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美国的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美国酒文化中的重要一段——禁酒时期》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说到美国酒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在1920年美国人向酒宣战的经历,这次禁酒运动甚至差点改变了美国的两党制。民主党在禁酒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故而在全国的影响力及支持度大伤。禁酒党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国深孚众望、倍受拥护的党派。所以无论如何,这段时期是在美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
1920年1月16日零时,美利坚进入漫长的禁酒时期。这片土地上某个隐秘角落,塞住的地漏被打开,酒液打着旋涡流入幽深的地底,整个大陆如同浴后排干的浴池一般,只留下浅浅的水洼,直到最后一滴生命之水被渴望的吐息蒸干。
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宣告全国范围内除私下拥有、饮用外,酒类酿造、运输、和销售属违法行为。但这并不能压制人们对饮酒的需求,于是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发生了今天看来十分荒诞的事情:无法继续售卖葡萄酒的酒农们开始售卖葡萄砖,提醒顾客千万不要把葡萄砖溶解到水里发酵成酒。
啤酒酿造厂商纷纷转而生产麦芽糖浆,在使用指南上写明你绝对不能做的事,一个不小心你就会把糖浆转化为酒精饮料。
由于法律允许酒被用于医药和宗教仪式,信教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注册药剂师数量飙涨,作为处方药被开出的威士忌激增,连医院中的消毒酒精也供不应求
但许多事情并不那么欢乐。许多饮者发挥酒后创意,使用汽车冷却器私酿酒,这种方法操作不当会被当场炸死。即使成功蒸馏出酒液,也会由于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饮用后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作为药用进入美国市场的牙买加生姜酒jake,被蹩脚的私酿者用具有神经毒性成分勾兑,致使大量饮用者患上臭名昭著的后遗症jakeleg腿脚麻痹症。
更令人惊骇的是,有报道显示,当时的美国政府有计划地在工业酒精中下毒以阻吓将工业酒精转化为饮用酒这种非法私酿,而饮者中毒后可能会失明或死亡。有人估计,这一举措导致约10000人丧生。
尽管这场百年前的酒精浩劫早已烟消云散,但它对酒的影响似乎并没有远离:
因禁酒失业的调酒师,要么转战地下重操旧业,要么出走到加勒比地区或欧洲,同那些出国寻酒的美国名人或者明星一样,促进了鸡尾酒在全世界的发展。
许多当今的经典鸡尾酒都是在禁酒令时成型或者壮大,据说当今常见的长岛冰茶,起初就是为了躲避探员查缉而配制。由于当时的黑市酒或者私酿酒由于口味太差,不得不掺入调味成分饮用果汁、汽水、糖浆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崇尚美酒的隋唐时期独特的诗酒文化
诗的兴盛是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形式,通过唐诗可以解读唐朝的历史,这一点历史学家陈寅恪是近代史学者当中做得最好的。在诗歌文化繁荣的背后,我们总能够看到酒的影子,这样就形成了唐朝独特的酒文化。文学最癫狂的状态便是诗,饮品最癫狂的便是酒,而唐朝恰好形成了亦诗亦酒的独特文化。其他朝代虽然也有诗酒相融的现象,但是很难形成一种群体,皆形成不了象唐朝这样的诗酒文化。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酿酒业受到政府鼓励,掀起了又一波繁荣之潮,因此被称作崇尚美酒的时代。尤其是唐朝的文人骚客们把饮酒聚会、吟诗作赋融为一体,或在酒宴中结朋交友、或从酒中寻找诗歌创作灵感。酒在隋唐诗歌中的分量,折射出当时诗人与酒的情结。自号一醉一回颠的贺知章,人称酒仙、醉圣的李白,还有自称性豪业嗜酒的杜甫,以及自封醉尹的白居易,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酒诗。这些咏酒诗或闲适安逸、或喜悦欢欣、或悲苦幽怨、或慷慨激昂。美酒与诗赋的紧密交融,形成了有诗必有酒的独特文化。
诗酒文化的兴起,还与寒门地位的提高,门阀士族的衰落有关。隋文帝设科举制度,对于南北朝遗留下来的门阀士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隋末的战争涌出陇西新贵,又一次打击了门阀士族,而武则天的政策则是连同门阀士族和陇西新贵一并打击,那种几个大家族联合便可以震动江山社稷的事情,从此以后,绝无可能。门阀士族垄断文化的现象也被无情地击碎了。所以,唐朝诗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亦如绚丽春花,迸绽盛开。可以说李唐王朝的诗酒文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隋文帝免除酒税、隋唐两代打击门阀士族打破文化的垄断、科举考试寒门的兴起。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酒的解禁。
在酿酒工艺上,唐代的酿酒水平较前代有了大幅提高,人们开始学会用酒酪加热处理和使用石灰来降低酸度,生产的黄酒和琥珀酒都接近了现代黄酒的色泽,尽管酒的度数仍偏低,口感上甜度过高,浊酒产量大,酒滓漂浮,但总体说来,酒质还是有了提高,酒品更为丰盛,一些地域名酒层出不穷,体现了当时酿酒界的最高水平,唐代学者李肇便在《唐国史补》中,列举了当时唐代各地最著名的十三种名酒,其中,郢州富水、乌程若下、剑南烧春、浔阳湓水等酒都榜上有名。在这一时期除了发酵酒,还有果酒及配置酒,在配置酒的酿造方面则以米酒为酒基,串入动植物药材或香料制成,主要有蛇酒、生姜酒、地黄酒、杜仲酒、枸杞酒、虎骨酒等,许多配制酒的方法工艺到现在仍有所沿用。
商周时期邢域的酒文化与酒器
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正因为酒受重视,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商代时,农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甲骨文记载中有许多关于祭祀农作物丰收的例子,其中有禾、黍、稻、年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酿酒业的发达。
我们知道,夏商周三代是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三代时有无酒不成礼,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酒在祭祀中是不可缺少的。商周时期,美酒盛于青铜酒器中,这些酒器的制作十分精美。
青铜酒器最早器物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商周时期的酒器基本沿袭了夏的风格,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其酒器品种繁多,有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有人进行统计研究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
在商周时期的酒器中,煮酒器大多为三足或四足形器物。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贮酒器有卣、瓿、彝、壘等;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较为明细的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商周时期邢域的酒文化十分发达,商代时邢台为商王畿地区,尤其是在邢台区域建立商王的离宫别馆,其地位更加显著。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代(纣王)置广沙丘平台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从置以酒为池可以想象当时酿酒业的发达程度。
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在我市有许多发现,觚为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五、六十年代在曹演庄遗址中曾发现多件青铜酒器,其中有族徽的青铜觚,这件铜爵高22厘米,为商代中期常样式,有亚字族徽。
爵是青铜酒器常见的器物,属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我市此类酒器发现较多,如清河县发现的商代(或夏晚期)青铜爵,平底,长流,具有商代早期青铜器风格。1958年在临城县曾发现一件有铭文的青铜爵,铸有三字祖父癸,器高22.1厘米。
西周时期,邢台为邢国的国都,其大致的地望应在南小汪遗址一带,自1990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当时在工商局后进行考古发掘时,曾出土一片西周时期的邢国甲骨文,这片甲骨文揭示了南小汪遗址与邢国国都的关系,后来在公园东街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一组青铜品,有鼎、尊、爵、觯等。
在这组墓葬中发现的青铜器中除鼎外,均为酒器。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南小汪西周酒尊即是当时使用的重要礼器。除青铜尊还有爵,这件铜爵造型精致,有三足、鋬和流。器周身饰有纹饰,在柱上铸有耳为父癸四字。
觯是南小汪青铜酒器中的组合之一,觯是当时的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有的器物上还有盖。《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爵、觯都是饮酒时用器,在商周时使用和功能划分很细。在《考工记梓人》注中引《韩诗》说: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春秋战国时期,邢国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其酒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邢台西南的董村,即今天的新兴大街西端发现密集的战国墓群,在墓葬中发现了许多与酒有关的陶器,其中有彩绘的陶壶、尊、盉等。1958年在邢台市南大汪发现一座战国时期大墓,其中出土了一组青铜器,其中最引人注目是青铜壶,这件铜壶高49厘米,口径16.5厘米,器身饰有纹饰,底座的有镂空纹,在壶身上有四条动物(龙),有盖。其造型精致,古朴大方,纹饰生动,是建国以来我市发现的青铜器精品之一。
商周时期的酒器,与史前酒器相比,无论从酒器的质料上或是从酒器的品种和数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说明商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已相当发达,而且也代表着商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酒评君吃喝指南:温一壶客家娘酒,品一段恬淡温情
吃货酒友的视角总是与众不同,当互联网上那两只恩爱的大鹅感动了无数网友时,吃货酒友们的目光却聚焦到了照片中摩托车后座上的箱子上:客家娘酒。昨天就有若干酒友私信酒评君(微信号:jiuping_cn),问客家娘酒是什么东东,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今天酒评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
酒评网文/文刀刘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源流始于秦朝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
人口的迁徙总是伴随风俗的演变和文化的诞生,千百年来,客家人逐渐适应了当地的气候、风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又影响深远的饮食文化,除了东坡肉、酿豆腐之外,客家娘酒也算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饮品。
客家娘酒,在当地称为老酒,按照酿造工艺划分,属于黄酒的一个分支,与江南的糯米酒异曲同工,却因多了道炙酒的工艺,使客家娘酒有着绝然不同的独特底蕴。客家娘酒酒体粘稠厚重,颜色或白或黄、或黑或红,取决于蒸煮时间和不同的酒曲;酒精度数高于米酒却低于烧酒,口感蜜甜醇厚,气味芬芳。
无论哪个民族,其饮食的发展和特色都与当地的食材、环境、气候密不可分。早期的客家人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而温润滋补的客家娘酒正是这一环境下的产物。客家娘酒是用糯米经糖化发酵而成的,含热量高而又营养丰富,每升娘酒的发热量高达二千卡,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酶分解为低分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客家人滋补身体的美味佳品,也成为孕产妇主要的滋补食品之一(由于客家酿酒富含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饮用)。
酿制正宗的客家娘酒,需取上好的晚收糯米,去壳留皮,上锅蒸煮,后用簸箕散热放凉,然后用特制酒母(俗称酒饼)均匀地洒在米饭上混合,装入瓦埕中20天左右进行糖化发酵。再将糖化发酵的酒娘过滤出来装入瓦埕中,这时将瓦埕四周围上稻草、谷壳,点燃稻草、谷壳进行炙酒(也称火焙),再用布包装入红曲放进瓦埕,待瓦埕里的酒滚开一段时间后,约2个小时后可熄火,放凉,再用草纸将口封回即可。
不同于绝大部分米酒(醪糟),娘酒在酿制过程中会将酒汁和酒糟分离,更加符合人们对酒的认知;而经过炙酒这道工艺,不但可以使娘酒的酒质更加醇厚清香甜美,还可以祛除酒中可能含有的微量醛类物质。此外,由于低度娘酒含有大量未发酵转化的残糖,容易变酸,经过炙烤灭菌,可以有效延长酒的保质期。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食,其魅力不仅仅在于能够在满足人们的口腹之需,还在于精神、礼仪、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我们在惊叹于葡萄酒文化中配餐、侍酒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技巧时,客家娘酒或者说黄酒,其实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仪式感。
酿娘酒,几乎是粤北客家地区妇女们必备的一项技能,家家户户都少不了酒瓮、酒缸,晒在庭前院后。而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娘酒则成为一项必备的仪式,妇女们也喜欢拿出来比较手艺,如果谁家的酒做酸了,会遭到笑话。
客家人好客,常用锡制酒壶装酒,一壶有三斤左右,有客自远方来,便会拿出娘酒招待。娘酒醇香、爽口、易饮,喝到一定量时,酒意微微,脸上放光,五脏六腑似温水沐过,暖烘烘、热融融,飘飘然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所谓微醺境界,大抵不过如此。
客家酿酒在当地的庆祝活动和人情往来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三朝酒,满月喝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成年结婚上轿前喝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寿辰时喝生日酒。在婚礼中娘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娘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娘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社会,追求一种恬淡而又温情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名目繁多的酒品和高频度的酒局几乎令人失去了饮酒的乐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壶老酒,一碟青豆,三两知己,促膝而谈而已,而客家人的习俗和娘酒,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我们的理想。
好了,关于客家酿酒,酒评君(微信号:jiuping_cn)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下期再见!
往期课堂文章
【小课堂】同等档次白酒,为什么酱香型白酒一般比其他香型白酒贵?
【小课堂】水源对白酒酿造有哪些重要性?为什么名酒出现在河流水系地区?
【小课堂】葡萄酒的酒精度越高越好吗?关于葡萄酒的度数,你应该知道更多
【小课堂】高度酒和低度酒究竟哪个好,为什么高度酒比低度酒贵一些?
【冷知识】如何科学解释能喝5瓶啤酒却不能喝等量的矿泉水?
【小课堂】葡萄酒为什么会有螺旋盖,软木塞葡萄酒一定比螺旋盖葡萄酒更好吗?
品酒香,交酒友,知酒事
酒评网(微信号:jiuping_cn)以普及白酒、葡萄酒知识,倡导健康酒文化为导向,通过酒友点评、有奖调查和品酒会等多种渠道,深度挖掘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关注热点,定期发布白酒品牌及葡萄酒品牌排名、消费者偏好等数据,打造国内领先的以识酒、品酒、鉴酒为一体的互动分享平台。联系作者,QQ/微信:9919385
酒风初起的春秋战国时期酒文化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加上宗庙之牺,为畎田之勤,把用为祭祀的牛放去耕地;西门豹治漳水开十二渠以灌邺田,蜀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都,活野千里受于堰,等水利的兴修;农民早出暮归,强乎耕稼树艺,多娶菽粟,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酒文化十分兴盛。
春秋战国时期的酒风较西周前期要兴盛许多,这不仅仅表现在士大夫阶层。由于周王朝的衰落和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独立,周室的禁酒令名存实亡,民间的饮酒已成为公开的行为。狗猛酒酸的寓言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现象。这期间,各国涉及军事、政治或谋略与酒有关的故事频频发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鲁酒薄而邯郸围、秦穆公赐酒施恩惠及楚庄王觥筹绝缨饮。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发生在周室渐衰的时代,说的是楚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以后,楚宣王命令天下诸侯备酒前去见他。鲁恭公因故来得晚了,而且所备之酒也较薄,惹得宣王大怒,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鲁恭公不甘受辱,说道:我是周公的后代,奉行的是周天子的礼乐制度,曾经为周王室立下了功劳,今天向你献酒已经降低了身份,你竟还嫌酒薄,不要太过分了。说完便拂袖而去。
楚宣王大怒之下命令发兵伐鲁,这一消息让本不相干的魏惠王大喜。魏早有伐赵之意,只是担心鲁国出兵相救才迟迟未敢用兵,如今楚国与鲁国发生战事,正是天赐良机,便率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就这样,只因鲁国酒薄,赵国便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牵连。
賜酒施恩惠的秦穆公曾以五张羊皮换得百里奚为相,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有伟大抱负的政治家,胸怀与谋略自然不同寻常。一次,穆公的两匹爱驹被岐山的野人(其实就是岐山下务农的奴隶)盗去后宰杀。当他率人赶去岐山时,三百多名野人正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煮食马肉。随同前来的将士见状要将野人们抓走治罪,被秦穆公拦住,说:君子不能因为爱惜自己的财产而去伤害别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所以很为他们担心。于是让人賜酒给盗马的野人,直到他们吃饱喝足才率人离开。盗马的野人大为感动,随行之人却都大惑不解。后来,秦穆公率军在韩原(即今陕西韩城县西南)与晋军大战,被晋军围困,晋国大将梁由靡已冲到穆公战车的马前。在此危急时刻,岐山野人组成的队伍忽然赶到,拼死将穆公救出,报答了他的恩德。
同秦穆公一样,因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被人熟知的楚庄王也是一位以德治国的贤明君主。在经历了陈兵问鼎和大胜援郑晋军的关键之战,奠定了楚国的霸主地位后,楚庄王宴请群臣,并令嫔妃席前助兴。酒酣之际,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将殿上的蜡烛吹灭。混乱中,王后的衣服被人拉扯,对方似有调戏之意。王后发现有人轻薄,便随手扯下了对方的帽缨,走到楚庄王跟前说,有人趁乱对臣妾无礼,臣妾扯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点灯后明察。楚庄王听后虽有些生气,但想到席间皆是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如果为此事动了杀机,难免影响大局。于是他大声说道,今天饮酒,大家须尽情畅饮,谁的帽缨不扯下,说明他还饮得不够痛快。一时之间,众人纷纷扯下帽缨。这时,烛光重燃,谁也不清楚是哪位大臣对王后无礼。后来的结果与秦穆公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以后的多次战争中,楚军中总有一位大将身先士卒英勇无比,使敌军闻风丧胆,这位大将就是那位被王后扯去帽缨的无礼之人。绝缨之事也因此成为流传千古的酒中佳话。
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灌关于酒的文献记载也有很多,如《论语》、《诗经》、《礼记》、《春秋》中都有记载。
中国酒文化中的八种内涵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其中蕴含了八种内涵:
1、历史文化:悠久历史自然是不可复制的、希缺的珍贵文化资源,因此,一些历史文化名酒纷纷推出悠久的品牌历史文化。剑南春号称唐时宫廷酒,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沱牌挖出了600年前的酒坊,忙不跌地推出中国白酒第一坊
2、地域文化:好酒离不开好水、好的粮食和适宜的菌群,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酒有很强的地域性。茅台、汾酒、枝江大曲、衡水老白干、绍兴花雕等就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3、名人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人喝名酒,名人助成名酒品牌。诗仙太白、大千酒、曹雪芹家酒等就是利用名人文化。
4、传统儒、释、道文化:孔府家酒附着孔府文化和传统家文化,和酒则是运用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舍得酒的舍得一词最早出自梵语,在融合了中国的老庄道学思想后,遂演化成为禅的一种哲理,算是佛学;小糊涂仙的难得糊涂则是无为清净的道家思想了。
5、养生文化:竹叶青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五加皮、杞浓酒蕴涵着修身养生的健康文化。
6、福、禧文化:金六福、剑南福和各种婚宴酒则是注入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喜庆、吉祥的文化情感。
7、时尚文化:随着酒类消费的代际转换,人们对酒的时尚化要求越来越强,一些顺应时尚的酒文化应运而生,表现不俗的洋河蓝色经典即是其一。
8、市井文化:市井百姓自有市井百姓的文化情感,店小二酒、乡巴佬酒等传达的市井俚俗文化,传递着轻松调侃,满足着这类文化情感的需求。
我国传统民谣中的饮酒文化
饮酒的民谣不少,大多是劝酒令。透过这些劝酒令,可以反映社情民意,更可以瞥见国人的千古饮酒文化。
劝酒令中雅一点的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舍命陪君子;俗一点的如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民谣反映社情民意。这些年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调与国际接轨,强行劝酒,硬要把人灌醉的劝酒令少了,反映世风民情的民谣多了起来。比如,喝酒像喝汤,此人在经商。有的商家练就善喝豪饮的本领,在与客户觥筹交错时乘着酒兴把生意搞定;喝酒不受伤,老弟在镇乡。基层干部迎来送往,陪吃陪喝,强颜欢笑,心头烦躁,久经(酒精)考验,实属无奈;工作就是开会,开会就要喝醉,喝醉就要乱睡。说明美酒也是把双刃剑,既能助兴,也能乱性。有道是:喝酒不醉是英豪,见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此诗巧妙地将酒色财气四字嵌入诗中,颇像劝世文。
民谣,是民俗文学的分支,其历史悠远,多为老百姓口头创作的民谣,流传的快,传播的广。很多流传至今的民谣我们无法确定其作者是谁,但丰富且朗朗上口的内容却能将文化更长久的传承。
葡萄酒酒砖:美国禁酒法案的产物
1920年1月16日,美国实施禁酒令,一群葡萄园园主因此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是把葡萄树连根拔起,改种别的呢?还是继续种植葡萄,等待禁酒令的解除呢?
这个难题同样也困住了纳帕谷(NapaValley)的葡萄酒商,因为纳帕谷是美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出产的葡萄酒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纳帕谷的酒商在犹豫:如果现在把葡萄树都连根拔起,改种别的果树,那么等过些年禁酒令解除时,想东山再起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要知道,培植一株优质的葡萄树得花上近10年的时间。
有些葡萄园园主冒不起这个风险,禁酒令一颁布,他们便把葡萄树除去,改种其它果树。但有些葡萄园园主则选择坚持下来,他们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让他们既能继续种植葡萄,又可合法地酿制并出售葡萄酒。也因为这个妙计,这些没有放弃的葡萄园园主最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当时的美国法律规定:酿酒葡萄可以种植,但只能酿造不含酒精的产品出售。若葡萄园园主明知道自己出售的酿酒葡萄会被酒商制成酒精饮料,还出售给酒商的话,那么园主和酿酒者都要负上法律责任。但是,如果葡萄园园主事先声明所出售的葡萄不能用来酿酒,那么,被转手多次的葡萄即使最终被酿成葡萄酒,葡萄种植者也不必受到法律惩罚,相应的法律责任将全部由私自酿酒的人承担。
根据《禁酒法案》(VolsteadAct),葡萄种植者可把葡萄榨汁,以葡萄汁或浓缩果汁的方式出售。如此一来,种植农就想到了一个卖酒的好方法。他们决定先将葡萄酿造成不含酒精的葡萄酒,让这样的葡萄酒卖到消费者手上时,再变成含有酒精的葡萄酒。当然,只要他们在出售时在包装上贴上警告提示,告知消费者私自制作葡萄酒这一行为是违法的,那他们便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至于消费者是否听从警告,便与他们无关了。在这个法律漏洞下,葡萄酒酒砖应运而生。这使得美国人即使在禁酒期间,也依旧可以享用到甘甜醇美的葡萄酒。
葡萄酒酒砖,就是把浓缩的葡萄汁做成砖块状,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做法完全符合当时的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酒砖以后,可把它溶解在水中并让它进行发酵,然后自行酿制葡萄酒。然而,并非每一位消费者都知道这个方法。为了让每个买到酒砖的人都知道怎么将它酿成葡萄酒,酒商又想出一成功绕过法律的奇招:他们把教学说明书直接印在酒砖包装上的警示处,以警告的口吻劝谕消费者不能这么做。这样一来,任何葡萄酒爱好者都能轻易掌握酒砖变酒的方法了。
买到这类酒砖的人,就会在包装的正下方发现溶解酒砖的提示。提示上写着,把它用水溶解后,请勿让其离开冰柜21天,否则它就会变成葡萄酒。显然,所谓的警告就是详细的酿酒说明书。利用这个法律漏洞,那时的消费者就可以在家自制葡萄酒了,当然他们也必须在家里饮用。有些酒商胆子更大,除了这些警示,他们还会在产品包装上注明酒砖的风味,如波尔多干红(Claret)、勃艮第(Burgundy)或雷司令(Riesling)等。
酒砖的畅销使得很多酒商迅速暴富,包括现今赫赫有名的贝灵哲酒庄(BeringerVineyard)的庄主。由于许多葡萄园园主在禁酒令发布的初期就改种其它果树,在酒砖风靡美国时,酿酒葡萄就供不应求了。到1924年,每吨葡萄价格飙升至375美元(约2,403元人民币),与禁酒令前每吨9.50美元(约60.8元人民币)的价格相比,足足涨了3,847%。这就是葡萄酒商家如此富有的主要原因。
随着酿酒葡萄价格的暴涨,许多人都纷纷涌向纳帕谷(Napa),希望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凯撒蒙大维(CesareMondavi)就是其中之一。瞄准了酒砖所带来的巨大的商机,原来经营杂货店的蒙大维举家从明尼苏达州(Minnesota)迁往加利福利亚州(California)。在他的努力下,蒙大维葡萄酒的家族伟业正式拉开帷幕。
现在看来啊,多亏了这个禁酒令,以蒙大维为首的一批酒庄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并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加州的葡萄酒行业也因此越来越兴盛。(编译/Gillian)
清朝时期酒器文化
我国酒器之多,种类之繁,造型和装饰之美都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古代朝代的不断变更,酒文化的传承发展,酒器也跟着不断更新,因此每个朝代的酒器都有不同的特点,清代是中过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酒器有哪些特点?
质地特点
清代的瓷、金、银和玉等质地的酒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多仿古器。如清宫御用的双耳玉杯、龙纹玉觥、珐琅彩带托爵杯、铜彩兽耳尊、各类瓷尊、双贯耳瓷壶和天蓝釉双龙耳大瓶等,皆为清代仿古酒器。清代仿古酒器盛行,可能与康、雍、乾等三位皇帝嗜酒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明清时期以至解放后,锡制温酒器广为使用。主要为温酒器。
酒器文化
明清时期,虽然外倭不断袭扰,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的酒文化仍在继续发展,作为酒文化载体的酒器亦以其固有的强势,向世人展示着它不朽的艺术内蕴和辉煌成就,也许这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之魅力所在。
名品介绍
清乾隆铜兽面纹爵
远古的时候,酒刚被发明出来,那时候还没有杯壶等饮酒器具,人们都用双手掬饮。饮酒有了专门的器具,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汉书》的记载:舜祀宗庙,用玉斝。所谓的玉斝,大概就是后来说的专门的酒器。
酒器就其用途来说,可以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饮酒就须酒器,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深植于一个传统中国人的心中。所谓白居易说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指酒器,也是指人心。
清乾隆青山石雕兽出戟角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觚为饮酒器,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商代觚与爵是最基本的酒器组合。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觚的形制发生了变化,孔子认为于礼不合,因此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
爵是饮酒用的酒杯。但这种怪怪的酒杯并不实用,故到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上消失了。但是,青铜爵是商西周时期高级贵族使用的酒杯,中国表示贵族等级的爵位就是由青铜爵而来。也因为爵是最高等的酒杯,王能够赏赐一件青铜爵,对于贵族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酒器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是世界上酒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陶瓷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在我国古代,酒器是一个造型独特的艺术门类,酒器是酒文化研究、发掘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中的酒文化与酒道论
《易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中,有六处直接或间接的提到了酒,并赋予了丰富了酒文化和社会价值的内涵。
《易经》中酒与其他食物一样,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必需品,是中正祥和、德泽万民的完美象征。《易经》的需卦主要讲生物为维持生命,饮食是必需品。象征等待,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光明正大,做事才会亨通顺利。
在阐述人维持生命的必需之物时,《易经》需卦九五的爻辞说:需于酒食,贞吉。意即需待于酒醪食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酒食,食物之丰美者,喻德泽。此谓九五居《需》卦君位,阳刚中正,犹如需待丰美的食物以施惠于民,故贞而获吉。《周易学说》引王逢曰:酒食,德泽之谓也;九五之君,当天中正,以泽乎民。
紧接着《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象传》是说,需待于酒醪食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九五居中得正,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九五阳爻阳位得中,在上卦得中,又是至尊的地位,所以最安全,因而,用可以安闲的饮食等待,作为象征。
九五这一爻,强调在可以安全等待的状况时,仍然不可以违背中正的原则。在这里,把美酒与美食和美德并列,而且是贞吉的,是中正祥和的象征。此时处于中位,完美无缺。
在《易经》中酒成为正大光明,坚强刚毅,坦诚来往,克服困难,避免灾祸之吉祥物。《易经》坎卦是陷阱,象征重重的艰险困难,君子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反复不间断地前行。
《易经》坎卦六四的爻辞说: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樽:古代的盛酒器具。尊本义为推崇好酒。木与尊联合起来表示盛装名酒的专用木容器。簋贰读guǐr,簋是装谷物的竹盘,贰,二也。缶读fǒu,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纳牖读nyǒu,程颐《易传》:纳约,谓进结於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约是俭约。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
六四的爻辞意思是说,一樽薄酒,两簋淡食,用质朴的瓦缶盛物,虔诚地奉献来尊者,通过明窗接纳信约,终将免遭咎害。虽然礼轻,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意,正大光明地表示诚信,最终不会发生灾祸。
接着《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象辞》是说,虽仅一樽酒两簋饭,但在艰险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推心置腹,相互信任地交往,刚柔相济坦诚的来往,所以最终免遭灾祸。际是两墻相合的界线,有相合相亲的含意。六四接近尊位的九五,本来君臣之间的分际非常严格,但在险难的时刻,刚强的君与柔顺的臣,就不能不省去一切繁文缛节,而以诚意代替了。
这里把酒与以下意义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在艰险困难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推心置腹、相互信任、刚与柔能够坦诚的来往,合作无间深厚的情意,正大光明地表示诚信,最终不会发生灾祸。
在《易经》中酒成为富足吉祥、荣禄临身的写照。《易经》困卦象征困顿,作为君子应该身处穷困而不气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惜牺牲生命。
面对重重困难时,《易经》困卦九二的爻辞说: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绂读fu,古代祭服的饰带,朱绂借喻荣禄。九二爻辞的意思是说酒食贫乏困穷,荣禄即将到来,利于主持宗庙祭祀的大礼,此时进取虽多凶险,但是无所害咎。
接着《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象传》是说,酒食贫乏困穷,说明九二只要保持中道就有福庆。
由此可见,在《易经》看来,如果没有酒食,人就会陷于贫困,酒与富足紧密相联,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
在《易经》中酒是神圣之物、高贵庄严、亨通畅达的化身。《易经》震卦象征雷声震动,可致亨通。《易经》震卦的卦辞说: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亨读heng,顺利。虩读x,恐惧的样子。哑哑读yāyā,象声词,形容笑声。匕读bǐ,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鬯读chng,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匕鬯,泛指饮食用具。百里,喻地域广阔,兼指古代诸侯国以白里为封地;
《序卦传》说: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主社稷重器的人,莫如才德高的长子。长,德能长人。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而主持祭祀者必为德高望重之辈。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酒与维护封建秩序的礼相互交融,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明确地说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大羹玄酒礼源于周,广泛应用于祭祀等场面宏大或庄严神圣的场合。可见酒之高贵与神圣。在古代,酒是被视为神圣之物,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
《易经》把酒作为诚意厚笃、美好愿望的信物。《易经》中孚卦象征诚信。
《易经》中孚卦九二的爻辞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是《易经》众多爻辞中最美的句子。《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此本意是说,鹤的那些同类们一声声地应和着它,说明它们表露出了内心的意愿。这是心中的愿望,能相互沟通的缘故。爵,古代饮酒的器皿,表示美酒。白鹤鸣叫在山的背阴,它的同类声声应和,自己有好酒,愿意与你同杯共享;也比喻彼此之间的诚意能够沟通。因为言行必须谨慎,所以用鸣鹤、好酒来比拟。这一爻,说明诚信必须能够沟通,引起共鸣,始能发挥作用。以分享美酒,来描绘和借代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及美好的愿望。
《易经》告诫我们饮酒要有节制,方可达到福庆亨通的境界。《易经》未济卦象征事未成。勉力使成可获亨通。事物永远不穷尽,所以继之以未济。
《易经》未济卦上九的爻辞说: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意思是说信任他人,安闲饮酒,不致咎害,但逸乐过渡,将如小狐渡河被水沾湿头部,那是无限度地委信于人而将损害正道。《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象传》是说,如果喝酒不有所节制,就像小狐渡河以致把头弄湿了,即使心怀诚信,这也是不恰当的。
这一爻告诫我们,如果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事物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福可转为祸,祸亦可转为福;既济可转为未济,未济也可转为既济,事物就在这否定之否定的对立统一中发展,永无止境。信任他人,安闲饮酒,不致咎害,但逸乐过渡,将如小狐渡河被水沾湿头部,那是无限度地委信于人而将损害正道。由此可见,饮酒是一件非常逸乐的事情,是一种福气的象征;同时,又说明饮酒不能过度,失去节制,否则福可转为祸,也不正当了。
除此之外,从《易经》的角度讲,阴阳平衡则吉,失衡则凶,万事有度。饮酒又何尝不是如此。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