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56.com由一群喜欢酒的小伙伴组建而成,我们为您准备了很多关于酒文化的发展专题,而啤酒频道是专门为大家介绍各类啤酒知识的地方,如《啤酒业的发展阶段》内容就是由小编精心整理而成。

自新成立以来,我国的啤酒工业经历过四个阶段:
前列阶段:
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倍。到1978年,我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
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我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们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一些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在1980年,我国共生产啤酒68.8万吨.
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如从国外引进了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产量翻番的时间缩短,如1982年,我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可说是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了解我国啤酒业的发展


说起的啤酒,要追溯到19世纪末期,那时候,俄国人在首先在哈尔滨市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然后在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後﹐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如东方啤酒厂建於1907年﹐谷罗里亚啤酒厂建於1908年﹐上海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建於1920年﹐哈尔滨啤酒厂建於1932年﹐上海怡和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前身)建於1934年﹐沈阳啤酒厂建於1935年﹐亚细亚啤酒厂建於1936年﹐北京啤酒厂建於1941年等。这些酒厂分别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
人较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我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後﹐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後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的啤酒於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当今,较具影响力的品牌有: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崂山啤酒等。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史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後,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如东方啤酒厂建於1907年,谷罗里亚啤酒厂建於1908年,上海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建於1920年,哈尔滨啤酒厂建於1932年,上海怡和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前身建於1934年,沈阳啤酒厂建於1935年,亚细亚啤酒厂建於1936年,北京啤酒厂建於1941年等。这些酒厂分别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全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後,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後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中国的啤酒於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当今,中国较具影响力的品牌有: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崂山啤酒等。

欧洲中世纪啤酒业的发展


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历史学家称为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啤酒酢造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随着家庭啤酒酿酒生产规模的扩大,家庭中的男主角也加入了啤酒酿造的工作。糖化仍然是小锅小灶,但是发酵木桶明显加大,说明啤酒产量有所增加。这一时期的家庭酿酒,除了供自己一家饮用以外,还有一部分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或交换其他物品。中世纪的许多酿酒师就是修道士,当时的德国和捷克尤其如此。德国啤酒外销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4世纪,主要啤酒生产商在德国北部的布莱梅和汉堡,出口到荷兰、比利时和英国等国,甚至有啤酒产品经过海运,最远销售到亚洲大陆的印度。15世纪的汉堡地区就有近600家啤酒厂,每年可生产25000吨啤酒。中世纪啤酒作坊的主要生产工具全部是木制品,包括糖化、发酵、贮酒、包装等等。苏美尔人、古埃及人的啤酒酿造全部采用陶器。德国很早就有啤酒行业的组织—德国醉酒协会。这个组织的标志就是啤酒作坊的糖化锅和三件典型工具,另加作为啤酒原料的大麦、啤酒花。

新成立以来,啤酒工业的发展分为了几个阶段?


新成立以来,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前列阶段: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倍。到1978年,我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我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我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们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一些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在1980年,我国共生产啤酒68.8万吨。
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如从国外引进了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产量翻番的时间缩短,如1982年,我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可说是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

啤酒业消费者满意度3项NO.1竟然都是它


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15年度全国啤酒行业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是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连续第六年开展此项调查。在今年的调查中,青岛啤酒获得三项指标NO.1。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将产品质量以及价格等因素作为考察对象,由消费者与自己的期望相比较做出评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真实、最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调查共选取了市场上占主流地位的16个啤酒品牌,对全国具有不同消费特征的29个城市消费者,通过电话号段随机抽取、网络调查两种方式进行访问。被访者中,男性占比67.6%,女性占32.4%,18—24岁人群比例为11%,25—29岁人群占比28%,30—39岁人群占比37%,40—49岁人群占比15%,50岁以上人群占比9%。关键词一:啤酒行业消费者满意度提升2015年啤酒行业满意度得分76分,相比2014年提升2分;感知质量(涵盖啤酒的色泽、泡沫、麦芽香味、口感、包装等方面)得分较2014年提升1分,为78分;消费信心上涨达到76分,消费者对啤酒食品安全的信心大幅提升。关键词二:满意度指数、品牌形象指数青岛啤酒第一从满意度指数、品牌形象指数来看,青岛啤酒均位列第一。关键词三:感知质量指数青岛啤酒位列第一感知质量指数青岛啤酒位列第一。从消费者对啤酒的口味、口感、色泽、麦芽香气、包装等方面的质量评价来看,青岛、嘉士伯、百威、燕京、蓝带和三得利的感知质量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口味、消费群体、市场特征等指标一、口味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清淡型和纯正型口味的啤酒获得较多的青睐。二、从不同消费群体看,男性被访者对强力型和苦味型的啤酒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被访者更喜欢果味型啤酒。三、从市场消费特征看,年龄偏大的被访者更容易被满足,满意度相对较高,而年轻的被访者对香味、口味和口感的个性化需求更多因此略显挑剔。30岁以下的消费者不容易产生明显的品牌购买倾向;25岁以下的消费者(90后)中有半数之多相的人在购买时没有固定的品牌倾向,这两个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超过40岁的人群中,购买时只钟爱并选择单一品牌啤酒的比例上升,60岁或以上的消费者中指定啤酒品牌的比例最高。

国内啤酒业能耗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三成


啤酒与洋品牌的竞争,除了品牌、价格、份额,未来还会有环保这一关!日前,我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在两会上呼吁,在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中,应该加大相关法规、标准等低碳经济配套体系建设的工作,推动低碳经济从单个的企业实践成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为,否则将在国际化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和竞争力。
啤酒业“低碳时代”无可避免
我国商业信息中心与苏赛特商业数据联合发布《啤酒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2010年啤酒产量将达到4500万千升,毫无疑问,将再次登上世界啤酒销售头筹的宝座。然而,啤酒业同行均知,啤酒行业是消耗资源较大、废弃物排放较多的特殊行业。啤酒业是一个较高耗能的产业。由于啤酒行业资源消耗和高排放的生产方式,使得国内啤酒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40%。
金志国称,虽然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方兴未艾,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应配套体系建设不完善,令很多企业,特别是原来的高污染啤酒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遇到种种问题。不过,金志国坦言,低碳开始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道绕不过的门槛。“”碳管理“是参赛权的关键,即参与国际竞争资格和门槛的高度。企业不但会在国际化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和竞争力,也将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通过”碳关税“、”碳交易“限制我国企业出口的手段之一。”金志国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定价权、标准等方面企业将会面临尴尬的局面,在经济发展模式向绿金时代转型的过程中,这将制约企业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环保,免不了更新设备与工艺,涉及一笔不菲的投入。对此,金志国认为啤酒企业的“低碳时代”已经无可避免,因此企业要早介入、早行动、做到早受益。“碳管理做好了就是资产,管理不好就是负债。”据悉,青啤未来三年计划投资1.24亿元用于节能减排项目。
节能技术可获更高回报
由于啤酒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对啤酒业进入“低碳时代”提供了产业基础。据较新统计,行业四大巨头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百威英博、青岛啤酒已经占到总体市场的58%。尽管国内啤酒业整体能耗还较高,但出于对品牌形象与和营业利润的需求,国内啤酒巨头近年也积极投身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生产的阵营。
2006年,珠江啤酒一年上马三项环保新技术,其中错流膜过滤技术取代硅藻土过滤项目,是我国啤酒过滤生产与国际同步开发研究的技术,它采用用膜过滤,可节约用水,降低酒损;沼气回收利用项目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处理后用于发电和制冷;变压器低压回路节能改造项目就是通过安装低压供电回路,有效地减低低压电网的线损、降低谐波污染,有效提高整个低压供电系统的用电效,可以提高6%的节电率。珠江啤酒有关负责人称,该三项环保新技术,至少可以为珠江啤酒每吨销售利润提高10元以上。
2009年,青啤又与标准化研究院、质量认证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令2009年较2008年减排二氧化硫418吨。2010年3月青岛啤酒在行业内率先启动温室气体盘查,与标准化研究院、质量认证中心签订了啤酒行业前列份“低碳研究协议”。
环保投入,不仅仅是支出,这些先行的啤酒前列集团军,通过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就在利润上获得了更高的回报:四大巨头占行业份额58%,但是占总利润的72.5%。

中国啤酒四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倍。到1978年,我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阶段: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们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一些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在1980年,我国共生产啤酒68.8万吨。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如从国外引进了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产量翻番的时间缩短,如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可说是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

青啤的前列阶段——做大做强的阶段


青岛啤酒的品牌一向走高中档的市场,但高中档市场仅占全市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增长快速及潜力巨大的,却是占有百分之八十五市场份额的大众市场。因此从1993年开始,青啤总经理彭作义希望借着收购当地啤酒品牌来打入不同省市的大众市场。青啤以”做大做强”及“低成本收购”作为整个收购策略的蓝图及核心,并以增加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以上为目标。
彭作义所谓”做大做强”的理念就是透过购并把市场向下延伸,以高中档的市场补贴大众市场,进而打入一直被忽略的大众市场。但由于青啤是独资经营的公司,并无母公司的财务支持,因此需独力承担收购重责。也就是说,青啤在进行收购活动时需要作出比竞争对手例如北京控股的燕京啤酒和华润的雪花啤酒付出更多直接的代价。因此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进占更大的市场,因此不得不实施“低成本收购”。截至2003年,青啤的并购中有42%属于破产收购,这个比例是相当惊人的。到2001年,青啤已完成了四十多项收并活动,厂房遍布十七个省市。生产量由96年的35万吨升至2001年的251万吨,而市场占有率也由96年的3%升至2001年的11%,达到彭作义所讲“增加生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的目标,成为我国较大的啤酒厂。2001年,虽然青岛己占有市场11%,但单单这一年,青岛在低档的大众市场的亏损己达到7千多万元,青岛需要以高中档市场所赚的利润去补贴低档市场。青啤在不断收购的同时,营业和管理费用亦不断上升,子公司营业及管理费用从1998年的8541万上升至2002年的12亿3921万,劲升14.5倍。
青啤生产能力透过高速度收购不断提高。虽然青啤产量历年亦有提升,但升幅较慢。青啤于2001年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三百六十万吨,但产量只有二百五十万吨,厂房空置率更高达百分之三十,严重浪费生产力及资源。结果是青啤的边际利润的表现在三大啤酒厂中明显较差,青岛啤酒只有1.80%,而拥有燕京啤酒的北京控股就有13.90%,而华润雪花啤酒也高达9.86%而大幅超过青啤。可见过往的急速收购活动对青啤害多于利。

青啤的第二阶段——精益求精的阶段


由于盲目高速的收购活动加上内部管理的不协调令青啤出现高成本、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等问题。2001年7月,青岛啤酒总经理彭作义辞世,由金志国接任。他明确地调整青啤的营运战略,由「做大做强」改变为「做强做大」,着力推行改革,提升公司的内部核心竞争力。青啤的改革的措施有(1)架构重组、(2)品牌重组、(3)增减子公司股权、(4)减慢收购速度。我认为这些重组的做法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具有相当参考性,因此我们将作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架构重组:未重组前,青啤的子公司每个都是独立的营运单位,同一地区内的子公司的营销范围没有清晰的划分,各自有销售网络和行政单位,造成资源重叠和浪费。青啤于是自2000年起先后组建八个事业部,把我国的子公司按区域收归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统一产供销、市场及行政管理,共同使用运输、分销等系统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节省人手及成本。2000年时,青啤在青岛本部首先建立ERP信息系统。并于2002年6月于华南事业部实施第二期计划。经过首两期的实施,青啤统一了22041种数据编码、整理1400余个客户档案、2000余个供货商档案等,并为各部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模型。在事业部制度的区域管理和ERP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青啤成立了仓储调度中心,对我国市场区域的仓储活动进行重新规划。青啤的仓库面积由以往的7万多平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9260平方米。库存量也得到改善,从以下数据可以知道成立仓储调度中心后青岛本部的产量虽然上升了,但库存量反而大大下降。
品牌重组:经过一轮疯狂收购后,青啤旗下的品牌增至四十多个,不但难以管理,更造成“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况。有鉴于此,青啤进行品牌重组,欲在5年之内将40多个品牌减至10个以下。例如在东北地区,青啤旗下的啤酒品牌一共有三个,分别为五星啤酒、兴凯湖啤酒及青岛啤酒。经过重组整合后,青啤把这三个品牌归纳为一个品牌——“青岛啤酒”推出市面,再与同区的对手---雪花啤酒和百威啤酒竞争。
增减子公司的股权:自1994年收购扬州啤酒厂以后,青啤九年来先后兼并了四十多家啤酒企业,但这四十多家企业却是1/3盈利、1/3持平、1/3亏损。为增加盈利,减少开支,青啤增持了一些表现较好的子公司的股权。而减持表现较差的,甚至注销它们。举例而言,青啤增持西安公司的股权由56.32%至76.1%,增持渭南公司股权由41.28%至69.28%,增持薛城公司股权由70%到85%。青啤同时减持北京三环股权由54%至29%,并注销了江苏(90%)和上海啤酒(35%)的营销。
减慢收购速度:青啤自从大量收购我国各地的啤酒厂后,负债率不断上升,银行因此不愿再借贷给青啤。由于资金不足,青啤无法继续疯狂收购。再者,新上任的总经理有意推行新政,减慢收购,并进行内部整合。青啤自2001年开始已大大减慢收购的速度。2002至2003年间,青啤只收购了两间的啤酒厂,分别为:厦门银城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华狮啤酒厂,青啤在这两项收购中,共享了1.24亿元。
由以往青啤股价的走势看来,大部份时间青啤H股股价会在并购消息发放后下跌,反映香港机构投资者对青岛啤酒并购消息抱负面反应。由于对青岛啤酒的前景抱怀疑态度或质疑一连串并购对青岛啤酒能否产生协同效应,触发投资者于并购消息发报后抛售青岛啤酒股票。反之,青岛A股股价却受并购利好消息影响而令其股价不断上扬。改革前,A股股价一直偏好,这由于国内的小股民羊群心态下,视收购为好消息。但改革后,A股股价并未因改革而大幅上升,基本保持稳定。而香港机构投资人较国内股民更着重基础分析。由于机构投资人认为青啤做大做强的策略失当,因此青啤疯狂收购的结果使得青啤H股股价在改革前一路下滑。但改革后股价却不断上升,显然是机构投资人肯定青啤的改革策略。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世纪80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首;1991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年,青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位列68位;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十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冠。

的啤酒发展历史


啤酒在我国已经有了4000年到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建立较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啤酒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啤酒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啤酒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啤酒到1979年,我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啤酒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拒绝啤酒肚的三个时间阶段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吗?不能。事实上你只要从现在开始坚持锻炼,你就能保持青春活力。为此,专家为各年龄段的男性朋友设计了一套增强体力、增强肺功能及保持肢体灵活性的锻炼方案,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案进行锻炼。
一、20岁左右
运动医学将这个年龄段称为“破纪录年龄段”。这个时段身体功能处于鼎盛时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弹力等各方面均达到较佳点。从运动医学角度讲,这个时期运动量不足比运动量偏高更对身体不利。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进行任何运动强度的锻炼。
这个时段通过肌肉强化锻炼取得的“常规体力”,在锻炼终止后也不会消失。心脏通过耐力锻炼可提高输血量。总之,20岁的人能为今后的身体健康储备“资源”。这个时段一定要注意坚持锻炼,以保持体重,否则30岁以后再去减肥就很吃力了。
二、30岁左右
此年龄段的人身体功能已超越了顶峰。这时如忽视身体锻炼,对耐力非常重要的摄氧量会逐渐下降。但不必恐惧,因为你依然年轻。此时身体的关节常会发出一些响声,这是关节病的先兆。为了使关节保持较高的柔韧性,应多做伸展运动。还要注意心血管系统的锻炼。
锻炼仍是星期一、三、五隔一次,每次进行5-30分钟的心血管系统锻炼(慢跑或游泳),强度不像20岁时那样大。20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与20岁时相比,试举的重量要轻一些,但做的次数可多一些。
三、40岁以后怎么办
与20岁相比,40岁以上的人肌肉的可锻炼性已下降25%,体力逐渐下降,肌肉逐年萎缩,身体开始发福。发福与肌肉总量的减少有关,肌肉少,脂肪的消耗就少,而饭量并不比年轻时少,于是肚子便开始凸起来。因此,超过40岁的人选择运动项目不仅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型,而且能预防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等。锻炼每星期一、五进行两次,内容包括:25-30分钟的心血管锻炼,中等强度,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50岁以上的人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30-140次。10-15分钟的器械练习,器械重量要比30岁的时轻一些,重量太大会损害健康,但次数不妨多些。
为防止意外,较好不使用哑铃,用健身器。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尤其要注意活动各关节和那些易于萎缩的肌肉。周三加一次45分钟增强体力的锻炼,不借助器械,可用俯卧撑、半下蹲等,重复多组,每组约20次,数量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
推荐运动项目:网球、长距离滑雪、游泳、慢跑、高尔夫球、跳舞、散步。

啤酒的发展历史


的啤酒历史
年代(年)产量(万吨)特点
1900----19491-3原料大多进口,技术由西方控制,饮用者为洋人、上层华人。
1949----19591-4由日本引入二棱大麦,技术由中方控制,工厂有17家。
1957----19664-12酒花实现自给,自行设计、装备一批小型啤酒厂。
1970----197812-41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批小型啤酒厂,饮用啤酒的习惯开始普及,啤酒专用设备定点生产。
1979----198841-656我国出现啤酒热、大量引西方技术、设备,建立中大规模的啤酒厂,啤酒生产每年以30%递增。
1989----1992623-1000啤酒市场出现竞争,小型啤酒厂面临倒闭,中型啤酒厂开始改造,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产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