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与葡萄酒的区别专题。这篇关于《拆穿一下葡萄酒迷人的“酒腿”的谎言》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我想大家在生活中肯定见过鸡腿,吃过火腿,垫过桌子腿,并且埋怨过自己的粗腿吧。可是你听说过葡萄酒也有腿吗?

葡萄酒不但有腿,而且还凭着这条迷人的大长腿骗了大家好多年。

如果你还蒙在鼓里的话,今天就带大家涨涨新姿势,拆穿一下葡萄酒迷人的酒腿的谎言。

根据江湖传言葡萄酒的品质有这么几项检验标准:

1.年份越久是好酒!

2.放得越久越珍贵!

3.有酒腿的就是好酒!

前两个大家被忽悠了好多年还比较容易理解,不能理解的是第三个看似专业的理论实则也是瞎扯!

从前酿酒技术不成熟大家会通过酒腿鉴别所谓的好酒,这种情况就好像是我们在吃不饱的年代突然看到个胖子!

但是通过酿酒的技术不断改良,酒腿已不能作为衡量酒质的标准。就比如现在大家再次看到个胖子...

小鹿就常常会碰见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夸张地晃杯,然后装腔作势地予以评论:看看这酒腿,简直无可挑剔,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高品质的葡萄酒。

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酒腿好像也就慢慢成为这种自诩型葡萄酒行家最常挂在嘴边的术语了。(原谅小鹿在此想翻个白眼)

1.什么是酒腿

酒腿,又称酒泪、酒脚和挂杯。

斟好酒后,轻轻摇晃,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的转圈流动,停下来,酒液回流,这并不是酒腿。稍微等会儿,就会看到摇晃酒杯的时候,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略为鼓起的水迹,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一条条小河,看起来就像长长的细腿,这才是酒腿。细细的、长长的,人们将它形容为酒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2.酒腿是怎么形成的

酒腿的形成涉及四个要素,分别是:酒精、蒸发、水和表面张力。

当酒液在杯壁上铺满,和空气的接触面增大,蒸发作用加强,而酒精的沸点比水要低,它首先蒸发,于是形成一个向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酒精蒸发,水的浓度增高,表面张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处便累积形成一个拱起。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终取胜破坏了水面的张力,酒液下滑释放出酒腿,也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酒腿现象。酒腿其实是酒精和水的一场交战。

3.关于酒腿的谎言

现在,葡萄酒行业内有很多人都喜欢将酒腿与葡萄酒的酒体、风格、品质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酒腿越多、越密、越粗、越长、越持久,就代表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酒精、甘油或是糖分。

虽然我也很想天真的相信酒腿可以代表葡萄酒的酒体和质量,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酒腿的存在是由于葡萄酒中存在着大量的酒精,而酒精的蒸发速度比水更快,所以酒精会聚集到酒液上方。

当酒液由于重力作用而开始向下流动时,酒精便会短暂地停留在杯壁上,也就形成了人们所说的酒腿现象。其实,酒腿的各种表现与表面张力有关,所以酒杯所用材质、清洗方式、杯面是否清洁等,都会影响到酒腿的具体表现。

酒腿,实际上只能作为一个衡量葡萄酒酒精含量的指标,尚不足以用来衡量葡萄酒的酒体、甜度及口感,更不能用来衡量葡萄酒的品质。

如果下次还有人要告诉你某款酒的酒腿表现得如何如何好,那这可能就是位假行家了。

jiuKu365.com编辑推荐

了解一下甜型葡萄酒


有的葡萄酒喝起来十分甜美,这是往葡萄酒里面加糖了吗?其实完全不是哟!这里面的糖全部来自于葡萄本身,外界没有添加一丁点糖

葡萄酒中的糖分

酿酒葡萄经过发酵生成含有酒精的葡萄酒,在葡萄酒了酵过程中,葡萄本身的糖分会转化为酒精。因此,如果完全发酵,则葡萄酒里面没有残糖。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发酵过程提前结束了,葡萄中含有的糖分便无法全部转化为酒精,从而酿出含有更多残留糖分且口感更甜的葡萄酒。

不同葡萄酒的含糖量

葡萄酒根据残糖含量可以分为四大类:干型葡萄酒、半干型葡萄酒、半甜型葡萄酒和甜型葡萄酒原则上讲,一款酒越干,它的含糖量就越低,因为在酿造干型葡萄酒(DryWine)时,大部分糖分在发酵过程中就被消耗了。

干型葡萄酒

干型葡萄酒的发酵一般比较彻底,剩余糖分极少。干型葡萄酒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糖分的葡萄酒,只是含糖量一般少于4g/L。

半干型葡萄酒

半干型葡萄酒比干型葡萄酒的剩余糖分要多,一般为4g/L-12g/L。相对而言,半干型白葡萄酒比半干型红葡萄酒常见。

半甜型葡萄酒

在剩余糖分上,半甜型葡萄酒又高于半干型葡萄酒,一般含糖量在12-45g/L之间。与半干型相似的是,这类葡萄酒依然多为白葡萄酒。如果酸甜非常平衡,这类葡萄酒也不易感受到过于明显的甜味。

甜型葡萄酒

这是含糖量最高的一类葡萄酒,剩余糖分一般大于45g/L。这类葡萄酒普遍为白葡萄酒,甜红相对较少。整体而言,甜型葡萄酒的甜腻感也更强,不过甜度高的葡萄酒往往酸度也不低,因此如果酸甜平衡的话,这类葡萄酒也不会感觉到腻人的甜味。

常见的甜型葡萄酒

1、甜白起泡酒

2、甜红起泡酒

3、晚收甜葡萄酒

4、贵腐甜酒

5、冰酒

6、风干甜酒

7、加强型甜酒

夏天来了 什么葡萄酒冰镇一下更好喝?


说起葡萄酒,都建议要在适合的温度下饮用,为什么呢?因为温度会极大的影响一款葡萄酒的香气和口感。温度合适,葡萄酒才能完美展现。

下面就来看看几款最为常见的葡萄酒的冰镇温度和冰镇技巧。

起泡酒的温度:4℃到10℃

对于起泡酒,最好是在开瓶前就放在冷冻箱里冻上30分钟,但是一定要记着去拿,不然时间长了,起泡酒可能会爆裂。如果不能提前安排,那么可以把起泡酒放在冰镇桶里,大约半个小时,也是会有类似的效果。

起泡酒之所以要低温,主要是可以保留气泡的细腻,否则温度一高,气泡容易变成泡沫,而且大部分起泡酒要么高酸,要么甜美,所以低温饮用也是能够更好体现其特色的方式。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冰镇后起泡酒要尽量一直保持冰镇状态,只在倒酒的时候,让酒瓶离开冰镇桶,倒完酒继续把酒瓶进行冰镇。

白葡萄酒和桃红:10℃到15℃

在炎炎夏日,如果买到了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最好立即就放进酒柜或者冰箱里。但是如果是常温状态,又想马上饮用,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跟处理起泡酒类似,放在速冻箱或者冰桶里30分钟左右。

但是有点请注意,白葡萄酒打开倒酒后,不必如起泡酒那样继续冰镇,而是可以直接常温放置,让其缓慢升温,感受其香气和个性的不断变化,体味层次感。

干红葡萄酒:15℃到20℃

经常有人说,红酒应该室温饮用,不必冰镇。但事实上,红酒略微低温饮用更好,更何况很多地方的室温可以达到30℃甚至更高!

尤其是夏天,建议可以将红葡萄酒放在酒柜或者冰箱里静放1个小时后再饮用。如果想快速饮用,那么可以放在速冻箱里15分钟即可。

酒打开并倒酒之后,红酒的处理和白葡萄酒一样,不必再放入冰镇桶里,让其自然发展变化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这些知识还不够,那么看看下文,是国外的葡萄酒极客们对葡萄酒的温度建议,精确到每一度!效果会不会更好些,这个夏天不妨试试看!

葡萄酒装瓶前:过滤一下会更好吗


我们常常在葡萄酒的背标上看到有的酒庄会标注装瓶前过滤(Filtered)或装瓶前未过滤(Unfiltered)。有的消费者不仅心内生疑,过滤这道工艺,到底是有好,还是没有好?

1.过滤能使葡萄酒变得更加清澈

顾名思义,过滤就是使葡萄酒通过一层滤膜,进而将颗粒物质去除的物理过程。正如我们在品鉴观色中经常提到的,外观是否足够清澈是评价这款酒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过滤明显能使葡萄酒变得更加清澈。那么,被过滤掉的葡萄酒成分都是些什么呢?

其实,葡萄酒中的颗粒较大的物质可能包括死亡的酵母,葡萄果皮,以及那些在葡萄酒装瓶后会变浑浊或是形成沉淀的胶体物质。除了过滤外,酒庄还可能通过沉淀(Sedimentation)与下胶(Fining)的方式去除这些颗粒较大的物质。

2.过滤的两种方式

过滤有两种方法:表面过滤(SurfaceFiltration,又译绝对过滤)和深度过滤(DepthFiltration)。

深度过滤是通过一种透水材料来过滤掉葡萄酒中的固体颗粒。这个操作可以用来处理比较浑浊的葡萄酒,去除酒中较多的沉淀渣滓。最常见的材料是硅藻土(一种土壤),其表面是一层纤维。表面过滤是用那种非常细的筛子进行过滤。筛子上孔隙的大小可以进行选择,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选择小到去除任何酵母和细菌的筛子,当然也可以将它们保留。不过,过滤筛一般价格都非常昂贵,而且很容易被堵塞,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只能用来处理那些已经经过深度过滤的葡萄酒。

3.装瓶前未过滤是偷懒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情况来回答。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廉价葡萄酒来说,如果在装瓶前未将酒中的沉淀物过滤掉,基本就可以判定为这是偷懒行为。对于一些顶级葡萄酒来说,不少酿酒师和葡萄酒评论家就会认为,下胶与过滤都会损失掉葡萄酒的一些特征物质,进而影响葡萄酒的丰富程度以及陈年潜力。因此,有些酿酒师就会选择不过滤葡萄酒。

如何让葡萄酒喝出健康?试一下餐酒搭配


每当谈及饮食习惯,健康专家总是建议我们要保持日常饮食健康。所以,对于一些很喜欢但却不太健康的食物,我们只能尽量克制,而为了健康,我们通常还要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这对于吃货们来说是一件很抓狂的事情。尽管如此,专家的建议里面还是有吃货们的福音:葡萄酒要搭配美食一起饮用。健康专家们认为,吃饭时搭配着饮用的葡萄酒比单独饮用的葡萄酒更健康。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带您一起去寻求答案。

1.空腹时不宜饮酒

这句话我们可能已经从医生或者好朋友的善意提醒中听到许多遍,那么空腹饮酒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呢?首先,空腹饮酒过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在一个小时以后达到峰值,而在接下来的约四个小时内又会呈线性急速下降。而如果将餐酒进行搭配,则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不会上升得那么快,亦不会达到那么高的峰值。所以,在饮酒前,先保证自己的胃中存有食物,这样一来,酒精能够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以便于减缓其被吸收到血液中的速度,从而避免急性酒精中毒和宿醉。

其次,餐酒搭配还能减轻肝脏的负担。一种同时存在于胃内壁和肝脏中的酶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简称ADH)能够分解酒精,当酒精停留在胃中时,胃内壁的乙醇脱氢酶可以先分解部分酒精,进行新陈代谢。而若是胃中没有食物来保存酒精的话,酒精会加速进入肠道中,则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需要独自完成所有繁重的工作。长此以往,肝脏会由于工作超负荷而产生更严重的健康隐患,如肝硬化(Cirrhosis)等疾病。

此外,葡萄酒是否与食物一起搭配饮用还影响到卡路里(Calorie)在体内的储存方式。如果肝脏一直在加班加点不停地分解酒精,那么对食物的新陈代谢则会滞留,长期下去会增加脂肪的储存量。

2.饮酒需要好时机

据美国杂志《生理学与行为》(PhysiologyBehavior)在200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空腹饮酒可能会增加食物的摄入量。一个人在空腹的状态下喝下两杯葡萄酒,则下一餐的食物摄入量会增加25%。此外,于2016年发表在《食品与功能》(FoodFunction)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着眼于各种各样的变量,以便更好地了解饮酒模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将膳食与饮酒进行结合能使葡萄酒达到最大的健康效益,且葡萄酒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会随着食物的消耗而增加。

3.饮酒膳食相促进

膳食能使饮酒变得更健康,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葡萄酒也能够使食物变得更健康。研究表明,假设我们碰巧吃了受到污染的食物,则饮酒可以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食源性病原体(FoodbornePathogen)会进入带有极端酸性环境的胃肠道和胃部。胃里的酸性环境一旦与酒精相结合,就像是双重打击,能够使病原体失活。

在消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会有很大的风险会产生致病化合物,如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它会攻击细胞膜上的脂肪酸产生过氧化物,是健康长寿的杀手。当身体在消化食物时,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Polyphenol)会减少氧化所带来的损伤,甚至消除这种伤害,从而抵消了消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此外,大量的研究证实,葡萄酒配餐有助于消化。举个例子,为两位正在食用炸薯条和猪肉肠的试验者分别配上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酒与橙汁饮料,结果会发现,饮用红酒者的血管炎症程度比饮用饮料者的要低。

了解一下葡萄酒界六大常见误解


葡萄酒知识博大精深,所以刚开始或者已经对葡萄酒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总会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从而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本文将与各位爱酒人士一起分享葡萄酒界六大常见误解,帮助各位早日晋升为葡萄酒达人。

误解一、波尔多的葡萄酒最好

波尔多(Bordeaux)是一个产区,这里大大小小的葡萄酒酒庄超过9,000家,而葡萄种植商则超过13,000家。所以这里出产的葡萄酒质量参差不齐,并不是波尔多出产的葡萄酒就是最好的。

误解二、葡萄酒越陈越香

事实上,所有葡萄酒中,大概只有10%的红葡萄酒和5%的白葡萄酒在五年后会比刚上市更好喝,另外,只有最顶级的1%的葡萄酒通常能陈年更久,可以达到10年,20年,甚至更久。并不是说越陈的葡萄酒越好喝,一般售价低于100元以内的酒都不适合陈年。

误解三、葡萄酒越贵越好

葡萄酒价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产区、品牌、年份、葡萄园管理等,所以葡萄酒价格和质量并不是正比关系。

误解四、所有起泡酒都是香槟(Champagne)

有很消费者都以为所有起泡酒都是香槟,其实并不是这样,香槟只是指香槟产区生产的起泡酒,除了香槟产区,其他任何产区、国家生产的起泡酒都不能称之为香槟。所有香槟是起泡酒,但是并不是所有起泡酒都是香槟。

误解五:使用螺旋盖封瓶的葡萄酒品质低

在葡萄酒市场上,螺旋盖经常用于封装经济型的廉价葡萄酒,因此很多葡萄酒消费者对其产生了偏见,认为品质一般的葡萄酒才会使用螺旋盖。

其实,螺旋盖可以很好地解决软木塞污染的问题,而且它的密封性非常好,能够阻止空气进入酒瓶,可以很好地保留葡萄酒的果香,所以对于白葡萄酒以及轻酒体的红葡萄酒,使用螺旋盖密封储藏的效果会更好。从2000年开始,很多国外的葡萄酒公司开始大量使用螺旋盖,包括之前排斥螺旋盖的旧世界国家。

误解六、挂杯的才是好葡萄酒

挂杯又称酒腿这种现象只能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较高,并非好酒的绝对标准。比如那年的气候比较炎热,导致葡萄的糖分过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过高,自然也会出现浓厚挂杯的酒腿。其实,挂杯痕迹对葡萄酒来说挺重要的。但我要说明的是,葡萄酒的挂杯痕迹同这个葡萄酒好不好喝没有任何关系,但挂杯与否与酒体及年份可能有极大的关系。

葡萄酒开瓶后为什么要闻一下橡木塞?


在酒桌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景象:葡萄酒开瓶后,有的人不是着急去品尝美酒而是拿起橡木塞来闻一下。这是为什么呢?

葡萄酒为什么要用橡木塞?

抛开螺旋盖不说,橡木塞具有柔软且弹性较强的特点,它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当用它封紧瓶颈后,橡木经与酒液接触就膨胀起来,塞紧了瓶颈的空隙,阻止酒液渗漏。

同时酒液还可以通过橡木塞自身的微孔接触微量的空气,达到呼吸和发育的目的,在装瓶后继续完成其成熟过程。另外,橡木塞的成分浸泡到酒里,也会增加酒的结构感。

为什么开瓶后要闻下橡木塞?

在开完瓶之后把软木塞拿起来闻一闻,原因就是检查这瓶葡萄酒是否变质。

01、查看橡木塞是否有异味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污染,只要软木塞感染了TCA(三氯苯甲醚),其就可能改变葡萄酒应有的风味。被轻度污染的橡木塞,化合物可能减弱葡萄酒的原有风味和香气,这些酒没有了花香和果香,并且口味寡淡;而在高剂量的感染下,TCA就会显现出强烈的怪味,人们通常将其描述为发霉的地下室味道、湿狗味或湿报纸味等。在口感上,葡萄酒的果味则将被彻底冲淡,留给人的感受就剩下酸涩味。

02、查看葡萄酒的陈年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木塞被葡萄酒浸染的程度也能看出葡萄酒陈年的时间。葡萄酒浸染木塞的程度越高,说明葡萄酒的装瓶陈年岁月越长。如一些老年份葡萄酒,木塞已经被葡萄酒浸染的非常软化,有时浸染长度可达半数以上。

木塞上没有太多的浸染颜色,说明葡萄酒装瓶的时间很短,有时也说明葡萄酒的保存方式可能不对。如直立竖放的葡萄酒,酒液与木塞是完全分离开来,这样存放再长的时间,木塞上也几乎没有太多的浸染颜色。

从木塞看葡萄酒的陈年,有个很好的益处是:辨别葡萄酒的真假。有时一些伪造商用一些次的老年份酒冒充顶级老年份酒,然而木塞的浸染程度却很小,说明这些老酒有可能是冒充的假酒。

03、查看葡萄酒保存的情况

如果木塞表面出现发霉的现象,说明葡萄酒的保存湿度太高,这时,需要调整保存湿度。葡萄酒的最佳储藏湿度为60-70%之间,过高就会导致发霉现象,过低会导致葡萄酒干燥,增大葡萄酒过度氧化的概率。

木塞有时还会出现酒液已经流至顶部的情况,这种现象表明葡萄酒已经出现漏液,品质受到了破坏,葡萄酒可能已经坏了。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木塞与瓶壁之间的空隙较大,空气进入酒中使得葡萄酒过度氧化,会加速单宁和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葡萄酒呈现出香气寡淡,口感酸度极为突出,结构寡淡无味等特征。

葡萄酒知识:认识葡萄酒的腿与泪


你看这支葡萄酒的腿(Leg)这么长,我看肯定是级数酒庄的好酒!

但老实说,不懂装懂,比装土豪还要糟,对着红酒的腿(Leg)与泪(Tear)喊著是好酒,则是糟上加糟!

当摇晃酒杯时,会发现部分酒液沿着杯壁往下滴,貌似美女的美腿一般.于是就就称呼为腿(Leg),也有人称为红酒之泪,更是唯美,但若要切确分,由上往下流的那条才称为Leg。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用Leg来解读一支酒.甚至以为能代表葡萄酒的水准。

Leg往下流的速度与浓稠度,实际上与酒精有最大的关联。酒精度越高,酒就越浓稠,相对地,腿沾附在杯壁的时间也越久,因此我们能借着观察Leg来判断酒精度,但与酒的品质一点关联都没有。虽然目前市场对红酒的口味以浓厚、多层次为主,往往酒精的百分比会比较高些,杯壁的腿的现象也就越明显.但如果认为腿等于酒的品质,万万不可!

之后再看到有人指着Leg说这是好酒,就别再相信他了。葡萄酒的世界不但广大,还带点主观,在饮用后都很难判断酒的品质,又如何光从Leg判断酒的好坏?

还是好好享受葡萄酒吧!

酱香酒文化,了解一下


酒桌上,很多人都在说酒文化,但是酒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究竟在哪里?在贵州茅台镇酱香酒这样一个特定的载体中,其文化品性、哲学思维主要体现在忠孝节义四个字上。家国荣誉,诚于国事;谓之忠。儿遂母愿,殷勤于家;谓之孝。不羡繁华,不易其地;谓之节。护身健体,不伤饮者;谓之义。忠孝节义四全,或谓酱酒文化。茅台镇酱香酒优越的四个重要因素自然环境

茅台镇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成了空气湿度适中、风速小、日照短、霜期短、温差小的特殊自然环境,被誉为酿造美酒的“风水宝地”。气候、土壤、水质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群等,对茅台酒独特风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离开了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酒。原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感叹:“茅台酒比造航母神秘,航母在什么地方都能研究、生产,而茅台酒不能易地生产”。而今,从这里走向全国的怀庄酒填补了国内中高端酱香酒的市场空白,广受普通老百姓家庭青睐。生物工程

在中国数千年的酿造史上,茅台镇酱香型白酒工艺复杂,其独具一格的酿造工艺最为复杂,可以从“”到“”来总结: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和两种发酵;三种典型体和“三高”工艺(茅台酒拥有醇甜、窖底、酱香三种主体香和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等独特传统工艺);四十天制曲发酵;五月端午制曲;六个月存曲;七次取酒;八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九次蒸煮;十种独特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轮次多、用粮多、用曲多、出酒率低、糖化率低、窖藏陈酿、精心勾兑)。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年,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茅台两人榜上有名。历史文化

茅台镇是酱香型白酒的发祥地和中国重要的白酒产地之一。酱香型白酒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留下了“智掷酒瓶振国威”经典佳话。年,中央红军长征过茅台,茅台镇各族人民捧出酿造的白酒为红军洗尘疗伤,茅台酒也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的红色情缘。年月日,周恩来总理指定开国庆典宴主酒用茅台酒。此后,茅台酒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赞誉为国酒、政治酒、外交酒、军酒、文化酒、友谊酒、健康酒等。琼浆玉液

作为酱香酒的杰出代表,茅台酒已经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代名词,成为了代表中国白酒形象的品牌,成为唯一大规模进入外国主流社会的中国商品和盛大宴会的珍贵饮品。在对外交往中,茅台酒写下了难以计数的佳话。从年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先后次获国际大奖。如今,经济中的文化因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贵州酱香白酒正在充分彰显文化魅力,不断释放文化当量,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随着中华历史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不断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在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传承酱酒文化

酱香酒文化是将其传承、生态健康、生活方式、内涵发扬。中国是白酒的故乡,而酱香酒则是白酒的典范,在民间也被称为政治酒、贵族酒。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他是一种特殊的饮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而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都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着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做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一种态度,不仅如此,酱香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酱香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酱香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誉为的“酒神”,甚称伯仲。也似乎可以认为,有了酱香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光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酱香酒,做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可喜可品。古代酒文化该杀该宰;它能叫人超脱豁达,才华横溢,放荡不羁;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低处,或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也能叫人柔情似水,春宵美梦。

酱香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汇总,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精神的象征。在中国,大丈夫的酒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人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大丈夫的精髓所在。

酒桌上的规矩 多少了解一下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有酒局。纵观世界各地,酒局的规矩都不大的相同,就属中国的规矩会比较的多。那么本期的酒文化知识,为你解析。

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干吗要喝你的酒?

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规矩十八: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有关葡萄酒的6大谎言


热映葡萄酒电影《杯酒人生》(Sideways)曾极力地颂扬黑皮诺葡萄酒(PinotNoir)的美味,然而当你回头去喝一些梅洛葡萄酒(Merlot)时,你也会发现梅洛也丝毫不亚于黑皮诺。同理,大多数酒迷都怀抱ABC迷思AnythingButChardonnay,即除了霞多丽,什么都可以的偏激想法,然而,人们讨论最多的却是蒙哈榭(Montrachet)。蒙哈榭以出产充满黄油味的风味浓郁型霞多丽著称,不过人们似乎很偏爱着这个拗口的名字。为了阻止这样的错误认识继续遮蔽人们的眼睛,本文就为您揭开葡萄酒界甚为流行的6大谎言。

谎言一:白葡萄酒只适合女性饮用

谎言:这个谎言可能是这样流传开来的丈夫要了一杯白诗南葡萄酒(CheninBlanc),而妻子居然笑的前俯后仰,于是丈夫觉得很失面子就再也不喝白葡萄酒了。这就跟男人不穿粉红T-Shirt道理一样。

真相:事实上,白葡萄酒也可以非常优雅精细和复杂。只要避免一些甜白葡萄酒,白葡萄酒也同样可以清新可口,比如奥地利的绿维特利纳(GrunerVeltliner)、希腊的阿斯提可(Assyrtuko)、意大利的维蒙蒂诺(Vermentino)以及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等。

谎言二:高酒精是恶魔

谎言:一些人对高酒精度葡萄酒谈虎色变,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酿酒师故意采用过熟的葡萄,因而葡萄的含糖量上升以至于发酵成的酒精也越多,最终达到17%ABV左右。而对于葡萄酒来说,15%-17%ABV的酒精含量已是超高型了。

真相:高酒精是恶魔的这一看法不仅对葡萄酒产区不公平,对某些葡萄品种也是不公正的。一些葡萄品种比如仙粉黛(Zinfandel)本身就是富含糖分的葡萄,因此用其酿造的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很容易就达到16%ABV以上。而对于象西班牙、南意大利、加州、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部分地区等这样阳光充沛的产区来说,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更是习以为常。而酿酒师们也可以通过控制发酵过程或采用提前采收葡萄的方式来让这些本该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更加的美味可口。

谎言三:90分酒比89分酒更好

谎言:《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葡萄酒爱好者》(WineEnthusiast)、《葡萄酒倡导者》(WineAdvocate)、PinotReport、JamesSuckling、InternationalWineCellar、Vinous、BeverageTastingInstitute、ConnoisseursGuidetoWine以及一些博客都有各自的评分体系,他们的首要目地当然是卖酒。

真相:一些研究表明葡萄酒根本就不能用准确的分数来衡量。比如一款酒今天的评分可能是90分,那么明天它的分数可能就只有89分或88分了,这也就是说葡萄酒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你不能完全用准确的分数来进行衡量。因此千万不要让这些分数左右你的选择。

谎言四:陈年酒比年轻酒更好

谎言:一个私人酒窖的管理者曾经这样说道:当看着客户酒窖中存放着堆积成山的勃艮第白葡萄酒时,他感到异常沮丧。事实上,没有什么比看着这些窖藏的佳酿白白地错过其最佳适饮期而更加令人心痛了。

真相:今天的大多数葡萄酒都是适合年轻时饮用的,而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也大致可分为两种:适合陈年型和适合即饮型。而那些适合陈年的葡萄酒往往含有高单宁和高酸,只有陈年方见其伟大。

谎言五:旧世界新世界

谎言:自从酿酒葡萄品质从高加索地区传入欧洲后,其身影现以遍布世界各地,也因此世界分成了旧世界和新世界,也就是传统葡萄酒生产国与新兴葡萄酒生产国之分。

真相:在过去的60年间,葡萄酒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和澳大利亚不再是葡萄酒世界里的小玩伴,而中国、英国、加拿大、泰国、俄罗斯以及印度也都在大量出产葡萄酒。新旧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其葡萄酒风格也由于酿造技艺的不断提升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谎言六:酒杯越大越好

谎言:酒杯中的葡萄酒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散发出它的香气,因此,酒杯越大越好。

真相:尽管酒杯制作商们会极力地告诉你酒杯在葡萄酒品鉴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代表着酒杯越大越好。大的酒杯固然对醒酒有利,但这也可能给葡萄酒带来过度氧化或者香气无法从杯中冒出的风险。

酒腿与葡萄酒的品质有何关系


什么是酒腿呢?酒腿是指当你适当摇晃或者倾斜了杯子之后,酒液顺着杯壁流下形成的一道道水印。酒腿也被称为酒泪,这个名字似乎更贴切,因为关于酒腿或者酒泪的一大堆胡言乱语足以让一个真正的葡萄酒爱好者泪流满面了。葡萄酒的酒腿能否作为判断酒的品质的关键?有的人认为酒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解释酒腿与葡萄酒品质的关系问题。

酒腿只是表明这款酒的酒精度比较高。酒精度越高,酒腿越明显,尤其是12度以上的葡萄酒。但是想要通过酒腿来判断酒精度就有点撞运气的意味了,因为酒腿的明显程度跟酒杯所用材质、清洗方式、杯面是否清洁等都有关系。

因此,如果你对于一款高品质葡萄酒的判断标准是它的酒精度,那么酒腿可以作为你的一个判断指标。但葡萄酒品质是香气、酒体和结构各方面综合的体现,只观察酒腿是不能判断一款酒的品质的。

葡萄酒里有臭鸡蛋味?其实它还可以抢救一下


当你千辛万苦淘到一瓶心仪酒庄或产区的葡萄酒,在一个重要的日子满心欢喜地准备打开与大家分享,却发现它完全不在最佳状态,该有多令人失望

葡萄酒就是如此脆弱,让它失去灵魂的原因有许多,如过冷或过热的保存环境、强烈的光照、TCA污染、储存过久等当然,还有我们今天要谈的还原(Reduction)。

相比于还原,我们更熟悉氧化(Oxidation)。其实还原与氧化的关系,就如同光与影,发生氧化的地方就必定会发生还原。作为化学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点燃篝火、冶炼铁矿、发射火箭在葡萄酒的酿造与熟成过程中,也处处存在着氧化与还原过程。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引入适量的氧气无疑是有益的。尤其在发酵起始阶段,氧气可以帮助酵母快速增殖,建立种群优势。氧气还能进一步稳定葡萄酒的颜色,柔化粗糙的单宁,可以为葡萄酒增加令人着迷的坚果、咖啡类风味。

因此有的酿酒师会让葡萄酒刻意暴露在空气中,让氧气充分施加它的有利影响,例如欧洛罗索雪莉酒、汝拉黄酒、茶色波特酒等,这些葡萄酒被称为氧化风格(OxidativeStyle)。

与之相对的,一些酿酒师为了追求新鲜度,会采用各种措施隔绝氧气,如使用不锈钢罐、添桶、注入惰性气体、避免搅桶等,这类方法统称为厌氧酿造法。恰到好处的氧气控制让葡萄酒呈现出还原风格(ReductiveStyle),表现出类似燧石、矿物质和枪火的特征,显得相当诱人。

用过犹不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氧化和还原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大部分酿酒师都能很好地把握尺度,但总有意外发生。

如果葡萄酒过多地受到氧气影响,便会失去新鲜的果香,迅速老化,尽显疲态,在醋酸菌的推波助澜下,甚至可能变成毫无生气的醋。这时候的葡萄酒,已经不能算作氧化风格了,而属于过度氧化(Oxidized)、坏掉的葡萄酒。

同样,长期处于缺氧环境的葡萄酒,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还原(Reduced)。这些酒闻起来令人反感,像极了臭鸡蛋、燃烧的橡胶、煮烂的卷心菜和堵塞的下水道味道,同样属于坏掉的酒。在品酒时,专家们经常使用还原味来描述这种味道。

还原味的本质是什么?

众所周知,为了对抗氧化和抑制杂菌生长,几乎所有的酿酒师都会在酿造中使用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粉末)。此外,除了人工添加的二氧化硫,酵母在酒精发酵时的自然代谢也会产生硫化物。而在缺氧的环境下,这些二氧化硫很容易被还原成硫化氢或硫醇还原味的罪魁祸首。

轻度的硫化氢或硫醇可以增加葡萄酒的复杂度,闻起来像矿物质香气;而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就会让人从生理上产生厌恶感。这也是还原风格和还原味两者间的本质区别。

什么样的葡萄酒容易出现还原味?

1.二氧化硫用量多的葡萄酒

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缺少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多酚,需要加入更多的二氧化硫来防止氧化。

甜葡萄酒:因为含有大量的糖分,而且一部分二氧化硫会与糖结合,失去保护作用,甜酒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二氧化硫来维持装瓶后的稳定性。

2.接触氧气少的葡萄酒

果香新鲜、年轻易饮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通常在不锈钢罐发酵,甚至使用惰性气体保护,从葡萄园到装瓶,几乎与氧气零接触。

使用螺旋盖或者其他密闭酒塞的葡萄酒:这些酒塞的透气性通常远不如软木塞和塑料合成塞,瓶中缺氧成常态。

开瓶发现葡萄酒有还原味怎么办?

与其他不可逆转的伤害相比,带有还原味的葡萄酒反而是幸运的,许多轻微的还原味在开瓶时就会随着氧气的进入而烟消云散。如果还原味很重,可以通过醒酒来轻松应对。

还有一个有趣的偏方把一枚铜币丢入酒杯中,硬币中的铜离子会溶解,使酒中的硫离子沉淀,缓慢地摇杯几分钟,葡萄酒就能重拾生命。

当然,扔之前千万记得把硬币洗干净!

关于葡萄酒的6大谎言


热映葡萄酒电影《杯酒人生》(Sideways)曾极力地颂扬黑皮诺葡萄酒(PinotNoir)的美味,然而当你回头去喝一些梅洛葡萄酒(Merlot)时,你也会发现梅洛也丝毫不亚于黑皮诺。同理,大多数酒迷都怀抱ABC迷思AnythingButChardonnay,即除了霞多丽,什么都可以的偏激想法,然而,人们讨论最多的却是蒙哈榭(Montrachet)。蒙哈榭以出产充满黄油味的风味浓郁型霞多丽著称,不过人们似乎很偏爱着这个拗口的名字。为了阻止这样的错误认识继续遮蔽人们的眼睛,本文就为您揭开葡萄酒界甚为流行的6大谎言。

谎言一:白葡萄酒只适合女性饮用

谎言:这个谎言可能是这样流传开来的丈夫要了一杯白诗南葡萄酒(CheninBlanc),而妻子居然笑的前俯后仰,于是丈夫觉得很失面子就再也不喝白葡萄酒了。这就跟男人不穿粉红T-Shirt道理一样。

真相:事实上,白葡萄酒也可以非常优雅精细和复杂。只要避免一些甜白葡萄酒,白葡萄酒也同样可以清新可口,比如奥地利的绿维特利纳(GrunerVeltliner)、希腊的阿斯提可(Assyrtuko)、意大利的维蒙蒂诺(Vermentino)以及长相思(SauvignonBlanc)等等。

谎言二:高酒精是恶魔

谎言:一些人对高酒精度葡萄酒谈虎色变,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酿酒师故意采用过熟的葡萄,因而葡萄的含糖量上升以至于发酵成的酒精也越多,最终达到17%ABV左右。而对于葡萄酒来说,15%-17%ABV的酒精含量已是超高型了。

真相:高酒精是恶魔的这一看法不仅对葡萄酒产区不公平,对某些葡萄品种也是不公正的。一些葡萄品种比如仙粉黛(Zinfandel)本身就是富含糖分的葡萄,因此用其酿造的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很容易就达到16%ABV以上。而对于象西班牙、南意大利、加州、澳大利亚以及阿根廷部分地区等这样阳光充沛的产区来说,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更是习以为常。而酿酒师们也可以通过控制发酵过程或采用提前采收葡萄的方式来让这些本该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更加的美味可口。

谎言三:90分酒比89分酒更好

谎言:《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葡萄酒爱好者》(WineEnthusiast)、《葡萄酒倡导者》(WineAdvocate)、PinotReport、JamesSuckling、InternationalWineCellar、Vinous、BeverageTastingInstitute、ConnoisseursGuidetoWine以及一些博客都有各自的评分体系,他们的首要目地当然是卖酒。

真相:一些研究表明葡萄酒根本就不能用准确的分数来衡量。比如一款酒今天的评分可能是90分,那么明天它的分数可能就只有89分或88分了,这也就是说葡萄酒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你不能完全用准确的分数来进行衡量。因此千万不要让这些分数左右你的选择。

谎言四:陈年酒比年轻酒更好

谎言:一个私人酒窖的管理者曾经这样说道:当看着客户酒窖中存放着堆积成山的勃艮第白葡萄酒时,他感到异常沮丧。事实上,没有什么比看着这些窖藏的佳酿白白地错过其最佳适饮期而更加令人心痛了。

真相:今天的大多数葡萄酒都是适合年轻时饮用的,而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也大致可分为两种:适合陈年型和适合即饮型。而那些适合陈年的葡萄酒往往含有高单宁和高酸,只有陈年方见其伟大。

谎言五:旧世界新世界

谎言:自从酿酒葡萄品质从高加索地区传入欧洲后,其身影现以遍布世界各地,也因此世界分成了旧世界和新世界,也就是传统葡萄酒生产国与新兴葡萄酒生产国之分。

真相:在过去的60年间,葡萄酒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和澳大利亚不再是葡萄酒世界里的小玩伴,而中国、英国、加拿大、泰国、俄罗斯以及印度也都在大量出产葡萄酒。新旧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其葡萄酒风格也由于酿造技艺的不断提升而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谎言六:酒杯越大越好

谎言:酒杯中的葡萄酒需要一定的空间来散发出它的香气,因此,酒杯越大越好。

真相:尽管酒杯制作商们会极力地告诉你酒杯在葡萄酒品鉴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代表着酒杯越大越好。大的酒杯固然对醒酒有利,但这也可能给葡萄酒带来过度氧化或者香气无法从杯中冒出的风险。到底怎样的酒杯才最适合呢?请参见《如何选对酒杯》。

葡萄酒迷们不能错过的4大迷人海岛


蔚蓝的大海,细软的白沙,慵懒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再配上绝佳的葡萄酒这便是我想要的新年旅行!

圣托里尼(Santorini)

圣托里尼是爱琴海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日落,最壮阔的海景。蓝白相知的色彩天地是艺术家的聚集地,是摄影家的天堂,也是许多情侣蜜月首选圣地。阳光、蓝天、碧海,和这里特有的白房子,带给每个人印象中最美的爱琴海。

在圣托里尼,白色的教堂随处可见,居高临下的气势令人神往。在首府费拉,餐厅、咖啡馆背依费拉的火山断崖而见,白色的房屋层层相连,高低错落,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景。伊亚的日落是游览圣托里尼绝不能错过的节目,坐在正对海面的危崖上,手捧一杯葡萄酒,静静欣赏夕阳西坠,打发掉一天中最后的闲适时光

在这个富于浪漫情怀的小岛上,同样有许多精致的葡萄酒。诞生于火山之上的阿斯提可(Assyrtiko)干白,强劲而集中,富含柠檬和矿石风味;浓郁而甜美的圣酒(Vinsanto)以葡萄干酿造而成,带有干果、香料及矿物质风味;独具特色的黑喜诺(Xinomavro)是当地最主要的红葡萄品种,单宁强劲,带有橄榄、果脯和辛辣香气。

西西里(Sicily)

歌德曾说: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好像没有去过意大利,西西里是意大利的美丽之源。大多数人熟知西西里都是因为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实际上,这片岛屿有比影片还要多的精彩。

西西里是充满历史感的,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透露着洗尽岁月铅华的沧桑。相比起意大利北部,这里少了分贵气与精致,多了些古朴与纯真。免于现代喧嚣的打扰,西西里美好在于它的乡土自由,你能从它身上找寻到意大利人骨子里的那种情怀。

作为老牌葡萄酒产国,意大利葡萄酒的名声早已远扬,西西里葡萄酒也如她一往的风情万种,仪态万千。著名的黑珍珠葡萄是西西里的门面担当,热情奔放,带有浓郁的成熟红色水果风味;埃塔纳(Etna)是西西里第一个DOC产区,由火山岩带来的矿物风味完美体现在她的酒中;帕赛托甜酒(Passito)是以葡萄干酿出的甜型酒,是西西里特有的葡萄酒之一浪漫的海滩,慵懒的城市,醉人的美酒,这里的传说从未间断。

科西嘉(Corsica)

大多数人知道科西嘉都是因为它是拿破仑的故乡,可真正了解此地美景的人却并不多。这里是欧洲上流人士最钟爱的度假之地,作为地中海的第四大岛,科西嘉拥有蜿蜒起伏的山脉,逶迤曲折的海岸线,洁白细软的沙滩,以及散落在港口与山脚的中世纪小镇。自古希腊以来,科西嘉便被称为美丽岛。

因为历史原因,科西嘉融合了意大利、北非、希腊和法国的文化精髓,但仍旧保持了自身的独特传统风貌。

科西嘉岛为地中海气候,有着法国本土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匹及的阳光和干燥,葡萄酒风格也更接近于意大利。该产区总共有40多种酿酒葡萄,最主要的葡萄品种为韦尔芒提诺(Vermentino)和涅露秋(Nielluccio)。韦尔芒提诺可根据采摘时机不同,酿造白、红两种葡萄酒。涅露秋来源于托斯卡纳,它是岛上最名贵的葡萄品种,常用于酿制充满果香,单宁优精致优雅的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塔斯马尼亚(Tasmania)

塔斯马尼亚位于澳大利亚最南部,号称世界的尽头,因为形状像一个心形,也有人称它为世界的心脏。或许是因为没有和澳洲大陆相连,塔斯马尼亚保留着最纯真自然的一面。绝妙的自然荒野风光,令全球旅游达人都心生向往。

古老的海崖,茂密的雨林,宽阔的草原,壮丽的瀑布,参差的山峰,精致的小道在这里,四季风光各有不同:春季飘丝薰衣草庄园的薰衣草飘香,夏季费尔南德山的瀑布水流湍急,秋季休恩峡谷的景色搭配着亚瑟港的萧索,冬季白雪皑皑的摇篮山宛若仙境一般。如果足够幸运,你也可以在这里看见极光,毕竟这是地球上最接近南极圈的一块陆地。

多样性的风土条件使人们关注到塔斯马尼亚生产葡萄酒的潜力。如今,塔斯马尼亚因其顶级优质的起泡酒以及令人瞩目的黑皮诺、霞多丽品种酒而备受赞誉。清新的自然酸度和细腻度是塔斯马尼亚葡萄酒的普遍特质,灰比诺、琼瑶浆芬芳型白葡萄酒也正在博得人们的关注。

关于吐酒 需要了解一下这四个问题


品酒会或者酒展都会品尝很多酒,有什么方法既能每款葡萄酒都能品尝,又可以让自己不喝醉呢?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吐酒。没错,就是吐酒!关于吐酒,我们来看看以下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吐酒?

葡萄酒也属于酒精饮品,而酒精对神经有麻痹作用,在饮用一定量的葡萄酒后头脑也就不能足够清醒去评估和分析杯中酒了,这对要进行多款葡萄酒进行品鉴的专业人士来讲,会对葡萄酒的判断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在品鉴的过程中将酒吐掉也就成了一个必备的技巧。此外,当身体不适或不便饮酒时,对葡萄酒进行充分地品鉴,然后优雅地吐出来也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二、将酒吐到哪里?

酒展、各大品鉴活动现在和培训课程等等都会放置一个吐酒桶,吐酒桶就是用来吐酒的。

三、怎么吐酒?

1、首先对准吐酒桶,前提是现场有吐酒桶,没有的话一个纸杯也可代替。

2、嘴做吹气状,低头将嘴中的酒液吐出,呈现优美的弧度。

3、初学的消费者请不要过分追求酒液弧度的优美,保证酒液不外溢即可。

4、结束一款酒的品鉴后,再倒掉杯中的剩余酒液。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在品鉴完一款葡萄酒之后,直接就把品鉴过的葡萄酒吐到吐酒桶里了。

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也曾经提到:吐酒时最主要的是要收紧双唇,这样酒只能从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出来,然后要有控制地发力。如果口中酒太多,就很难吐得精准。因此口中含的酒不能太多,这样在吐酒时才能有较强的集中力。

四、酒吐了会影响品酒吗?

品鉴葡萄酒时,一款酒在进入口中后,舌尖对甜味敏感、舌两侧靠前对咸味敏感、舌两侧靠后对酸味敏感、舌根则对苦味敏感,整个口腔都会感受到葡萄酒的不同方面,就已经呈现了她绝大多数的风味特征。而吐掉之后,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这款酒的回味。也就是说,在品酒的过程中,喉咙并没有扮演多重要的角色。在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Robinson)撰写的《葡萄酒牛津指南》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喉咙并没有味觉感受器,吐酒也可以让品酒者对葡萄酒建立一个完整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减弱酒精对喉咙的灼热感。所以即便是我们将葡萄酒吐出来了,也是可以准确无误的判断葡萄酒的品质!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