以冲积土壤为主,底层为黏土,表层则覆有沙质土壤。萨尔塔产区出产的葡萄酒风格明快,风味浓郁。
卡法亚特(Cafayate)和莫利诺(Molinos)都是萨尔塔的子产区。卡法亚特的海拔约为1,550至2,020米,是世界上最适合葡萄栽培的高海拔地区之一,萨尔塔产区75%的葡萄园都位于卡法亚特。卡法亚特的风土条件特别适合种植特浓情,产区内出产的特浓情白葡萄酒散发着花香,酸度脆爽。同时,卡法亚特产区还出产酒体饱满、结构丰富的马尔贝克和赤霞珠葡萄酒。
莫利诺产区的海拔约为1,980至2,300米,该产区的佳乐美酒庄(BodegaColome)的葡萄园海拔更是高达2,300至3,111米。莫利诺也出产清新芳香的特浓情白葡萄酒和果味浓郁的马尔贝克红葡萄酒。
四、卢汉德库约(LujandeCuyo)
卢汉德库约是阿根廷门多萨的子产区之一。1993年,卢汉德库约成为阿根廷第一个被正式评为原产地的区域,拥有许多知名酒庄,如卡氏家族酒庄(BodegaCatenaZapata)、赛普缇玛酒庄(BodegaSeptima)和安第斯白马酒庄(ChevaldesAndes)等。
卢汉德库约产区的平均海拔约为1,000米,受高海拔的影响,葡萄园在白天接收的光照更多。而在夜晚,来自安第斯山的山风又使得气温趋于凉爽,较大的昼夜温差减缓了夜间葡萄的成熟速度,从而延长了葡萄的生长时节,葡萄果实既能很好地成熟,又能保持酸度。卢汉德库约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雨影区,气候十分干燥,接近于沙漠性气候,土壤类型主要为冲积土,门多萨河(MendozaRiver)为该产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卢汉德库约产区传统的灌溉方法为漫灌(FloodIrrigation),如今越来越多的葡萄种植者逐渐转为滴灌(DripIrrigation),以更好地控制葡萄长势。
马尔贝克是卢汉德库约产区最重要的葡萄品种,由其酿造的葡萄酒风味浓郁。此外,卢汉德库约产区还出产品质优秀的赤霞珠、霞多丽和特浓情葡萄酒。
除了以上一些较为典型的阿根廷高海拔产区之外,智利的艾尔基谷(ElquiValley)、利马里谷(LimariValley)及世界上一些其它产区也拥有高海拔的葡萄园,出产风格各异的葡萄酒。
巴塔哥尼亚:阿根廷的黑皮诺天堂
在许多人眼中,黑皮诺(PinotNoir)是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之一,但这种喜寒的品种有着变化莫测的个性,因此市面上优秀年份的黑皮诺葡萄酒一般都比较少见,即便有,价格也并不友好。正是由于其傲娇的性格,以及酿出葡萄酒所拥有的轻盈酒体和复杂香气,黑皮诺一直都是葡萄酒爱好者和酿酒师眼中的珍宝。
在法语中,黑皮诺是黑松(BlackPine)的意思,黑当然指的是它的颜色,而松则是指松树,这是因为当黑皮诺生长在藤蔓上时,其果实簇拥成一团,看上去就好像一个松果。也恰恰是因为黑皮诺这种致密的生长结构,它的年产量相对其它葡萄而言会更低一些。
世界范围内的黑皮诺
一般来说,种植黑皮诺最大的内在难题就在于它对凉爽环境的偏好,这种特性也造就了世界上两大著名的黑皮诺纬度带。不过,由于地处低温地区,要酿造出顶级的黑皮诺葡萄酒,还需要在葡萄采收之前有一阵持续的温暖天气来支持,不然酿造出的黑皮诺葡萄酒不仅酸度高,还会带上丰富的青蔬风味。在这两条纬度带上,集中着世界上最为优秀的黑皮诺产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旧世界产区有法国勃艮第(Burgundy)、法德交界处的阿尔(Ahr)以及意大利北部地区;而在新世界,优质黑皮诺产区包括美国的俄勒冈州(Oregon)和索诺玛(Sonoma)、新西兰、智利以及我们即将重点着墨的阿根廷。
一说到阿根廷,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门多萨(Mendoza)。尽管黑皮诺在那里也有所种植,但要论该国最适宜这种葡萄生长的地区,还得看巴塔哥尼亚(Patagonia),特别是在其境内北部的内乌肯(Neuquen)和黑河(RioNegro),黑皮诺长势尤为喜人。
为什么说巴塔哥尼亚是黑皮诺完美的种植区?
从气候上看,巴塔哥尼亚属于干旱地区,这里的葡萄树能够得到灌溉茁壮生长,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此建立的运河网络以及从附近安第斯山脉(Andes)流淌下来的纯净雨水居功至伟。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灌溉系统可以为葡萄根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水分,而另一方面,干燥的空气也让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几近为零。因此,这里种植的黑皮诺依旧使用着原生的法国根,而不至于同欧洲那样需要采用美洲的杂交品种。
此外,由于地处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的夏季光照充沛、气温适宜,这里的黑皮诺也带上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同于勃艮第顶级黑皮诺葡萄酒那泥土般的芬芳及丝丝酸涩水果的风味,巴塔哥尼亚的高品质黑皮诺葡萄酒更显轻盈,并充溢着覆盆子和玫瑰的圆润香气。而且,巴塔哥尼亚多风的气候也成为了在这里种植黑皮诺的一大优势,因为簇生在一起的葡萄果实很容易腐坏,而风可以让黑皮诺的皮生长得更薄,从而预防腐坏的发生,并使最终酿出的葡萄酒带上更深的颜色和更好的结构。
巴塔哥尼亚的黑皮诺种植历史
尽管黑皮诺在巴塔哥尼亚的种植历史长达一个世纪,但直到近10年这里的酿酒师才开始酿出一些优质的黑皮诺葡萄酒。以夏克拉酒庄(BodegaChacra)为例,虽然它仅有短短13年的历史,但其葡萄园中的葡萄树却有50年至80年不等的树龄。创立至今,酒庄一直坚持采用生物动力技术种植黑皮诺,因此这里酿造的黑皮诺葡萄酒被誉为巴塔哥尼亚最好的黑皮诺葡萄酒,其价格当然也最为昂贵。
总而言之,巴塔哥尼亚具有的连贯性气候让任性而善变的黑皮诺在此扎了根,而近二十年来对欧洲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引进也大大促进了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未来的展望
尽管巴塔哥尼亚很适合种植黑皮诺,但就该地区的葡萄树种植面积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尚未开发的状态。据2003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巴塔哥尼亚的葡萄园面积仅为门多萨的1.4%。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当地葡萄酒产业,首要任务便是大力拓展葡萄的种植面积。
不能拒绝的味道和美景:云生之处的阿根廷
来自云生之处的葡萄酒味是让世界不能拒绝的味道。
阿根廷,拥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葡萄园,超过1,600米的平均海拔除了保证葡萄酸甜平衡之外,还加大了昼夜温差,创造出让酿酒师们欣喜若狂的风味物质和果香的积累。
2019首届世界最佳葡萄园大奖赛(WorldsBestVineyardAwards)50强正式出炉,这项由全球近500名顶级葡萄酒专业人士来评判的专业赛事,由一家来自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产区的酒庄拔得头筹。
著名酒评家蒂姆阿特金(TimAtkin)称,阿根廷正在追求葡萄酒的新鲜度和平衡感,减少橡木的过度使用。行业越来越追求多样性和活力。该国在葡萄酒酿造方面很少依赖国际顾问,而更多相信其本土人才。
阿根廷最令人兴奋的新兴产酒国之一
阿根廷的酿酒历史要从16世纪西班牙人将第一株葡萄藤带往美洲大陆开始。葡萄酒产业在阿根廷几经浮沉,如今,作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六大消费国,阿根廷人会喝酒也会酿酒。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所有的探戈舞场,即使订不到座位,人们站着也要点上一瓶红酒和朋友一同分享。他们说:学会跳舞前,要先学会品尝红酒。
近20年,阿根廷葡萄酒更是高歌猛进,在各大杂志、酒评家的评分中频频斩获高分。2019年,蒂姆阿特金更表示他挑选的108瓶用于测评的阿根廷酒都获得了95或者以上的高分,这不仅表现了2017和2018这两个年份的卓越,更体现了阿根廷酿酒师不懈努力的优秀成果。
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阿根廷葡萄酒出口额有望达到20亿美元,这标志着阿根廷将从葡萄酒消费大国转型成为葡萄酒出口大国。的确,这些高品质的葡萄酒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葡萄酒爱好者的青睐。
世界尽头的葡萄园带来独特的阿根廷风味
从中国到阿根廷需要飞行30个小时,这个处于世界尽头的国家西靠安第斯山脉,东临大西洋,南边是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其葡萄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宽阔的山谷和倾斜的平原上,从北向南延伸,纬度为23至45,总占地22万公顷。近年来,不安分的生产者将葡萄酒产区边界推向西部,进入高地;并向南部和东部推进,寻找南部和海边更凉爽的产区。
从北部产区(NorthernRegion)海拔优势使其昼夜温差加大而沉淀出葡萄酒的不同风味,到库约(Cuyo)产区炎热干燥的沙漠气候给葡萄带来充足的光照,再到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平原凉爽多雨的气候为葡萄提供足够的酸度,再到新大西洋产区,阿根廷葡萄酒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口味,反映了每个地区的特色。
而在安第斯山脉的山脚下,作为黄金产区的门多萨拥有阿根廷75%的葡萄园和本国最多的葡萄酒厂,这使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门多萨拥有安第斯的最高峰,作为太平洋潮湿海风的屏障,山脉的存在增加了与大西洋的距离,塑造了这里整体干燥的气候,为葡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全年300多天的光照、高海拔、大陆性气候、土壤的多样性和融雪是当地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关键因素,也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酿酒传统。
而阿根廷越来越严格的法律规定,将门多萨划分成更多块优质的子产区,让风土和其悠久的种植历史结合,使得酿酒师更易打造出风味复杂的佳酿。
门多萨黄金产区卢汉德库约
在门多萨的南部地区,是马尔贝克之乡。该产区的酿酒厂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山景和门多萨广阔的开放空间。在酿酒厂内部,马尔贝克始终如一地享有世界一流的认可。
门多萨黄金产区优克谷
从16世纪开始,有着古老的种植历史,在酿酒学家莱奥波尔多苏亚雷斯(LeopoldoSuarez)192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记载,圣卡洛斯(SanCarlos)有16家葡萄酒厂,并且发现适合栽种马尔贝克和赛美蓉的土地。古塔拉利(Gualtallary)更是因其最多变的气候和最独特的土壤成为最让人兴奋的产区。
门多萨黄金产区迈普
迈普属于阿根廷门多萨省北边的葡萄酒产区,拥有绝佳的种植环境,一直被认定为是阿根廷最精华的葡萄酒产区。此地出产优质葡萄酒。
舌尖上的探戈
马尔贝克(Malbec)是阿根廷的标志性品种,深紫色的酒液伴随着浓烈果香的绽放,各个子产区的不同风土也为其带来不同的风格。它来自南法,却在阿根廷成名,并且扬名世界,每年的世界马尔贝克日便是世界葡萄酒粉喜爱它的最好证明。
品丽珠(CabernetFranc)是阿根廷的最新流行趋势。它起源于波尔多,但更适合阿根廷北部高海拔、气候干燥的葡萄园。虽然它的种植面积与其他红葡萄品种相较微不足道,但品质上乘,不知其能否复制马尔贝克的世界奇迹?
西拉(Syrah)历史上更多用于混酿,它非常适合干燥炎热的地区。优质的西拉有着鲜亮的色泽和艳丽的果香,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香气,给你丰腴饱满的口感。酿酒师们喜欢用它缔造妖娆复杂的味道。
特浓情(Torrontes)是阿根廷最具特色的白葡萄品种,它有浓烈的玫瑰花和麝香香气,散发着类似玫瑰香葡萄的气味。这也是少有的酿造成酒后仍带有葡萄般香气的品种。
马尔贝克为何成为阿根廷标志性品种?
进入21世纪以来,马尔贝克逐渐成为世界级的流行品种。一年一度的世界马尔贝克日(4月17日),也已经成为全球葡萄酒爱好者的狂欢日。不过,对于马尔贝克,你的了解又有多深呢?
马尔贝克是阿根廷品种吗?
提到马尔贝克,就无法不提及阿根廷这个国家。在许多人心目中,马尔贝克早就是阿根廷的葡萄品种。不过,这种说法却又不太准确。
马尔贝克的实际故乡其实是法国。这种被人们称为Cot或Auxxerois的厚皮葡萄由原产于Languedoc-Roussilon和西南产区的Gaillac自然杂交而成。不过,目前法国仅有少数地区仍在种植。目前,马尔贝克依然是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波尔多的六个法定红葡萄品种之一。在隔着一个大洋的阿根廷,马尔贝克却大放异彩。在这方面,马尔贝克与同样起源于法国却在澳大利亚发光发热的西拉很相像。
曾是英国贵族的最爱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在波尔多葡萄酒受到英国贵族的认可之前,大部分的欧洲富人偏爱的其实是法国南部的葡萄酒。中世纪的时候,英国人大量投资法国西南部的葡萄产区,并极大促进了该地区葡萄酒的出口交易。在14世纪时,英国人一直青睐颜色很深而且果味浓郁的黑色葡萄酒,也就是法国西南部的Cot(马尔贝克的别称)葡萄酿造的葡萄酒。
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则完全被颠覆。由于拿破仑三世对波尔多的钟爱,加上波尔多1855列级制度的建立,该产区迅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声誉。马尔贝克最初也是波尔多混酿的主要品种之一,不过该品种在法国由于其自身抵抗力弱、生长环境不适宜等原因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结果逐渐淡出了波尔多葡萄酒的酿造。
马尔贝克的重生
幸运的是,马尔贝克在遥远的南美洲重获新生。1840年,马尔贝克首次被引进了智利。在智利赢得独立之后,智利的统治者受法国人的启发,开始寻求属于自己国家的葡萄酒产业。当时,一些法国农学家给南美国家带去了他们的葡萄栽培技术,当然,还有许多葡萄藤。马尔贝克也在其中。
9个关键词解读阿根廷葡萄酒
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有42万人口,其国土面积是法国的4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多样,既可见繁茂的植被,也可见荒芜的沙漠,森地与草原、冰川与瀑布,这些皆是自然的馈赠。西部绵延起伏的安第斯山脉(Andes)当属阿根廷最巍峨壮丽的景观,正是在这座南美脊梁的山脚,蔓延了该国逾50万英亩的葡萄园。
图片来源:Vogue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的葡萄酒产业才有了迅速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这个已有数百年酿酒历史的国家才开始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今,阿根廷已是排名前5的产酒大国,人们对它的了解日渐加深,也会谈起该国葡萄酒产业的特到之处。
1.高海拔
高海拔已经成为了阿根廷的代名词,是谈及阿根廷葡萄酒产业不可跨过的关键词。它为阿根廷带来了多样的微气候和风土,赋予了葡萄酒多变的风格与魅力。
2.大陆性气候
阿根廷葡萄酒产地集中在高海拔山区,在远离海岸的沙漠地带,这让该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处于大陆性气候区的产酒国。
3.多样的风土
阿根廷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让人们开辟大面积的优质葡萄园成为可能,从寒冷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到北部含铜的土地,都能看见精心栽种的葡萄园。
4.贫瘠的土壤
土壤贫瘠是阿根廷产区的又一特殊之处。这里气候严寒,导致土壤高矿化,含氮量过高,才形成如此特别的土壤。
5.干旱的气候
阿根廷年均降水量152-406毫米,干燥的气候意味着困扰世界上许多葡萄园的植物病害都不再是难题,葡萄树有了更健康的生长环境,这也让当地推行有机葡萄酒变得更加容易。
6.纯净的水源
很少有产酒区拥有像阿根廷这样纯净的灌溉水源,巍峨的高山带来了大量冰川融水,高海拔的分布形势让葡萄园享有未经人类活动污染的灌溉水源。
7.葡萄酒文化
超过400年的葡萄酒历史,孕育出根植于阿根廷民族深处的文化传统,然而该国葡萄酒产业兴起仅30多年。这种旧传统与新理念的融合形成了阿根廷葡萄酒的又一独特标识。
8.马尔贝克(Malbec)
虽马尔贝克原产于法国南部,但让它真正大放异彩的土地无疑是阿根廷。这里是最优质的马尔贝克葡萄酒产地,其理想的生长环境,让这个品种不再泯然于众。
9.特浓情(Torrontes)
阿根廷是特浓情葡萄的诞生地,也是世界上唯一酿造特浓情葡萄酒的国家。最优质的特浓情产自拉里奥哈(LaRioja)和萨尔塔(Salta),风格芳香可口,余味萦绕,令人难忘。
马尔贝克:源自法国 成为阿根廷标志性品种
4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马尔贝克日,2019年的主题是Elegancedoesntneedperfection优雅无需完美!
提到马尔贝克,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阿根廷这个国家。在许多人心目中,马尔贝克早就是阿根廷的葡萄品种。不过,这种说法却又不太准确。
1、源自法国,曾受到欧洲富人阶层的偏爱
马尔贝克的实际故乡其实是法国。这种被人们称为Cot或Auxxerois的厚皮葡萄由原产于Languedoc-Roussilon和西南产区的Gaillac自然杂交而成,但是,目前法国仅有少数地区仍在种植,在隔着一个大洋的阿根廷,马尔贝克却大放异彩。在这方面,马尔贝克与同样起源于法国却在澳大利亚发光发热的西拉很相像。
回顾历史,在波尔多葡萄酒受到英国贵族的认可之前,大部分欧洲富人偏爱的其实是法国南部的葡萄酒。中世纪的时候,英国人大量投资法国西南部的葡萄产区,并极大促进了该地区葡萄酒的出口交易。在14世纪时,英国人一直青睐颜色很深而且果味浓郁的黑色葡萄酒,也就是法国西南部的Cot(马尔贝克的别称)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则完全被颠覆,由于拿破仑三世对波尔多的钟爱,加上波尔多1855列级制度的建立,该产区迅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声誉。
据了解,马尔贝克最初也是波尔多混酿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该品种在法国由于自身抵抗力弱、生长环境不适宜等原因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结果逐渐淡出了波尔多葡萄酒的酿造。
2、在阿根廷大放异彩
1852年,法国农学家米歇尔普杰(MichelPouget)从法国卡奥尔(Cahors)引入了马尔贝克葡萄藤,大获成功。不久,阿根廷全国范围内都开始种植马尔贝克,并用它酿造出品质卓越的马尔贝克红葡萄酒。在阿根廷,沿着安第斯山脉,从萨尔塔到巴塔哥尼亚,都可以发现既优雅又充满活力的马尔贝克。
如今,马尔贝克对于阿根廷葡萄酒来说就像足球明星LionelMessi对于国足一样。除了探戈和烤肉之外,马尔贝克和足球都是阿根廷最有名的东西,在世界享有美誉。
马尔贝克偏爱高海拔地区。在低海拔地区,马尔贝克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合适的酸度。而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合马尔贝克的生长,其出产的葡萄能够酿制出口感上乘、陈年能力强的葡萄酒。有统计数据显示,阿根廷拥有全世界75%的马尔贝克种植量。从某种程度上讲,阿根廷振兴了马尔贝克,并使其成为位列top18的贵族葡萄品种之一。
马尔贝克的果皮颜色乌黑,皮薄、果粒较小,因此酿出来的葡萄酒颜色深邃,黑色水果香气浓郁,单宁含量较高。理想的生长条件对马尔贝克有着非凡的意义,阳光充沛、气候干燥是其生长的最理想环境,但阳光也不能过于强烈,否则会令葡萄酒寡淡无味,毫无结构。简而言之,马尔贝克对气候非常敏感。
目前,马尔贝克的种植面积在阿根廷占所有红葡萄品种的35%以上,远远超过其他红葡萄品种(排名第二、三位的伯纳达和赤霞珠,分别只占16%和13%左右),是当之无愧的阿根廷红葡萄之王。
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4月17日被阿根廷葡萄酒协会定为世界马尔贝克日,以纪念法国农艺师米歇尔艾梅普杰(MichelAimPouget)于1853年4月17日向门多萨省议会提交的一份建立农学院的议案,为推广马尔贝克的种植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浓情:阿根廷白葡萄酒界的赢家
特浓情是阿根廷白葡萄品种的标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它。
特浓情(Torrontes)是阿根廷白葡萄品种的标志,其种植面积为20,000公顷。阿根廷也把特浓情白葡萄酒当做了外交大使,连霞多丽(Chardonnay)都无法撼动它在阿根廷白葡萄酒界的地位。并且,阿根廷酿造的特浓情白葡萄酒的零售价格大多高于15美元。与传统的霞多丽、长相思(SauvignonBlanc)和灰皮诺(PinotGrigio)酿造的白葡萄酒不同,特浓情白葡萄酒有待于人们去尝试和发现。
阿根廷高海拔葡萄园为优质特浓情的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充足阳光和夜晚的清凉,其昼夜温差赋予了特浓情美妙的酸度。阿根廷酿造的特浓情白葡萄酒芳香浓郁,其代表性香气包括金银花、桃子和杏等,通常为中等酸度,中等酒体。其口感也如同香气一样清新,青苹果、柑橘和桃子是它最具代表性的风味。
据传,特浓情老家在西班牙,。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特浓情的双亲之一就是亚历山大麝香葡萄(MuscatofAlexandria),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特浓情为何会花香四溢,艳味迷醉了。
特浓情的随和风格使它称为了野餐配酒的首选,它的中等酸度也使得它在搭配食物时显得八面玲珑。无论是亚洲菜、墨西哥、海鲜或者烤鸡,特浓情都能与其完美搭配。而且,它还能帮助食物中的甜味和鲜味更好的体现出来。
阿根廷红葡萄酒颜色为何如此深
葡萄酒的颜色与葡萄品种和种植环境有关。阿根廷的特殊气候,赋予当地红葡萄酒饱满的颜色。
葡萄酒的颜色主要来自葡萄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这些色素是葡萄的保护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光,避免葡萄的内部结构被太阳灼伤。不同的葡萄品种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能力不同,因而酿成葡萄酒后,酒的颜色也有一些差别,比如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和梅洛(Merlot)酿出的葡萄酒呈深宝石红,马尔贝克(Malbec)葡萄酒的颜色则偏向紫红。此外,葡萄酒的酸度也会影响颜色,一般酸度较高的红葡萄酒会呈明亮的红或紫红色;反之,则会有些砖红色调。
另一个影响葡萄酒颜色的因素是种植环境。通常光照条件好的葡萄园,会出产颜色更深的葡萄酒,比如阿根廷门多萨(Mendoza)出产的梅洛葡萄酒,就比法国波尔多右岸的波美侯(Pomerol)产区出产的梅洛颜色深。而葡萄园的光照条件会受到纬度和海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产区所处的纬度和海拔也会间接影响葡萄酒颜色。尽管如此,各项自然条件通常会相互作用,比如在温暖地区,葡萄在夜晚仍能进行蒸腾作用,反而会消耗一些色素化合物,反而使酒的颜色变浅。
当你拿到一杯阿根廷红葡萄酒时,你会发现杯中酒的颜色很深,是一种如夜晚般厚重的深紫红色。为什么阿根廷的红葡萄酒颜色这么深呢?答案就在阿根廷的风土条件中。在阿根廷,所有的葡萄园都位于干燥带,一年有300多天能接受光照,而且葡萄园的海拔较高,紫外线较强。此外大部分阿根廷葡萄园的夜间温度较低,这也有助于积累色素。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