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人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中国人爱喝白酒 但白酒的养生功效你知道多少?》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人对白酒情有独钟地迷恋,爱喝白酒是世界闻名的事。白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独特的含义,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其中不得不说的是养生文化。传统的白酒除了芳香和美味外,更是具备了6大养生功效。
一、开胃消食
在进餐的同时,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从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加食量。对于营养缺乏者来讲,这样的方式无疑能够在无形中增进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摄取,对于身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当然,白酒也不可多饮,如果大量饮用,导致胃黏膜受到大量酒精的刺激,则会适得其反,不但难以达到开胃、消食的目的,反而会导致胃病的发生。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白酒的相关研究发现,酗酒者、少量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的血压水平各不相同,而且以酗酒者血压最高,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而不饮酒者的血压则介于二者之间。这表明,少量饮用白酒能够起到较为显著的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这是因为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三、促进新陈代谢
白酒含有较多的酒精成分,且热量较高,因而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这种良性的刺激作用还能作用于神经传导,从而对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贯通作用。
四、消除疲劳和紧张
少量饮用白酒,能够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在白酒的作用下,人会放松对外界的警惕,身心都能处于放松的状态,再加上白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这样一来,少量饮用白酒后便能使身心倍感轻松。当然,如果是大量饮用白酒,那么消除疲劳和紧张的作用则会大大减少,相反会使人神经兴奋、睡眠变浅,第二天醒来会感到疲乏而无力。
五、驱寒除湿
早在古代,人们对此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白酒含有大量的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讲,每1毫升白酒就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如此算来,饮用100毫升白酒便能产生700千卡的热量。
六、舒筋活血
中医认为,白酒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跌打损伤后,人们常习惯用白酒来按摩患处,这样一来,经过白酒的舒筋活血之效,便能使患处很快康复。对于某些由于寒、湿所导致的关节疼痛患者,也可以用白酒对关节进行揉搓,且疗效甚佳。白酒的这些效用,主要是由于白酒含有大量的热量,能够通过发热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便可舒筋活血。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中国人的白酒情结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酒习惯迥然不同,如日本人喝清酒,韩国人喝烧酒,中国人喝白酒,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欧洲人喝红酒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中国,红酒这一西方国家产物,也慢慢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受到许多国人的追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人其实最爱的依旧是白酒,今天三杯君就和大家畅聊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对白酒情有独钟?】
中国依然是全球爱喝烈酒的民族
据有关报告显示,中国的酒类消费中,烈性酒占酒精消费的69%,而即便以酒风彪悍闻名于世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其烈性酒占酒精的总消耗分别51%和48%,这大大低于中国烈酒消费的占比。而且全球八大烈酒诸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等,虽然同为烈酒,但是我们的喝法与其他烈酒却有不同。八大烈酒中,另外七种烈酒,常见的喝法大多会勾兑饮料,而我们通常喝白酒则不会勾兑任何稀释酒精度的混合物。
由此不难看出,要说中国人是全球最爱喝烈酒的民族也毫不为过,而白酒在烈酒的消费占比中依然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到底为何咱们国人如此偏爱白酒呢?
崇尚白酒历史的选择
其实,国人爱喝白酒,这是我国历史的选择。在古代,人们日常的饮品无非就是酒和茶水,所谓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古代关于酒水品类的选择也过于单一,古人的酒虽然不单指白酒,还包含黄酒、米酒等,但黄酒、米酒等因受生活习惯、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其影响力较之白酒实则过小,这也渐渐铸就了白酒在古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也成为古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
事实上发展到现代,这种情况也依然延续,建国初期国内经济低迷,国际环境紧张,诸如啤酒、葡萄酒等还是稀缺之物,并没有办法做到大众普及,而白酒依旧是当时的首选,更因为当时粮食短缺,催生了液态法白酒,虽然液态法白酒的口感较之固态法白酒有所欠缺,但却难掩国人对于白酒的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国内酒水品类繁多,除了白酒,还有啤酒、葡萄酒、果酒、预调酒等等,不过整体来看,国人依然还是钟爱白酒。其实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白酒除了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精神诉求文化的传承
国人崇尚白酒,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的传承。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在古代有烧酒、烧刀子等名称,建国后才将白酒这一称谓统一的确定下来,而对于酒的始祖更是流传着各种典故,有人认为是杜康,有人认为大禹时期的仪狄,甚至也有上古时期猿猴酿酒的说辞等。足见我国白酒酿造历史的源远流长。
而有关白酒的史书记载,基本上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轨迹是一脉相承并且同步进行的,这源于我们对白酒的诉求,其精神层面大于它的物质层面。对我们而言,意气风发时,把酒言欢,失意郁闷时,借酒浇愁。美酒入肚,或放浪形骸或缠绵悱恻,却都在推杯换盏之间予以抒发。正所谓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所以,中国的文化,或者说酒文化,其或伤怀莫名或春风得意,通通满篇酒气,而正是对于白酒的这种精神追求也造就了国人对于白酒的崇尚。曹孟德是对酒当歌,李太白是举杯邀明月,辛弃疾是醉里挑灯看剑,唐伯虎是但愿老死花酒间。
健康养生生活的需求
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达到了近1500种。2013年,某白酒研究专家的研究报告,首次向外界公布了他近7年的研究成果,证明中国传统白酒富含的健康因子含量最高,远远超出葡萄酒!这个科研成果也震惊了国内外酒界。
历史上,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比较注重养生。适量饮酒可以对人体产生真正的健康功效,比如降低胆固醇、预防糖尿病、胆结石、肿瘤、激发大脑智能等等,并且从中医的角度说还能起到驱除寒冷、舒经活络等等功效。
因此中国人爱喝白酒,这不仅缘于历史的习俗、情感的熏陶,更是健康养生、品质生活的理性需求!
人际交往生活的润滑剂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这句中国谚语早已点明白酒是典型的社交性消费。比如老友相逢,把盏叙旧;生意场上,觥筹助兴;无论饯行还是接风洗尘,没有酒就似乎欠缺了气氛。而白酒在这些人际交往中也往往可以起到助推气氛高涨和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等。
据某机构调查消费者消费白酒显示:社交场合应酬40%,助兴22%,习惯13%,消愁解闷5%,养生保健、御寒等20%。可以发现:养生保健、御寒等属于生理层面的需要,只占20%;习惯消费和消愁解闷主要属于个人消费,只占18%;社交场合消费和助兴占62%,这是典型的场合消费、社交性消费。由此不难看出,白酒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是不可或缺的。
聊了这么久,各位对咱们的中国白酒是否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如果您对白酒也有什么想说一说的,三杯君在这里倾听大家的声音。
身为中国人 你竟然不懂中国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
原因何在?
因早有以酒代久、有、寿之内涵,不论是喜庆筵席、亲朋往来,还是逢年过节、日常家宴,人们都要举杯畅饮,以增添一些喜庆气氛。同时由于酒有一种微妙的神奇作用,故千百年来,人们喜欢以酒祭祖、以酒提神、以酒助胆、以酒御寒等。
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饮酒方式亦显多样多彩。如先秦之饮尚阳刚、尚力量;魏晋之饮尚放纵、尚狂放;唐代之饮多发奋向上的恢宏气度;宋代之饮多省悟人生的淡淡伤感。西晋七贤之一的刘伶,以酒会友、嗜酒如命,有民谚云:刘伶饮酒,一醉三年。唐代书法家张旭,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今苏州张旭祠中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酒狂称草圣,即是对他的赞颂。
历朝历代以酒咏物、以酒抒怀的诗词歌赋,民谚俚语难以数计。妙趣横生的酒联,能令人回味无穷: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四座了无尘事在,八方都为酒人开、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川风月留酣饮,万里山河尽浩歌,可谓天花乱坠,美上加美。
敬酒时,人们崇尚千古流传的酒不满不成敬,茶不浅不知训这一名言。古人还讲究把酒烫热了再饮,说凉酒入肠,令人必伤。《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即是喝热酒的两个有力的佐证。
我国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很讲究饮人、饮地、饮候、饮趣、饮禁。
饮人,指共饮者应当是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饮地,指饮酒场所以竹林、高阁、花下、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地为佳,所谓醉翁行乐处,草水亦可敬,正是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
饮候,指选择与饮地相和谐的新春、清秋、雨霁、积雪、新月等,最富诗情画意之时饮酒。唐伯虎每于晚凉之时,必邀知己至桃花坞相饮,已成佳话。
饮趣,是指饮酒时联吟、清谈、焚香、传花、度曲等。陶渊明说:有待菊花家酿酒,与君一醉一陶然!
饮禁,主要包括苦劝、恶谑、喷秽等,避免饮酒时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古人饮酒很重视仪表和德性。《小雅》中说的宾之初筵,左右秩秩,酒既和旨,饮则孔偕,指的就是礼仪之邦饮酒应有的好风尚。
这些风尚雅兴,令人回味无穷。
为何中国人只喝纯粮白酒?真相你需要知道!
中国白酒是怎么做的?
华夏历史3000年以来,历朝历代的古圣先贤酿酒的首选材料都是纯粮,而纯粮酿造的酒有一点跟酸酯分离的裸体酒很有相似之处:它们的酒液都是浑浊的,所以历史上经常把酒称做为浊酒。
到了元朝才出现了蒸馏酒,但酿酒工艺还是在纯粮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麸曲,然后在窖室中进行发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粮食中的糖分会转化成乙醇,酒浆初成后再进行过滤,入酒甑蒸馏。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锅,形状像个大蒸笼。在锅中烧水,将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到蒸锅里,用锅炉往蒸锅里压住蒸汽。乙醇的沸点是78.3度,而水的沸点是100度,所以在用蒸汽加热的过程中,水还没有沸腾,乙醇就已经先沸腾了,这样就可以将酒从酒糟里蒸馏出来。乙醇蒸汽会顺着锅盖上面的管子上行,经过冷凝后就得到了蒸馏酒。这就是传统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原理。
这种酒的第一个特征是用粮食发酵。因为粮食是固体的,而且酿酒的粮食都要整颗圆满无缺,所以这种酿造工艺被称为固态法,全称是纯粮固态发酵法。
这种酒的第二个特征是一定要加曲。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发酵剂。粮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须要经过发酵才能转化为乙醇,而发酵需要有一个媒介来促进粮食的糖化,这个媒介就叫糖化发酵剂,也就是曲。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馒头用的酵母是一类东西。有一种说法叫粮为酒本、曲为酒骨,充分说明了曲的重要性。为什么曲这么重要?因为曲决定了酒的香味,曲里面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决定了酒的风格和味道。
曲有很多种。采用纯粮固态发酵法酿酒时加的是大曲,大曲是用麦子高温制成的,发酵期长,菌曲很长,微生物含量非常丰富。和大曲相对的是小曲,小曲是用米制成的,发酵温度低,发酵时间较短。
最好的酒当然就是大曲酒,小曲的发酵方式及微生物、微量元素的含量跟大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曲,叫麸曲。大曲是用麦子做的,成本较高。而用麸子、米糠之类的东西也可以制成曲,用这种曲做出来的酒就叫麸曲酒。北京的公交车上有一则广告,广告词是:牛XX二锅头,朕喜欢,就是这个味。商业广告不必深究,但我们应该知道,二锅头属于麸曲酒,皇帝是不可能喝麸子做成的酒的。
好酒在酿造工艺上的三个基本标志就是大曲、纯粮、固态。这是传统的酿酒方法。
不过显然现在的酒远非如此简单了,所以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点之重。
1960年至1963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中苏断交,三年自然灾害爆发,导致粮食不够吃。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粮食不够吃,酒还是要喝的,不喝酒工作怎么会有激情?那么粮食和酒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于是乎,那时开始研究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之类的粮食,不用制曲,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
中国有五大酒都,第一个是泸州,第二是个古力,第三个是邛崃,第四个是宜宾,第五个是仁怀。除此之外,四川的射洪也是白酒的著名产区。这几大酒都,除了仁怀在贵州,其他都在四川。
你到四川这几大酒都去旅游,会发现一个现象,街上的化工商店特别多,商店里都能够很方便地购买到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化工原料,还有醇、醛、增辣剂等化学添加剂,所谓的塑化剂在这里也是可以买到的。
就国家标准而言,酱香型白酒不能用水和酒精勾兑,只能用纯粮酿造。我们到街上去买酒,什么价位的酒都能买到,但是请注意一点,它们的国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价位的酒,都是按同一个标准酿造的,即纯粮固态发酵法。
买酒时看到GB/T10871你就要小心一些了,一定要注意,标准酱香型白酒的国标是GB/T26760,二者是有区别的。
很多人喝了一辈子酒还是个酒盲,尤其很多退休的老同志,习惯于每天喝一点,他们不买很贵的酒,就在超市里买几块钱的廉价酒,甚至还会买用油壶装的大桶白酒。喝哪一种酒喝习惯了,别人问起他们: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酒?他们大都会说:这个好,喝了一辈子了,是纯粮酿造的酒啊。我只能非常遗憾地说:那怎么可能!粮食多少钱一斤?再加上那么复杂的制曲、发酵工艺,再说成本要多少?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所以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和食用酒精的酒只有一种,那就是原浆酒,技术上的全称叫纯粮小烧酒
很多人说:我们农村有人拿粮食做酒。这个我不否认,乡下的确有很多人用粮食来酿酒,那也属于纯粮酿造,但它不是商业化产品,大家买不到。而且纯粮酿造的酒也是有高低之分的。高粱是酿酒的最好原料,五粮液用的是高粱,汾酒也要用高粱,为什么?因为高粱酿酒是最香的,只有高粱皮里面含有单宁,其他的粮食都不含有这种物质。不同的高粱和高粱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糯高粱的市场价格已经涨到了4.2元一斤,而梗高粱每斤只要一两块钱。
什么酒是最次的?
玉米做的酒是最次的(云南等地也称为包谷酒),因为玉米做的酒特别烈。很多酒厂用液态法或者固液法做酒的时候,连玉米酒都不用。玉米酒精主要用在哪里?主要用于制作乙醇汽油,东北粮库里面有大量的陈化粮,其中的玉米都被做成了乙醇汽油。
现在大多数酒厂用的酒精有两种,一种叫薯干酒精,一种叫糖蜜酒精。这两种酒精市场价格基本在4000元至5000元一吨。用98度的酒精勾兑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么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块多钱,一吨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大多数液态法制成的酒一斤成本还不到2块钱。但就是这样的酒,配上华丽的包装就敢标价上千元。
纯粮食白酒只能以传统工艺酿造,三斤高粱酿一斤酒,原材料成本就要二十多元,再加上酒师、人工费用,一斤酒的酿造成本就达到了40多元,酿出基酒后还要进行窖藏几年。与之相比,浓香型的白酒生产周期只有一个月。
为什么中国人只纯粮白酒?
为什么中国人只喝勾兑白酒,不喝别的呢?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这里面的区别。在中国,比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更可怕的就是白酒,很多东西都是非法添加的,而白酒液态法又是符合国标的,是合格产品,所以很多酒我们喝了之后会头疼、口渴。
液态法合法倒也正常,但我们需要充分的知情权。白酒出厂的标签上应该写清楚酿造工艺是固态法、液态法还是固液法,这是明确白酒品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我并不是说液态法不好,但是为什么不写清楚是液态法?
很多酒根本就不是酿造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实验,站在酒厂门口盯三天,计算一下它有多少辆拉粮食的车会进厂,有多少拉酒糟的车出厂。酒厂必然是有酒糟的,酿酒的烟囱也一定是会冒烟的。但是现在很多酒厂没有粮食进厂,也没有酒糟出厂,烟囱里也不冒烟。到工厂里参观一下你会发现,车间非常漂亮、干净和整洁。
酒厂不可能是干净的,酒厂里的酒师不管一个月挣多少钱,他的穿着都会和乞丐差不多,这与卫生和文明无关,老祖宗几千年来都是这么教的。很多酒厂拍摄的广告片里,酒师穿着中式唐装的马甲和丝绸的灯笼裤,拿着崭新的铁铲在铲酒糟,这只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想,酒厂是没有这样的工作的。首先,铁铲不能铲酒,铲酒糟的工具叫宣板,是木头的,铁铲对于酒质会有影响。其次,酒厂里身份最低的人是铲酒糟的,酒师不可能去铲酒槽。
总结一句话,酿酒有三种方法: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法。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做纯粮酒,但质量参差不齐。拿酱香酒来说正宗的大曲酱香酒是坤沙,要九蒸九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三年窖藏。而市场上的酱香酒更多的是碎沙,生产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价格便宜,那些都不是正宗的大曲酱香白酒。
在权贵经济的绑架下,出现了太多反人类的东西。高端白酒简直成了暴利行业,本不是纯粮食品,只有一两个月的生产周期,卖的却是天价。很多人以为用的粮食品种多酿出来的酒就好,殊不知金银铜铁再怎么混合,也比不上纯金。做酱香型白酒只需要用一种原料,那就是糯高粱。制曲也只用一种原料,那就是小麦,只有用这样才是正宗的酿造方法,但今天这样做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如何鉴别酒的好坏?
要想鉴别酒的好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一下如何做裸体酒。裸体酒就是给酒点一把火,把它的酒精烧光,把酒的衣服给扒下来,这个时候剩下的酒就叫裸体酒,这是一种酸酯分离的手法。纯粮酿造的酒做裸体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体酒之后会变得很浑浊,入口细细品味会有粮食发酵的酸味,酸味之后会有一点淡淡的甜味,甜味之后又会有一点淡淡的酒糟味,舌根上还会带有一点淡淡的苦味。如果入口是骚涩的味道,那它里面一定加了食用酒精不管是薯干酒精、糖蜜酒精还是玉米酒精,它们都有这个特征。
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在一个盘子里倒点儿酒,量不必多,盖住盘底就好,燃烧之后制成裸体酒,再把它倒入高脚杯里,看一下它是否是透明清澈的。纯粮酒中的乙醇燃烧完之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粮食的发酵物,它一定是不透明的、浑浊的,喝到嘴里是酸酸的,后味是类似酒糟的甜香味。这是鉴别纯粮酒最简单的方法。
先秦以来,中国白酒做的是从来不会有损身体健康的,但是现代人喝了酒之后大多会觉得头疼、头晕,那么原因可能有两种:
第一是喝的酒太劣质了;
第二是喝得太多了。
中国人的体质 更适合喝白酒
经过漫长的演变,世界各地的饮酒习惯逐步成形,如日本人喝清酒,韩国人喝烧酒,中国人喝白酒,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欧洲人喝红酒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开始不断涌入中国,红酒,这一西方国家产物,也慢慢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喝白酒。
一、为何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喝白酒?
1、西方人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
据统计,即使在冬天,美国冰激凌供应商的利润额也仅比夏天低不到三成。也就是说,美国人一年四季都会吃大量冷食。
对此中医认为,西方人的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西方人冬天吃冷饮,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量吃冷食会让阴性过重,造成脾胃虚寒;而温热食物能有效地升高体温,增强免疫力,使气血运行顺畅。
中国人的体质与欧美人的不同,与中西饮食结构不同不无关系。
欧美人从小摄入牛肉和牛奶,高蛋白营养物的摄入量远大于中国人,阳气偏盛,有更充足的热性驱逐寒气,所以不太怕寒邪侵入。而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们从小吃谷类、蔬菜更多,热量偏少,阳气偏弱。这就造成当前的中国人,不管大江南北,大都是虚寒性体质。
2、红酒与白酒,哪个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近年来,红酒以优秀的品质、浪漫的情调得到了一些国人的喜爱。然而,红酒来自西方,其产生的渊源与西方人的偏热体质有着密切关系。红酒发酵用的是自身的酶,原料是葡萄的果肉,偏寒性,和吃冷饮一样,西方人饮用红酒同样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
而白酒产自中国,原料是五谷杂食,也即种子,它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必须加酒曲发酵而成,萃取五谷之精华,性偏温热,再加上其道法自然,以五谷养六脏,阴阳协调,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3、白酒辛温,对中国人的寒性体质最有益
在2012年,医学界统计,中国有2.6亿慢性病患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肺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十大慢性病占了十大致死疾病的85%。作为人类健康最大的挑战之一,慢性病在中国发病率正迅速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中医分析,各种慢性病,包括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大多数中国人是虚寒性体质。虚寒性体质,导致阴成形而变成瘤子,因为体质虚寒的本质是阳气内在的不足,阳气不足则阴邪因而客之。久而久之,邪气一层一层地压进了三阴层次,慢慢地转化成各种慢性病。而要改善体质,食疗是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白酒辛温,对中国人的寒性体质最为有益。
白酒辛温,又辣又热,可以散寒。这一点早在古人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现代科学也表明,白酒含有大量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每1毫升白酒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如此算来,饮用100毫升酒精便能产生700千卡的热量。
二、中国男性体质下降,更适合喝白酒
1、国民体质上升,男人体质下降
2015年1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国民体质各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但成年男性体质达标率下降0.1%,虽然数据下滑不多,但这已经是继2010年以来成年男性体质连续第二次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虚胖、高脂、高血压、失眠等等。当前社会激剧转型,中国男人面临方方面面的竞争压力,其身心可谓压力山大!
2、中国白酒,既可减肥,又可减压
白酒有活气活血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在体内燃烧,减少脂肪的积聚,从而起到减肥作用。据说,喝一杯白酒所消耗的卡路里相当于运动一小时。
白酒还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起到减压助眠的功效。少量饮用白酒,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人会放松对外界的警惕,身心都能处于放松的状态,加上白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使身心倍感轻松。
尤其在睡前,适当喝点白酒可使大脑迅速进入深层次睡眠状态,从而得到彻底休息和放松,大大提高睡眠质量。
另据两位来自米兰大学的医生经进大量实验发现,适量饮用纯粮酿制的酱香白酒,有助于提高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于每天公务缠身的中国男性来说,这一点实在是太给力了!
三、中国人用白酒养生,更科学
历史上,中国人非常注重养生。而在养生方面,白酒保健功能远大于葡萄酒,而且更洁净。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白酒采用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产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纯化;而葡萄酒为酿造酒,更多的风味物质来自于葡萄原料和后期的橡木桶陈酿。
数千年来,中国人关于药酒同源,在古今药典里都有大量详实的记载。《礼记射义》载: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汉书食货志》载:酒者,百药之长,天之美禄。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酒》把32种酒的药用价值,全部详实的记录下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白酒生物活性成分之多是世界酒类之最,达到了近1500种。而针对中国人的体质,白酒的养生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胃消食,增进食欲
在进餐的同时,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从而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加食量。对于营养缺乏者来讲,这无形中增进机体对营养成分的摄取,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2、清理血管、预防心血管病
2015年12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教授王晓黎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坏胆固醇偏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白酒在中国古代最早是药,并不是饮食的一部分,最早喝酒是用来治一些痹症,比如胸痹,就是现在说的冠心病。
近年来,人们通过对白酒的相关研究发现,酗酒者、少量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的血压水平各不相同。其中以酗酒者血压最高,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而不饮酒者的血压则介于二者之间。这表明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进而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起到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喝白酒既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所有这些都有力佐证了喝白酒有利于清理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倡导健康饮酒,饮健康美酒。对于中国人的体质而言,适量饮用纯粮固态酿制的白酒,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作为中国人,当然要喝中国的白酒!这不仅缘于历史的习俗、情感的熏陶,更是健康养生、品质生活的理性需求!
酿酒师揭密中国人为何爱喝葡萄酒
在中国,白酒已经不再是一统天下的格局。葡萄酒越来越多的被人所熟知并经常饮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着中国消费者饮用葡萄酒?最近,三位中国酿酒师向CNN记者克里斯蒂斯托特(KristieLuStout)分享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红樽坊葡萄酒经销公司(RubyRedFineWinefounder)的创始人周巳晨(SimonZhou)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和谁一起喝酒是非常重要的。很少有人会独自饮酒,更多的人是和朋友,或者在聚会上和一群人一起喝酒。实际上,美国人在用餐时与自己的配偶一起喝点儿酒的做法,在中国是非常奇怪的。通常,中国人不会自斟自饮,也很少和另一半喝几杯,这也有可能是一人特别喜爱喝酒,而另外一个人滴酒不沾。葡萄酒爱好者们往往聚在一起,共同享受饮酒的乐趣。在中国,志趣相投的人往往会在一起喝酒,这样,人们会结交各种各类的人,这是管理人脉的一种方式。
怡园酒庄(GraceVineyards)的董事长陈芳(JudyChan)发现,在她最先接触的一些消费者中,很多人将葡萄酒视作一种潮流,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中国,饮用葡萄酒往往是为了向人们表明,自己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
另外,关于中国人将各种价格不菲的葡萄酒混到可乐中喝这一让斯托特难以理解的现象,他就请教了周巳晨和陈芳。
听到这个问题后,三位中国酿酒师都笑了。因为,在接触葡萄酒行业以来,他们从来没见过有人将葡萄酒与可乐混着喝。龙凤美酒顾问(DragonPhoenixWineConsulting)的创立者之一赵凤仪(FongyeeWalker)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肯定存在一定的诱因。因为这种事情的确发生过。如果是20年前,她也可能会把葡萄酒和可乐混着喝。因为当时,很多进口葡萄酒的单宁比较粗糙,口感并不是非常好。而现在,进口葡萄酒的品质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现在在中国,她也从未见到有人把葡萄酒和可乐混着喝。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喝白酒?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外文化开始不断涌入中国。洋酒,也慢慢开始走上中国人的餐桌。那么白酒与洋酒,中国人究竟更适合喝哪种呢?
经过漫长的演变,世界各地的饮酒习惯逐步成形,如日本人喝清酒,韩国人喝烧酒,中国人喝白酒,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欧洲人喝红酒最新科学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喝白酒。
一、为何中国人的体质更适合喝白酒?
1、西方人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
据统计,即使在冬天,美国冰激凌供应商的利润额也仅比夏天低不到三成。也就是说,美国人一年四季都会吃大量冷食。
对此中医认为,西方人的体质偏热,中国人体质偏寒。西方人冬天吃冷饮,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大量吃冷食会让阴性过重,造成脾胃虚寒;而温热食物能有效地升高体温,增强免疫力,使气血运行顺畅。
中国人的体质与欧美人的不同,与中西饮食结构不同不无关系。
欧美人从小摄入牛肉和牛奶,高蛋白营养物的摄入量远大于中国人,阳气偏盛,有更充足的热性驱逐寒气,所以不太怕寒邪侵入。而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人们从小吃谷类、蔬菜更多,热量偏少,阳气偏弱。这就造成当前的中国人,不管大江南北,大都是虚寒性体质。
2、红酒与白酒,哪个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近年来,红酒以优秀的品质、浪漫的情调得到了一些国人的喜爱。然而,红酒来自西方,其产生的渊源与西方人的偏热体质有着密切关系。红酒发酵用的是自身的酶,原料是葡萄的果肉,偏寒性,和吃冷饮一样,西方人饮用红酒同样是一种平衡阴阳的方法。
而白酒产自中国,原料是五谷杂食,也即种子,它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必须加酒曲发酵而成,萃取五谷之精华,性偏温热,再加上其道法自然,以五谷养六脏,阴阳协调,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3、白酒性温,对中国人的寒性体质最有益
在2012年,医学界统计,中国有2.6亿慢性病患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肺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十大慢性病占了十大致死疾病的85%。作为人类健康最大的挑战之一,慢性病在中国发病率正迅速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中医分析,各种慢性病,包括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大多数中国人是虚寒性体质。虚寒性体质,导致阴成形而变成瘤子,因为体质虚寒的本质是阳气内在的不足,阳气不足则阴邪因而客之。久而久之,邪气一层一层地压进了三阴层次,慢慢地转化成各种慢性病。而要改善体质,食疗是一个重要方法。在这方面,白酒性温,对中国人的寒性体质最为有益。
白酒性温,又辣又热,可以散寒。这一点早在古人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现代科学也表明,白酒含有大量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一般来说,每1毫升白酒能产生7千卡的热量,如此算来,饮用100毫升酒精便能产生700千卡的热量。
二、中国男性体质下降,更适合喝白酒
1、国民体质上升,男人体质下降
2015年1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国民体质各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但成年男性体质达标率下降0.1%,虽然数据下滑不多,但这已经是继2010年以来成年男性体质连续第二次下降了。具体表现为虚胖、高脂、高血压、失眠等等。当前社会激剧转型,中国男人面临方方面面的竞争压力,其身心可谓压力山大!
2、中国白酒,既可减肥,又可减压
白酒有活气活血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在体内燃烧,减少脂肪的积聚,从而起到减肥作用。据说,喝一杯白酒所消耗的卡路里相当于运动一小时。
白酒还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起到减压助眠的功效。少量饮用白酒,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人会放松对外界的警惕,身心都能处于放松的状态,加上白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使身心倍感轻松。
尤其在睡前,适当喝点白酒可使大脑迅速进入深层次睡眠状态,从而得到彻底休息和放松,大大提高睡眠质量。
另据两位来自米兰大学的医生经进大量实验发现,适量饮用白酒,有助于提高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于每天公务缠身的中国男性来说,这一点实在是太给力了!
酒就是中国人的人生
酒,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也是国人爱说的话题。
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有事无事来一口,那种心境只有当事人能体会到吧!
酒,能忘忧
酒能消忧解愁,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让人游乎四海之外,能给我们带来自由的欢乐。
李煜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很惬意、很欢乐
人生的欢乐因为有酒,而暖意融融。酒后真情流露,率真而自然,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
李白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张(虫宾)说:沉醉不愁归棹晚,晚风吹上子陵滩。
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老先生的这句诗,早被酒友玩坏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渐冷,能饮一杯无?
晚来好无聊,能饮一杯无?
小醉说:喝酒唯小醉,人生欢乐多。要欢乐、唯小醉!
酒,很色彩
白居易说: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
李贺说: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李白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酒,很风情
李群玉说: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熏。
卢纶说:舞态兼残醉,歌声似带羞。
杜牧说: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酒,很旷达
辛弃疾说:醉后何妨死便埋。
杜审言说: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唐寅说: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
酒,很孤独、很寂寞
孤独的人,往往总是多情的人,多情到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爱。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事业,被人忘记的滋味,都是寂寞。真正的寂寞到底是什么样子?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寂寞地举起酒杯,眼前的一切,纵是明月清风、纵是江花胜火,纵是千种风情,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辛弃疾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李清照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酒,很田园、很乡土
酒是五谷杂粮酿成,无论是怎样的包装,怎样的吹捧,它的根子还长在泥土里,还有汗水的气息。
陆游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王令说: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孟浩然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酒,很乡愁
乡愁是所有游子、旅人背起行囊,离家出走的那一刻种下的一种病,统治着游子、旅人以后流浪的白天黑夜。
储光羲说: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袁凯说: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李清照说: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酒,很军旅、很边愁
王翰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欣说: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苏子卿说: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范仲淹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酒,很离愁、很别恨
夏竦说: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贾至说: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很武侠
武侠是一股精气,这股气充盈在侠字上。就因为这股侠气,那些侠之大者,才能永远活在有血性的人们心里。
王维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李白说: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
金庸说: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酒,很相思
相思是一种让人辗转反侧的滋味,缠绵入骨,黯然销魂。
柳永说:拟把疏狂徒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
纳兰容若说: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范仲淹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酒,很回忆、很怀念
李清照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张继说: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黄庭坚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酒,很戏谑、很自嘲
岑参说: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高适说: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郑板桥说: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
酒,很悲愤、很豪放
岑参说: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陆游说: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苏轼说: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很婉约
周邦彦说: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纳兰容若说: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酒,很李白
酒给李白的是一种飞动的气势、一种飘逸的灵性、一种往来于天地的绝对自由。
而李白给我们的是俊爽朗健的精神、傲岸不屈的品格、恢宏豪宕的气度、脱尘超凡的情怀以及任侠的英雄气质。
最后,李白乘酒捉月,沉入水中,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连他的死也充满超逸的神采、浪漫的情怀。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又说: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张以宁说:碧酒双玉瓶,独酌峨眉亭。不见李太白,唯见三山青。
范成大说:身前只解皱两眉,身后还能更酒杯?
皮日休说: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
李俊民说: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
胡璞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
李白说: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又说: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李白还说: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李白最后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如何像正宗的中国人一样喝白酒
酒文化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世界6大蒸馏酒之一,白酒承载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文化,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酒类饮料。
1、白酒的起源
中国白酒文化根深蒂固,白酒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动,但是白酒的起源却很难界定,而且古人喝的不尽是白酒。此外,白酒这个称谓也并不是一直存在。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有烧酒、白干、老白干、烧刀子和高粱酒等称呼;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改用白酒代替以前五花八门的称谓。
2、白酒与古代诗歌文化
古人饮酒过后,往往会诗兴大发,如历代诗人词人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和李清照等莫不为酒痴狂,更是创造了无数绝世诗词。姑且不论他们喝的是不是白酒,不可否认的是,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中国诗歌文化的出现和发展。
3、中国普通大众眼中的白酒是怎样的?
在很多人眼中,喝白酒是这样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究健康饮酒,回归理性与自然才是正宗的白酒文化。
4、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白酒是怎样的?
接触过白酒的外国人莫不为其强烈口感震惊,在他们眼里,白酒辣口又烧喉,关键是还不能像威士忌那样加点冰块什么的,这使得白酒喝起来更易上头。不少外国人表示白酒太难喝了,更有人直接称其为火酒,尤其是干杯时的一口闷,那感觉就像喉咙有团火一样。
5、干杯文化
外国人最熟知的莫过于中国人喝白酒时的那声干杯,尽管这和英语中的cheers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cheers还有祝你健康或随意喝点的意思;而干杯二字有饮尽杯中酒之意。当然,现在也多作敬酒祝酒之意,而一饮而尽显示的是一种尊重。
6、在酒杯的选择上逐渐不讲究
在古时官场,酒杯是一大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盛酒器皿不同,而平民百姓就只有拿碗喝了。到了现在,虽然个别爱好者家里也备有专门喝白酒的杯子,但是多数时候,喝白酒都是不讲究的,甚至还直接用碗喝,这大概与中国人豪爽和不拘一格的性格有关。
7、白酒是生活的一部分,无所谓品不品
在中国,除了一些白酒从业人员,你很少会看到有人去品鉴白酒。这是因为中国酒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白酒早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享受那股烈劲,这感觉才叫爽;而一口一口慢慢小酌,怡情更舒心。
8、中国人称下酒菜,不叫配餐
外国人喝葡萄酒讲究餐酒搭配,而中国人喝白酒也最爱来点下酒菜。半斤白酒、一碟花生米,独自一人小酌,或和老友侃侃而谈,悠闲自在的感觉甚妙;而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与气氛则恰好相反,多半是众人聚餐时的热闹景象了。
9、喝点自酿的烧酒
和葡萄酒不同,中国的白酒文化比较成熟,自酿更是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农村,不喝点家里自酿的烧酒,感觉过年都没气氛。因为自酿采用的是纯粮,更无勾兑,因此除了爱自酿自饮,烧酒也常用作馈赠亲友的佳品,更是红白喜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北方,大冬天的坐在热炕头上,温一壶小酒,和家人聊聊天,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10、白酒:养生之酒
白酒的烈无疑是公认的,正因如此,中国人喝酒时才不那么容易过量。白酒还常被用来调制各种药酒或蛇酒,患者喝了可以提高疗效,而无病痛者喝了也可以养生保健。因此白酒还有百药之长的尊称,每天喝上一小杯,养生更养心。
中国人究竟有多白酒?是深入骨血的感情!
父辈们爱喝酒爱敬酒,过年过节时都喝到烂醉,现在很多80、90后也爱喝酒,因此常常在想,为什么中国人都爱喝酒?
白酒是大自然的产物
中国文化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杯酒就是粮食的魂魄,其中凝聚着多少中国人的态度。我们看到过在祭祀大典上,中国人无论面对祖先,还是面对生杀和未来,都会用一杯一杯的美酒祭告天地。如果说西方的酒神文化是以果酒轻盈的香气和饱满的热情祭拜天神,那么中国的粮食酒就是以这样一种深沉、透彻的魂魄去回馈大地。在今天这种都市化的进程里,真正追本溯源,按照一年节序如流,让春夏秋冬从生命中穿过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少。我仍然喜欢中国人说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春秋往复能不能够找到一个载体呢?中国白酒为什么能够百年飘香?我想是因为白酒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因为依赖技术而轻易狂妄。中国白酒对于四时节序的严格遵守让其一直保持着中国味道。
各种仪式都离不了白酒
葡萄酒的文化和白酒的文化是不同的,白酒几乎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家里小孩出生要喝满月酒,孩子长大周岁也要喝酒,孩子出去赶考的时候、大婚的时候这一生要喝多少次酒?一生如此,一年亦是如此。春节到来的时候要喝屠苏酒,阳春、清明登高时也会喝酒,端午节要喝雄黄酒,中秋节要喝桂花酒,到了重阳节也要把酒临风。一年一生,中国人是离不开酒浆的。
白酒反映醉后百态
《说文解字》上说得好,酒是一个转音字,转自迁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单纯地说酒是个好东西,还是个坏东西,要看什么人来喝它。一个真正的豪迈侠义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那种忠肝赤胆,让酒越喝越好;但是一个小人,谄媚,勾心斗角,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坏,甚至在中国古代政治的纷争中,用来毒杀人的也是鸩酒。
所以在今天,我们拥有这么多的酒,是否应该回头映照一下自己的性情?不要忘了许慎的那句话: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今天可以选择的空间多了,但是,人的性情还会跟酒去融合吗?我们真的由酒去点燃我们之间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敬重,让中国人的气质在酒香中发挥得更好吗?
白酒激发文人灵感
酒是点燃诗情的引子。从当年的曹孟德横槊赋诗,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杯酒就摆在我们千古的梦想和诗情里。
我们都曾经跟着陶渊明去喝他田园里淡薄的酒,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是一种回归了恬淡的酒,他在酒中怡然自若。
我们也曾经跟着李太白喝他豪迈的酒。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说他自己无非是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李太白邀约千古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今天我们的樽中不缺酒了,但是缺月光。我们仍然缺一段月光相映的诗情。
到了苏东坡。他曾经举杯邀明月,他曾经把酒问青天,他曾经一杯还酹江月去感慨历史的沧桑。这些酒喝到今天,应该说,在一个极致繁华的物质时代里,我们除了更多酒的分类、酒的包装、酒的价格,还应该再问一问:酒里还有中国人的诗意吗?我们还是那个烂漫飞扬的民族吗?我们还有一把热热的血性来对抗今天世道的冷漠吗?我们在喝酒的时候,能不能让这个千年盛筵,让那些诗人的魂魄再回到我们的生命中呢?
如果问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喝酒,可能真的没有答案,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原因都大相径庭。有时候为了高兴,有时候为了伤心。
但真正爱酒的人喝酒绝非买醉,喝酒是带文化符号的活动,是促进交流的催化剂,是打开心门的上帝之手。
中国人越来越爱喝酒 喝酒人年龄还越来越小?
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中国人喝酒文化专题。这篇关于《中国人越来越爱喝酒 喝酒人年龄还越来越小?》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财经君关注的一个红酒KOL醉鹅娘王胜寒曾经提起,某天她的每月红酒订购群里有个女孩突然说,明天就要高考了,请大家祝福一下我吧。
还不到20岁的女孩子竟然就成为了红酒定期消费者,国内的酒类消费年龄已经越来越小,下沉得越来越快了么?财经君抱着这样的疑问上网查询了一下资料,发觉不仅仅是国内的酒类消费人群在下沉,中国的酒类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简而言之,中国人似乎越来越爱喝酒了。
白酒行业正在复苏
众所周知,贵州茅台的股价从去年开始一路大涨,去年的7月20日股价还在466.47元,今年的7月20日其股价已经飙升到799.19元,一年中股价上涨超过70%,涨幅之大简直让人不可置信,金融小说都不敢这样写。
而这背后,其实是白酒行业从2016年开始弱势复苏,2017年市场增速稳步回升的大背景。2017年前3季度,19家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加29%;同期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2%。此外,2017年的白酒消费也许延续2016年从政务消费、投资驱动向大众消费、商务消费转变,呈现量增价升的趋势。可以说,多喝酒,喝好酒的白酒消费趋势是茅台股价的飙升重要原因之一。
中年人喝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年轻人喝江小白、泸小二、歪嘴郎,白酒仍然活跃在国人的酒桌上。
红酒市场爆发式增长
不光是白酒销量与日俱增,红酒也成了不少国人杯中最爱。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初步统计达17.2亿升,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观研天下数据甚至还预测,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市场,其销量预计将在2021年前增至23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为何国内的红酒消费增速如此高?在国内实行节俭政策以后,红酒消费从作为高端礼物送人逐渐走入亲民时代,大众消费成为主流。红酒的走俏有着多方原因,中产阶层的崛起,年轻一代不再如老一辈只爱白酒和啤酒,红酒知识的普及以及国内电商的迅猛发展都让中国红酒消费愈加强劲且具有潜力,而庞大的人口基数更让中国红酒消费市场有着壮大的基础。
那些活跃在年轻人中的红酒KOL,如前文财经君提到的醉鹅娘,就是看准了国内的红酒消费市场潜力而选择创业做红酒电商的。
精酿啤酒成新欢
前段时间世界杯的狂欢,啤酒也成了大量消耗的佐赛饮料。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商品更丰富,啤酒市场迎来消费升级,精酿啤酒也伴随世界杯赛事迅速崛起,成为啤酒消费者的新欢。饿了么数据显示,在世界杯的前四场比赛中,用户就从饿了么下单了40万瓶(罐)啤酒,其中精酿啤酒占比显著上升,消耗了超6万瓶(罐)。
无论是借世界杯的东风,还是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增长迅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国的精酿啤酒市场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拥有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似的消费观念,对口味更佳、选择更多的精酿啤酒表现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根据全球饮料行业研究公司的最新报告,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增速近年来保持在40%以上,中国也很快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酿啤酒消费国(毕竟人口基数大嘛)。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酒类市场还在持续增长,尽管国民健康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但中国人确实也越来越爱喝酒了。
酒 中国人喝的是精神 外国人喝的是心情!
那么,白酒洋酒之间到底有何差异?各自有何讲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略作普及,相信了解越多,越能帮大家做出更合时宜的选择。
一、截然不同的历史
在中国,酒的历史追溯到杜康,所以才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传世。在希腊,人们普遍浪漫的认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发现了酒的制作方法,教会了人们如何酿造葡萄酒。不过不管东方西方,这两个源头差不多处于同一时期。
二、花样繁多的选择
在中国,酒的品类主要有两大类:白酒和黄酒。当然两者区别明显。
白酒属于蒸馏酒;黄酒是发酵酒。白酒几乎各种粮食都可以做原粮,比如中国著名的五粮液就是以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为原料。
而黄酒原料一般是糯米、大米、粳米。白酒酒度一般在28-68度之间;黄酒度数相对较低,一般25度以下。
营养价值方面,虽说黄酒、白酒适当饮用,都有利健康,但大众普遍认为,由于酿造工艺的差别,黄酒营养价值还是要高于白酒。
西方酒的品类,则主要以葡萄酒为主。
因为西方文明的诞生地是希腊,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更适合葡萄种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以葡萄酒为典型代表。
除了葡萄酒,啤酒也是西方国家对酒的一种创造发明。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
三、专业讲究的酒具
在中国古代,上层阶级的酒器称为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层社会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体现了阶级社会的差异性和等级森严。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不会直接从酒瓶里往外倒酒,通常把一瓶白酒先分装在一个玻璃的或者陶瓷的小酒壶里(分酒器),再盛在小的玻璃或陶瓷小口杯里(酒量不足一两),这样的分酒方式体现了一种雅。
在西方,葡萄酒具也有讲究。
红葡萄酒具一般口窄肚宽。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和果香;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
白葡萄酒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较红酒杯修长,弧度较大,但整体高度比红酒杯矮。
香槟杯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长,高脚杯。
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质,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饮用,饮酒者的手不应触及杯身,以免影响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脚。因啤酒酒精度数低,所以饮用量大,杯身的容积大。啤酒杯亦有平脚杯,但平脚杯一般有把手。
目前外国人常用的啤酒杯主要有4类:
小麦啤酒杯:平底、高腰流线型,杯口阔,容积500毫升。
无把手皮尔森杯:专门用来喝淡啤酒,器型小,容积在250毫升左右。
无把手传统的德国式啤酒杯: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扎啤的杯子。
有把手品特杯:这种啤酒杯容积为1英制品特,大约为568毫升。一般用于喝黑啤酒和英式涩啤酒。
四、迥然不同的礼仪
中国饮酒体现的是对饮酒人的尊重,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维系朋友友情,建立人脉的一种交际手段和润滑剂。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中国尊卑长幼传统的伦理文化影响深刻,正式场合普遍饮用白酒,敬酒分主次,分顺序的。敬酒时要等主人先开始敬酒,主人敬酒完毕,其他客人才有资格敬酒;敬酒的对象一定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酒人一定要满杯,杯沿要低于客人的杯沿,表示谦虚和敬意;晚辈要主动对长辈、下级要主动对上级敬酒,敬酒讲究先干为敬,客人可以随意。
同辈人之间讲究劝酒,行酒令、划拳等助兴的节目使喝酒的气氛浓烈而热闹,中国人喝酒讲究的就是一种气氛,体现了一种热情和好客,酒就是感情深厚的体现,喝醉了就说明喝高兴了。
西方社会饮用葡萄酒体现的是对酒的尊重,饮酒只是聚会的附属品,不会通过饮酒来建立人际交往关系。
饮葡萄酒前期的品鉴也很考究。葡萄酒不会满杯的斟满,而是斟的很少量,以便在饮酒前晃动酒杯,用眼观其色,用鼻闻其香,用舌品其味,最后用耳听碰杯的清脆声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各种对应的酒具产生。
西方国家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所以他们饮酒不会出现互相敬酒,劝酒的场面,一般是各自品尝各自杯中酒。无论喝酒的对象时谁,喝酒与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决定,不需要客气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难得看到喝醉酒失礼于人前的场面。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碰杯也不会满饮杯中酒,而只是一种礼节性的,只会小饮一口。
啤酒在当今社会中广泛饮用,主要承载的是身心放松的一种休闲气氛下的人情交往。正式社交场合一般不饮用啤酒。啤酒的酒精度不高,一般是大口干满杯,体现一种豪爽和大气。
五、一个喝精神,一个喝心情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酒是一种祭祀的珍品;酒是情感的寄托,以酒抒情,借酒抒意,有了酒就有了名垂千古的锦绣文章;酒是不得志的文人雅士避世的途径,也是豪情壮志的一种寄托。
而西方人也认为,葡萄酒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是特殊的艺术品,拥有美丽和生命。
综上,中国把酒当成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注重饮酒后的人际作用,这与中国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相统一;而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松散的社会结构,酒就只是一种艺术品,人们更享受饮酒的欢愉。总之,无论白酒洋酒,酒的诞生和饮用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之外更高的精神追求。希望通过对中西方酒文化差异的了解,能够帮助大家在各种场合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中国人猜拳喝酒 为什么是输了的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酒桌上也是如此,喝酒时候要注意很多细节,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人喝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喜欢猜拳,这样喝酒的时候有气氛,不会觉得是干巴巴的在做一件事,所以很多时候,喝酒的场合格外的热闹。
喝酒猜拳,中国人的习惯是让输的人喝,虽说是输家喝酒,但这是一种劝酒方式,让赢的人开心,输的人也输的开心,输拳也不是一无所有,至少能喝上一两口酒,所谓的虽败犹荣,所以这并不是表面上的罚酒,而是一种友谊的勾兑,缘份的契约,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猜拳。
因为酒在古时候是轻易喝不到的东西,农田粮食产量较低,人们吃饭都成了问题,酒又是纯粮酿造的,是一种奢侈品,普通人家只有在有客人时,才舍得喝上一杯,为了显示主人的照顾周道,体恤对方,就想法设方让客人多饮几杯,劝酒、划拳等酒文化就应运而生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输的人喝酒的原因了。
中国人和酒不得不说的事儿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喝酒?中国人为什么爱喝酒?如何正确地喝酒?中国人和酒不得不说的事儿
一、婚姻喜事要喝酒
1、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2、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3、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
二、重大节日要喝酒
1、春节: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长寿。
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后人便将这草庵之名作为酒名。饮屠苏酒始于东汉。
椒花酒是用椒花浸泡制成的酒,它的饮用方法与屠苏酒一样。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宋代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灯节: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火、食元宵(汤元)。
3、清明节: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据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
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
茶与酒 中国人的两种性格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说到饮品,必然以茶与酒为代表,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中国的文化,折射出中国人的两种性格。
茶类隐,酒类侠,茶使人清醒,酒让人迷醉。
然而,饮酒与饮茶,喝的都是一种心境。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清心心自清。
01
喝酒,总是在心境大起大落时。
高兴了,喝两杯助兴;心烦了,来几壶浇愁。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胸中怀一腔豪气,美酒灌入,心境更加开阔,心情更加爽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愁时,痛饮一壶好酒,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纷扰烦忧。
文人骚客独自畅饮美酒时,酒是暂时脱离世俗的媒介。喝到酣畅淋漓,酩酊大醉,醉后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一人饮醉,亦或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辛酸。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面对曹魏的覆亡,又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只能借醉酒来避免激烈冲突,全生避害。
人在世间,多少无奈,幸有美酒相伴,暂解烦忧。
三五好友相约痛饮烈酒时,酒是加深感情的纽带。俗话说,感情深,一口闷。
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感情越喝越深。
酒,代表着真性情。
酒后的人易吐真言,自然流露出内心真实情感。
酒,代表着热情豪爽、狂放不羁的性格。
不拘小节,不屑算计,懒争蜗角小利。
侠者如酒,嫉恶如仇,一往无前,无惧无畏。
02
喝茶时,心境平和,波澜不惊。
曾有一位官员在饮茶时说:茶乃人生,茶叶在壶中沉浮,似是人生之沉浮。
独自泡上一杯茶,看茶叶在沸水中旋转、升腾,又落下,最终沉在杯底。
揭开盖子,一杯清茶已成,香气清雅馥郁,沁人心脾。
初饮微苦,再品回甘,然后茶香萦绕齿间。在这细细品味中,心境淡如清风。
喝茶,是浮华之后的素朴,是热闹之后的静默。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经历了饮酒的浓烈与痛快,用饮茶来抚平酒后的身体不适,以及心中的躁动不安。
喝酒后,精神亢奋,有千言万语欲倾吐,甚至引吭高歌。酒,也助成了诗人笔下的潇洒诗篇。
喝茶后,人往往保持沉默。人生真味,也就在这不言中了。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喝茶,从淡淡的苦味中品得一丝甘甜。平凡朴素的生活中自有真趣,豪华落尽见真淳。
茶,代表着沉静稳重的性格,老成持重。
智者如茶,看破了人世间的虚华,淡泊名利;心境寂然,超脱通透。
03
酒与茶,一动一静,一为活泼、一为沉稳。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性格分别似酒与茶。李白如酒,杜甫更近茶。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酷爱饮酒,狂放不羁,藐视权贵。趁着酒兴,大笔一挥,立成飘逸出尘的诗篇。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则对酒十分警惕,曾言临歧意颇切,对酒不敢吃。
杜甫生性持重谨慎,饮酒节制,文质彬彬,对尊长恭敬从礼。诗文沉郁顿挫,工整浑厚,透着理性的光辉。
道家的两位先哲,老子如茶,庄子则如酒。
看着世人沉浸在热闹喧哗中,老子却孑然沉默,似朴拙木讷。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老子》第二十章)
老子为智者,冷静沉默。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庄子的心灵则徜徉在天地之间,尽情驰骋想象,想落天外;语言汪洋恣肆,洋洋洒洒。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心灵自由超脱,达到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人生境界。
茶与酒,代表了中国人的两种性格,也都能助成艺术人生。两者互补,又可并存,豪爽似酒的人也会冷静沉着,淡泊如茶的人也会有真性情之洒脱。
你对中国白酒地图了解多少?
对照一张中国白酒地图,实在是能读出太多含义。
白酒六大版块:
川黔版块:四川、贵州。可以说是六大版块中最重要的白酒版块。
苏皖版块:安徽、江苏。
两湖版块:湖南、湖北。
鲁豫版块:山东、河南。
华北版块:包括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
东北版块:东三省区域。
酱酒四大产区:
茅台镇产区:酱香型白酒不是只有茅台镇产区,但茅台镇产区绝对是酱酒的核心产区。
赤水河产区:中国酱酒黄金产区。比茅台镇产区涵盖的范围要刚广一些。
川派产区:中国酱酒长江上游产区,四川虽然是浓香型白酒的原产地,但由于浓香白酒需要酱酒作为调味酒,所以在浓香酒产地的四川,也慢慢发展起来了一个不同于贵州酱酒的、独立的川派酱酒产区。
中国酱酒其他产区:湘、桂、鲁等地。除了传统赤水河流域主产区和近年来兴起的川派产区外,在全国部分地域也存在着酱酒企业,代表企业有湖南武陵、山东云门春、广西丹泉、北京华都、黑龙江龙江龙、福建福茅等。
浓香三派
在白酒12种香型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和销量是最大的。受地理环境、酿酒原料、设备、生产工艺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同属浓香型的白酒风格特点也存在差异。就其风格而言,存在三种不同的流派,行业习惯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江淮派、北方派三大流派。
川派:顾名思义,产地四川的浓香型白酒流派。四川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的浓中带陈味,或称浓中带酱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川派。
江淮派:以洋河大曲、古井贡、双沟大曲为代表的浓香纯正的纯浓型,或称淡雅浓香型的流派,从区域上可界定为江淮派。
北方派:以河套王酒、伊力特酒为代表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突出窖香和酒体丰满的流派,从区域上界定为北方派。
白酒金三角:
川黔接壤,宜宾、泸州、遵义三个产区遥遥相望,成鼎立之势,并称中国白酒金三角。当前我国的一线白酒大部分都出自这个区域,因而这个产区的含金量也是相当高。
川酒六朵金花:
四川除了是中国最大的白酒产地之外,更是众多名优白酒的聚集地,绵竹、邛崃、宜宾、泸州是川酒的主要产区。其中宜宾的五粮液、泸州的泸州老窖、绵竹的剑南春、古蔺县的郎酒、射洪县的沱牌曲酒、成都的全兴大曲都曾在国家评酒会上被并选为国家名酒,并称川酒六朵金花。
徽酒四朵金花:
酒行业中素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之说,可见安徽白酒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白酒上市酒企中,安徽占了4家,并称徽酒四朵金花,分别是:古井贡、金种子、迎驾贡、口子酒业。
鲁酒八大金刚:
山东是产酒大省,几乎每个县都有酒厂,其产量几乎可以和川酒、徽酒三分天下,在鲁酒众多品牌中有称为鲁酒八大金刚的泰山生力源、兰陵、景芝、孔府家、趵突泉、古贝春、扳倒井、琅琊台。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