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为孩子藏酒专题。这篇关于《为什么酒局拼酒不是拼酒量而是“拼爹”?》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在酒局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A:我真的不能喝,几口就倒了。
B:那更应该多喝呀,你这得练,喝多了自然就能喝了。
C:我喝酒脸红,不能喝。
D:喝酒脸红的人,其实更能喝吧!
那么,酒量到底能不能练出来?答案是不能,因为酒量这件事,靠的是拼爹,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人的酒量,即在不喝醉的前提下,能喝多少酒,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
1.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
酒精(也就是乙醇),在身体内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会转变成有毒的乙醛,然后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成无毒的乙酸(就是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这就是肝脏的解酒过程。
所以,身体代谢酒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肝脏里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而这两种酶的数量又主要取决于遗传,说白了就是拼爹,不大可能练出来。
喝酒上脸的人大多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不能有效地将有毒的乙醛转化为无毒的乙酸,所以喝酒上脸的人,其实是不能喝酒的!
2.身体对酒精的耐受能力
对酒精的耐受能力,指的是你在喝酒之后是否会出现异常或不舒服的情况,以及出现这些情况的严重程度。
异常或不舒服的情况通常指:脸红、身体皮肤发红、过敏、头晕、恶心等。
每个人对酒精的耐受能力都不相同,这是由身体素质决定的。
影响酒精耐受能力的因素有:身体健康程度,身体状态,是否过敏,体质特点,心情,以及是否空腹等等。
所以,你们看,酒精耐受能力是会随着身体实际状况而出现变化的,这也意味着酒精耐受能力确实是可以练的。
持续饮酒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身体对酒精的敏感度就会下降,原来喝酒容易头晕,是酒精造成脑部神经麻痹和缺氧,现在脑部神经更加适应酒精,就不那么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了。
但是!但是!千万别将酒精的耐受能力当做酒量去练!
因为,酒精耐受能力高并不是更容易将酒精排出体外,而是在体内酒精一样多的情况下,身体表现得更正常一些。
如果把酒精耐受能力当做酒量去练,练着练着,看似酒量上来了,其实是伤害更大了!
因为酒精会在体内堆积得越来越多,全部转化成了乙醛,天天在你身体里面作妖,一般人根本受不了!久而久之,还有可能演变为酒精肝、肝炎,甚至肝癌。
因此,酒量取决于酒精代谢能力和酒精耐受能力,而酒精代谢能力靠遗传来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完成,大部分亚洲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所以喝酒容易上脸。
而酒精耐受能力取决于身体健康程度,区分开这两个因素,聪明如你,一定明白以后不要把酒精耐受能力当酒量练,因为酒精会在体内堆积产生危害
这就是酒局拼酒不是拼酒量,而是拼爹的原因。
JIUku365.com扩展阅读
10种美味月饼,不拼颜值拼“内涵”
月饼是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每年一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带上月饼,探亲访友。不过,月饼的种类非常多,你知道怎么选择吗?
1.五仁叉烧月饼
这是最经典的一种月饼,也是相对比较贵的月饼,使用杏仁、核桃、葵花籽、芝麻、南瓜籽和烤猪肉作为馅料。每吃一口,你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风味。很多中国人,尤其是比较年长的,都喜欢这种月饼。
2.红豆沙月饼
这种月饼以粘稠浓郁的红豆沙为馅料,吃起来又甜又软,味道持久。每吃一口,都能感受到鲜美的红豆沙香气。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这么甜的月饼,但在品尝这种月饼的时候,如果配上一壶茶,效果就会非常好。
3.莲蓉月饼
这种月饼起源于广东,现在已经在全国甚至海外都非常著名。莲蓉被认为是最奢华的月饼馅料。
由于莲蓉比较贵,所以人们有时用白芸豆沙来替代莲蓉。另外,在莲蓉馅料中加入蛋黄也是常见的做法。在购买莲蓉月饼的时候,不要买太便宜的,要确保自己买到的是真正以莲蓉作为馅料的月饼。
4.雪皮月饼
这种月饼起源于香港,在制作时不经过烘焙,现在在整个中国都很流行。它的外皮由冰冻的糯米制作,看起来就像白雪一样精美。现在,有些人在制作雪皮月饼时会往外皮中添加果汁,以让其颜色更丰富多彩。雪皮月饼的馅料有甜有咸,甚至甜咸结合的都有,比如,用水果和鸭蛋黄作馅料。雪皮月饼冷冻后更好吃。
5.果蔬月饼
这种月饼以新鲜蔬菜和水果为馅料,口感又软又柔。馅料包括蜜瓜、荔枝和菠萝等,是一种很健康的月饼。
6.巧克力月饼
巧克力月饼赋予了中秋一种浪漫的气息。迷人的外形和浓郁的巧克力风味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其外皮由巧克力制作,馅料包括燕麦、浆果、奥利奥等。
7.绿茶月饼
茶和月饼都是中国最具传统特色的饮食,把它们合二为一,就得到了新的月饼种类:绿茶月饼。这种月饼主要以茶叶为馅料,还会添加其他的佐料,如莲蓉。月饼一般比较油腻,不过加入茶叶之后,就可以很好地去除月饼的腻味。
8.冰淇淋月饼
这是一种新型月饼,其口感冰凉迷人,与传统月饼的温和味道完全不同,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它通常以巧克力为外皮,馅料包括各种各样的冰淇淋。
9.奶油芝士月饼
这是一种外皮为金黄色的、松脆可口的月饼,带有浓郁的牛奶风味。它不像其他月饼那么甜,有很多馅料选择,不过多数为豆沙和火腿。
10.海鲜月饼
这种月饼一般比传统的月饼更贵。从其名字可知,它以海鲜为馅料,如鲍鱼和海带等,吃起来既鲜美又甘咸。如果你不喜欢甜味,但是喜欢海鲜,那海鲜月饼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古代酒令拼的不是“酒力”是“才气”
酒是连接人性灵魂深处的桥梁,也是联结悲欢哀乐秘密的精神通道。在历史的隧道中,行酒令被人们口口相传,延续至今。现如今在人们热闹的酒桌上,酒令是酒桌上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重点则是在比拼酒力。但沿着时空隧道当我们走进喧嚣的酒肆、酒舍、酒垆......通过行酒令就能感受到古人借酒而展现出的肆意与洒脱。
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酒,而且在饮酒中还发明了酒令,酒令是饮酒者感官无比欢快的精灵,是宴席上烘托饮酒气氛最活跃的因子。酒令能使饮酒者激情燃烧,能把深奥的人生哲理变为大众怡乐的方式。
现代人在酒宴上行酒令比较简单随便,无非是划拳猜数、比拼大小,或高声喧哗、语无伦次,往往显得粗俗失态强行取乐,不仅失去了对自身的珍爱,也失去了酒令妙如音乐般的韵律和谐,更失却了恬然豁达的心境和文化知识的素养。
旧时的酒令名目繁多,清人俞敦培所撰《酒令丛抄》分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类。用今天的常识和习惯来分,不外两个范畴:一是以诗歌曲文为令,大家轮流说:二是做其他游戏,多以筹、牌、骰子、拳为令。前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后者则多凭手气或单纯的猜测、判断即可决定胜负。
关于酒令概念的解释和定位的认识,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史书上为我们描绘了古人行酒令的图景:一群人坐定酒桌前,由大家推选确定主持行令的人,称令主,令主自己先喝,然后提出行令,限定题目、方法、内容。行酒令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的行酒令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对对联、猜字猜谜等,如著名的飞花令。普通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如击鼓传花投壶等。
行酒令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比如在《红楼梦》第63回中,曹雪芹就细致描写了人们用酒筹行酒令时的情景。在这一回中,宝玉过生日,他呼来黛玉、宝钗、晴雯等人一起晚餐并饮酒。酒喝到开心之时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里面装着象牙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开始行酒筹酒令。
宝钗先拿起签筒晃了一下,抽出一支签,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小字唐诗一句,写道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拿起签互相看了后都笑称宝钗自己就是一朵牡丹花。宝玉拿起签,看到签的酒令上写着在席共喝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歌赋,道一则以侑酒。签的意思是,抽到这支签的人是群芳之冠,刻有随意让在座的各位表演才艺,无论是诗词歌赋,被叫之人必须按照宝钗的吩咐表演才艺。于是大家先是共喝了一杯,之后宝钗叫晴雯唱了一个小曲给大家助兴。以上这段描写生动的反映了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宴饮时用酒筹行酒令时的场景。
行酒令时,人们必须引经据典,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的人,既要有文采又要思维敏捷,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
古代文人们把酒令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
古代酒令——拼的不是“酒力”是“才气”
是连接人性灵魂深处的桥梁,也是联结悲欢哀乐秘密的精神通道。在历史的隧道中,行酒令被人们口口相传,延续至今。现如今在人们热闹的酒桌上,酒令是酒桌上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重点则是在比拼酒力。但沿着时空隧道当我们走进喧嚣的酒肆、酒舍、酒垆......通过行酒令就能感受到古人借酒而展现出的肆意与洒脱。
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酒,而且在饮酒中还发明了酒令,酒令是饮酒者感官无比欢快的精灵,是宴席上烘托饮酒气氛最活跃的因子。酒令能使饮酒者激情燃烧,能把深奥的人生哲理变为大众怡乐的方式。
现代人在酒宴上行酒令比较简单随便,无非是划拳猜数、比拼大小,或高声喧哗、语无伦次,往往显得粗俗失态强行取乐,不仅失去了对自身的珍爱,也失去了酒令妙如音乐般的韵律和谐,更失却了恬然豁达的心境和文化知识的素养。
旧时的酒令名目繁多,清人俞敦培所撰《酒令丛抄》分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类。用今天的常识和习惯来分,不外两个范畴:一是以诗歌曲文为令,大家轮流说:二是做其他游戏,多以筹、牌、骰子、拳为令。前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后者则多凭手气或单纯的猜测、判断即可决定胜负。
关于酒令概念的解释和定位的认识,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史书上为我们描绘了古人行酒令的图景:一群人坐定酒桌前,由大家推选确定主持行令的人,称令主,令主自己先喝,然后提出行令,限定题目、方法、内容。行酒令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的行酒令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对对联、猜字猜谜等,如著名的飞花令。普通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如击鼓传花投壶等。
行酒令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比如在《红楼梦》第63回中,曹雪芹就细致描写了人们用酒筹行酒令时的情景。在这一回中,宝玉过生日,他呼来黛玉、宝钗、晴雯等人一起晚餐并饮酒。酒喝到开心之时晴雯拿了一个竹雕的签筒,里面装着象牙签子,摇了一摇,放在当中,开始行酒筹酒令。
宝钗先拿起签筒晃了一下,抽出一支签,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小字唐诗一句,写道任是无情也动人,众人拿起签互相看了后都笑称宝钗自己就是一朵牡丹花。宝玉拿起签,看到签的酒令上写着在席共喝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歌赋,道一则以侑酒。签的意思是,抽到这支签的人是群芳之冠,刻有随意让在座的各位表演才艺,无论是诗词歌赋,被叫之人必须按照宝钗的吩咐表演才艺。于是大家先是共喝了一杯,之后宝钗叫晴雯唱了一个小曲给大家助兴。以上这段描写生动的反映了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宴饮时用酒筹行酒令时的场景。
行酒令时,人们必须引经据典,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的人,既要有文采又要思维敏捷,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
古代文人们把酒令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
匈牙利的拼酒文化
初到布达佩斯时,虽已经知晓匈牙利民族起源于亚洲,但对这样一个欧罗巴大陆璀璨民族的酒文化的认识,依旧停留在指尖捏着高脚杯杯颈慢慢品啜上。然而对于某些事物优雅美好印象的幻灭不过是时间问题,在打入对方内部后,事态的发展就严重偏离了我的预期。经过漫长的撂倒别人和被撂倒的过程后,我终于不得不承认,匈牙利人可能多多少少有匈奴人的血统。
和欧洲大部分国家一样,匈牙利18~40岁之间的人几乎都喜欢混夜店,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夜店攻略--首先在某个人家里灌自己几两Plinka(匈牙利水果酿烈酒),最好喝到微醺,还能走直线;然后出门找家酒吧,喝点跟刚才不一样的酒。经常喝酒的人应该知道,不同的酒掺着喝,酒量再大也很容易被放倒,但是他们就是喜欢这样的混搭;最后去夜店,跳舞之前再来一杯烈酒。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喝小杯的Plinka时,必须要一口喝完的,没有商量的余地,男女均是。
我在布达佩斯第一次被人叫出去过夜生活的那天,端着啤酒罐子目瞪口呆地看着朋友的朋友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哥站在酒吧门口举着带不进去的半瓶Plinka一口气喝完,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匈牙利人喝酒的野气。
随之的一年里,我又见识到了各种犀利又任性的喝酒方法,比如四种酒一起喝,或是喝完烈酒用香槟清口,又或是明明辣到不行还要喝然后用一样辣的芬达清口最后一次跟人喝酒更是刷新了我对匈牙利酒文化的认识。
首先在酒吧,对方一杯扎啤,我一杯莫吉托。然后,他又拉着我去他家尝自酿的Plinka。我试探性地捏着杯子礼貌性地问一次喝完吗的时候,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说必须的啊,在匈牙利只能这样。我瞬间纠结,他体贴地递给我一杯水,我心一横,想着再烈也不可能比国内的白酒烈,于是仰了头就灌下去了具体辛辣的感觉跟国内的白酒没有分别,但是因为是水果酿的所以后味儿有些清甜。他一脸笑意地看着我,伸手塞给我第二杯,我哭着问我不是匈牙利人能不能不这样喝,他举了举杯子说,祝你健康,不能。
第四杯喝完之后的5分钟内,从来没有醉过的我,只能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因为虽然此时我的意识十分清醒,但是已经不能正常地走直线了。
匈牙利人优雅,有涵养,多情却不滥情,也足够豪放热情,他们的血是热的,有滚烫温度的,能够用炽烈的怀抱让人感受到一个国家的包容与祝福。
就像最后灌醉我的那个小哥说的那样,德国虽然发达,但日耳曼人大多是不会笑的。而在我看来,匈牙利人,情愿用最热烈的笑容和肆意的姿态,去温暖自己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但我也衷心地希望他们不要再为难我这样的小女子。
古代嗜酒名人榜:拼酒你能拼得过这几位吗?
饮品即人品,从喝酒这件事儿上很大程度能了解这个人的品格。三杯君近日翻阅古籍,整理出一份旷古绝伦的嗜酒名人排行榜什么酒仙、酒圣、酒神、酒宗、酒禅......全逃不过本人的法眼。古今饮酒之趣,尽在其中,快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NO.01【酒宗】孔子
一代儒学宗师孔子爱喝酒吗?答案是肯定的。孔子经常参加乡邻举办的酒宴,而且酒量很大。他曾说过:夫酒无量不及乱。
意思就是说:喝酒这件事,是不需要限制饮酒量,只要不喝醉就行了。
平常人喝个几杯可能就醉了,他却可以无限量畅饮,还能后劲来之前克制好自己,可见是高手中的高手!
NO.02【酒仙】李白
李白的酒量其实是最差的!他经常喝醉,却醉得肆意潇洒,所以人们都称之为酒仙。
他最厉害之处在于喝醉就写诗,写得比喝醉前还好。有一次他在长安酒肆醉得稀里糊涂,突然被皇帝召见入宫写乐府新词。他迷迷糊糊地来到金銮殿,一口气写下十首诗,就醉倒在金銮殿的台阶上,还吆呼着高力士帮他脱靴子......喝醉酒不仅狼狈,还给自己结下了仇敌。
NO.03【酒颠】杜甫
喝酒犯糊涂的不仅仅是李白。他的好朋友杜甫喝醉的情形也令人瞠目结舌。在杜甫不愿提起的《101件尴尬往事》中,就有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杜甫到好朋友严武因家里喝酒。这位也是酒量极差的主,没两下就喝醉了,一跃而至床榻上,喊着朋友他老爸的名字,凶答答地嚷嚷:严挺之乃有此儿!!
真是不知所云...尴尬...尴尬...
NO.04【酒禅】宗杲
历史上有位很喜欢喝酒的和尚我说的不是济公,而是宋代参话头的始祖宗杲大师。
他宣称: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于是许多禅师打破戒规,纵情酒色,自称醉髠。他们醉颠法常,非醉即睡,劝饮颂酒,圆悟主张事事无不碍如意自在。
和尚能喝酒到这个境界,也是活久见了!
NO.05【酒懒】皇甫亮
历史上还有位喜欢喝酒的名人皇甫亮,其耿直程度与赵丽颖有得一拼。
有一天他喝醉了,整整三天没去上朝,也没请假。皇帝甚是着急,亲自登门造访,询问道:爱卿怎么了?
他的回答很奇葩:第一天,去喝酒了;第二天,喝醉不省人事了;第三天,因为喝太多病倒了!(原文:一日饮,一日醉,一日病假)
皇帝大怒:滚粗!杖责三十。
NO.06【酒痴】刘伶
因为喝酒挨打算什么,有人连死都不怕呢!
魏晋刘伶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一壶酒、一把锄头。酒,自己拿着喝;锄头,书童拿着用。
他告诉书童:要是我不小心喝死了,就地埋了罢。
NO.07【酒判】孔觊
这位仁兄是孔子的后代,继承了祖先嗜酒的基因。古书记载,一个月当中他有29天是喝醉酒的状态。唯独清醒的那一天,便开始本职工作断案!
稀奇的是,这一天他头脑清醒得不得了,判案之精明令百姓无不叹服。喝酒归喝酒,却从来不耽误事,放如今好多人都做不到了罢?
NO.08【酒怪】石曼卿
说起喝酒的怪咖,非北宋的石曼卿莫属。他发明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饮酒法,什么囚饮、巢饮、鳖饮...
他有的时候喝客人痛饮,披头散发赤脚,带着枷锁,这杯称之为囚饮;
有的时候,又爬到树上去喝酒,称之为巢饮;
最奇葩的是用禾桔将自己捆起来,喝酒的时候探出脑袋,不喝又缩回去,像只乌龟王八一样...他将其称之为鳖饮。
行为艺术家的世界真的搞不懂。后来仁宗皇帝实在看不下去了,叫他戒酒。他一戒,便觉得人生了无生趣,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NO.09【酒煞】石崇
最可怕的饮酒方式杀人伴酒!西晋大富翁石崇与王恺斗富,每次喝酒以美女作伴,并威胁客人必须将酒饮尽,否则就杀掉这位伴酒女。
其荒谬程度,胜于海天盛筵千百倍。
不是酒不好喝 而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葡萄酒也许不是一门简简单单的学问,但也绝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难看懂、难喝懂。很多时候,不是酒不好喝,而是你喝酒的姿势不对,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态度和知识,喝懂葡萄酒,其实一点也不难!
-01-相信自己的品味
只相信砖家,却不信任自己的嗅觉和味蕾,毫无疑问是大忌。砖家所做的评论,虽然有其参考价值,却不该成为你脑中唯一的声音。
因为尽管是同一杯葡萄酒,每个人感受到的气味与口感都不相同,只信砖家而忽略自己的判断力与喜好,你会发现那杯酒没有你想像中那么令人感动。
因此,无论流行什么风格的酒款,你都要忠于自我,大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肯定自己所爱的葡萄酒。
-02-独饮不如众乐
葡萄酒存放其实并不方便,开了酒之后要再储存,更容易改变酒质,所以开瓶就尽可能喝光吧!
不过,无论对任何人来说,一整瓶750ml的葡萄酒都稍嫌过量,而且自己喝总是少了点分享或交流的乐趣。
不妨借着葡萄酒的名义,找来你的那群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一同共享杯中千变万化的缤纷和美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应该也是酿酒人更希望达到的目的。
-03-存放好自己的葡萄酒
理想的葡萄酒贮存空间是阴暗、安静且稍微潮湿的环境。许多人都看过《神之雫》中将葡萄酒埋在地下的保存方法。太强的光线会伤害葡萄酒,加速琼浆玉液的熟成;太干燥的环境则有可能使外在空气透过瓶塞侵入葡萄酒。
如果家中有合适的酒柜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最好摆在靠近地面的纸箱中,以隔绝外在的湿度与温度变化。一般而言,适当的储存温度为7~18C,而且以10C最理想。
如果无法为葡萄酒提供阴凉的地方,略为温暖、但温度稳定的储酒环境,也还算勉强合格。
不过千万别超过25C,否则葡萄酒会一下被催熟,酒体也会大大变质。至于葡萄酒的摆放方式,建议以横放为佳。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软木塞干缩,让空气趁机而入;横躺能让酒液接触软木塞,以保持潮湿。
-04-别用学的,用玩的!
葡萄酒是能够带来欢乐的低酒精饮品,与其闭门苦读,何不放松心情边喝边学、边玩边喝,效果肯定更好。
当酒液顺着口腔进入身体时,这些香气、口感和葡萄酒的产区特性,便会与你既有的气味印象融合,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可让你轻松玩葡萄酒吧,不但提供品酒的环境,店内的酒单也很有意思。建议爱酒的你,可以选一家葡萄酒吧来玩,也能和朋友连络感情。
-05-掌握适饮温度
甜白酒建议在4~7C间饮用,不甜白酒8~12C,清淡的红酒(黑皮诺或薄酒莱等)于10~15C之间,而酒体厚重的红酒,则在14~18C之间饮用最为恰当。
不过,只要有规矩,就会有例外,每支酒的特性不同,最恰当的适饮温度,还是参考酒标上的标示。
若酒标上没建议温度,只需把握一个原则:愈年轻的酒,试饮温度越低。年轻的酒,单宁通常较明显,也较难以入口。而陈年的酒则需要较高的温度,让芬香得以挥发出来。
-06-选好酒杯
品酒的人都会同意,不同的杯子会带来不同的口感。除非你是带着实验精神举办品酒会,专门用纸杯做对照,或者是刚搬新家没有酒杯可用,只有马克杯。否则,请你还是用酒杯喝葡萄酒,因为葡萄酒杯早已不只是着重美观,而是针对酒液入口的位置,与不同品种或酒款的特性来设计。
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酒杯,怎么买最划算又最实用,这要看你的喜好和需求。
品评专用杯,最好选择国际认证的ISO杯,或专业品酒杯(如ChefSommelierOpenUpUniversalTastingGlass),大小各有不同,可以选携带方便的购买。
如果是以享受为主,不妨购买功能广泛又美观的杯款,如Riedel各系列。
如果你怀疑酒杯的功能,不妨找些朋友举办一个小型品杯会。别笑,这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找几支不同类型的酒杯,再搭配一支对照杯(纸杯、塑胶杯或ISO杯皆可),以及3~5支红、白、气泡酒。
相信一场品杯会下来,你会有全然不同的体验。以后香槟用白酒杯喝就可以。除非你在乎外观胜于香气口感,那就维持笛型杯吧!至于原因,让我下回再聊。
-07-酒没喝完可以换瓶
不少人认为,冰箱温度低,可顺理成章成为酒柜的替代品。许多没喝完的酒,就被粗鲁地重新塞上软木塞,放到冰箱中。
其实,这是很偷懒的作法,一方面因为冰箱门常被打开和关上,温度变化很剧烈,另一方面则是冰箱里有太多食物,许多味道会染上软木塞,而渗进酒瓶。
能够安心放进冰箱的酒,大概只有甜酒或加烈酒,因为甜度和酒精度较高,抗氧化力也较强。否则,放进冰箱里不仅达不到恒温的保存效果,反而很可能让葡萄酒一觉不醒,生命就此逝去。
如果一次无法喝完一整瓶酒,建议开瓶倒完需要的量后,就将酒倒进手边有的密封空瓶中保存。别忘了尽量将瓶子装满,以降低氧气侵入的空间。至于容器,只要一般能够密封的玻璃瓶即可。我之前买过的罐装红豆水、玻璃瓶装咖啡或牛奶,都会洗干净留着,遇上这种情况,就会发现它们真的很好用。
-08-怎么端杯才叫正确?
在正式的场合喝酒,记得端杯脚或杯柄,别抓著杯肚不放。电影中常看到气质美女轻捧杯脚、啜饮葡萄酒,这可不只是好看而已。一把抓着葡萄酒杯的杯肚,不但影响酒温、无法观看酒色,更不方便摇杯,让空气无法与酒液结合。所以葡萄酒老司机都会告诉你,拿酒杯要拿杯脚或杯柄,避免碰及杯肚。
不过,如果只是拿酒佐餐当饮料,其实不用想太多。毕竟,葡萄酒是来享乐用的,不要带着包袱或规范。
拿佐餐酒来说,它通常不是主角,而是用来陪衬菜肴的饮料,观看酒色其实可有可无。而既然是佐餐酒,自然也不需要长时间手握酒杯,所以握杯肚或杯脚,对于酒温的影响自然不大。
-09-葡萄酒可以加冰块吗?
葡萄酒最精华、也最引人入胜的特质,即在于其芬芳的香气和多层次的口感。
掺杂了冰块或冰水的葡萄酒水,只会残酷地稀释葡萄酒的精髓。这可不是烈酒!如果觉得酒温不够低,就放回冰桶里,凉一点再喝(别忘了冰桶里水与冰缺一不可);如果嫌酒精度太浓,那你大概不适合葡萄酒。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顶多15.5%,除非是加烈酒(至多到22%左右),但绝大多数的静态酒即非气泡酒。都在13.5%不等。
-10-百搭的佐餐酒
餐酒搭配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搭配得好,酒款与菜肴水乳交融;搭配不良,只会使佳肴美酒的风味尽失,更容易让用餐情绪低落。
如果要自己带酒上餐厅,最安全的搭配非香槟莫属。除了欢乐的气泡,大部分的香槟都是以红白葡萄酿造,从甜到不甜、白到粉红,范围相当广泛,因此可搭配的菜色自然也较多元
。如果对餐对酒都不熟悉,用餐对象也没什么实验精神,还是别花钱乱买酒,请餐厅侍酒师推荐当晚的单杯酒。像样一点的餐厅,单杯酒通常精选了适合店内绝大多数餐点的酒款,所以不但安全,也能提供愉快的用餐气氛。
酒局之妙不在“酒”而在“局”
易中天曾说,政治即吃饭,会不会吃、懂不懂吃、善不善于处理饮食问题,就关系到会不会做人,会不会做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不能得天下。
他这话并不夸张,有诸多史实可以佐证,如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历代著名酒局已是耳熟能详。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酒局在历史文化上承担了如此多的功能,朝代的兴衰都能与酒局联系起来。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说的不过是几杯小酒忽悠走了天下兵权。一顿酒就巩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以酒宴的方式解除禁军主要将领的兵权,是宋初政治、军事中的一件大事,酒酣耳热之际,谈笑风生之中,平静地对禁军进行改革。毫无疑问,杯酒释兵权是宋初重要的事件,将其视为大宋王朝的一个历史标签,也不算过分。
成王败寇,酒局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妙的歌舞、再美味的酒水也不过是假象而已。项羽设下的鸿门宴原本就是个幌子,不过是试探刘邦是否想称王的借口罢了。刘邦明知项羽意在为何,依旧如约而至,就是不想与其撕破脸,毕竟双方实力悬殊。原想在酒桌中示弱以打消项羽的怀疑,不料项羽杀意已起,所以刘邦找借口逃掉。
曹操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用酒说事。但寻常古人饮酒是为了作诗、猜谜,所以才诞生出《兰亭序》这般美帖。饮酒作为古代文人的雅趣,已属农业社会的浪漫,不复存在了。
餐桌与权力到底有何关系?
在法国历史学家马克阿尔贝写的《权力的餐桌》一书中,从古希腊时代的公众宴会,到路易十四的豪华餐桌,直至如今爱丽舍宫的第五共和国晚宴,餐桌的变迁被视为是一个权力控制与驯服的过程菜不仅仅是菜,吃也不是个人的事儿,因为在吃的规矩和意义背后,总有需要达成的目的。对应到我们当下,也可以说,常常在酒桌上,酒也不仅仅是酒,喝也不是个人的事儿。
权力的酒桌上,敬酒与被敬,往往因桌上的最高权力而异。在一个酒桌上,你可能是敬酒者,也即被考验者;但另一个酒桌,你也可能升级为被敬者,成为考验他人的主考官。哪怕职别再低,在求办事者那里,你依然可以成为座上宾与被敬者。由此,敬与被敬,喝与被喝,成为一条盘根错节的食物链,无论是南北东西,只要有权力在场,几乎就没有不喝的道理,这成为放之四海而通行的酒桌文化。
武松为什么那么能喝?低度酒是不是高度酒兑水?
在网上经常看到白酒多少度数的最好喝?低度酒是高度酒跟水勾兑的吗?类似的问题,显然酒友对白酒度数了解的不够。下面8个白酒度数知识,不仅可以解答以上问题,还会揭示为何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一气十八碗。
第一,李白、武松为什么都能喝?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这当然夸张了点。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算,1斗约12斤,12斤白酒足以让人酒精中毒,那李白为什么喝完斗酒,还能诗百篇呢?他喝的是什么酒呢?在唐朝,现代意义上的白酒还没真正出现。那时的酒在酿制方法和口感上类似现在的黄酒,也就不超过10度。以现在52度白酒折算,斗酒也就是不到2斤白酒。而且黄酒对肠胃的刺激程度却与白酒完全不同。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武松上景阳岗前,在山脚的小饭馆里吃饭时,他一气喝了十八碗酒,带着醉意连夜上山,打死了一只老虎。其实,那个年代的人们所喝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醪糟之类的甜酒,充其量也就几度,否则,智取生辰纲时,英雄们怎能拿它解渴呢?如果按每碗盛三两10度的酒计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点。至于店家打出三碗不过岗,那只不过是个酒幌子。
第二,低度酒不是高度酒
加水勾兑出来的
粮食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一般是十几度,十几度的酒经过蒸馏,前期出来的酒可达80多度(称酒头)。掐头去尾,就是要去掉蒸馏两头,取中间部分,一般可达50度。真正成品酒度数是要经过不同批次、度数酒互相勾兑确定的。由于低度酒不易保存,成品低度酒是高度酒通过降度处理(在酿酒工艺中称加浆)得来的,不是人们常说的简单加水勾兑。
第三,酒度走过的历程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大约在公元前5000~3000年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当时酿出来的是黄酒,估计才几度。后来到了宋代,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开始大量酒曲造酒,酒的度数又进一步提高了,可以达到十多度。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首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第四,酒度怎么检测的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
第五,白酒分多少度数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第六,度数与质量风味没关系
白酒的酒度多少,并不是、也不能代表着酒的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
第七,自酿酒可高达75度
我国上市的白酒中,泸州老窖生产过73度的基酒,市面上很罕见。不过最烈的酒恐怕是一些农村和少数民族自酿的粮食酒,度数最高可达75度,度数高的酒由于没有勾兑东西,醉酒和醒酒都很快,贪杯对内脏有害,建议大家少喝。
第八,优质低度酒工艺
比高度酒复杂
我国白酒的特是点甘洌芳香,酒度较高。一旦降度,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和原酒的风味、风格有明显变化;二是降度后出现浑浊(白浊)乃至沉淀;三是口味不调和、易出现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产要求保持原酒风格,又不能出现浑浊现象,要保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杂、低而不浊的质量,并具有明显的典型性。
各酒厂生产低度白酒过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择酒基、加水降度、处理浑浊、调香调味、静置贮存等一系列工艺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产中的勾兑工作比高度酒勾兑难度要大一些,一些名优低度白酒要经过数次勾调,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绵柔、后味净甜。而处理降度后的浑浊,其手段多种多样,但要把出现浑浊的物质适当除去,又不至于使其它香味物质也被同时除去,难度也很大。
为什么说葡萄酒适饮温度不是一件小事?
喝葡萄酒之前都有哪些准备工作?可能有不少人第一想到的是醒酒,可还有一件必做不可、不管喝什么葡萄酒都不能忽略的事情,那便是控制葡萄酒的饮用温度。
适饮温度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饮用葡萄酒的时候,经常有人忽视适饮温度,认为饮用时控制葡萄酒的温度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步骤,但事实上,温度对葡萄酒风味和口感的影响却极其显著。
如果温度过高,葡萄酒就会一下子放松,酒体变得松弛,而且酒精会趁机过分地表现,这时候的红葡萄酒喝起来会不够优雅平衡,白葡萄酒的细腻香气也会遭到掩盖和破坏;温度过低也不行,因为香气的分子物质在低温下也会变得太过冷静,造成葡萄酒的香气闭塞,这时候的红葡萄酒喝起来感觉清瘦弱小、单宁也显得突兀和生涩,而白葡萄酒则容易变得寡淡无味。
不同风格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红葡萄酒
说起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相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室温,而实际上室温饮用仅针对饱满酒体的红葡萄酒,例如波尔多红葡萄酒、勃艮第红葡萄酒、教皇新堡、巴罗洛等。但室温就意味着不用冰镇了吗?要知道每个地区的室温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季节原因也会造成室温不尽相同,如果任何情况下都相信室温不需冰镇,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葡萄酒专家门口中所说的室温,通常指的是15~18℃,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的大多数时节,气温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因此,如果在炎炎夏日喝红葡萄酒,依然需要对其冰镇。
而像博若莱新酒、入门级黑皮诺这样酒体较轻的红葡萄酒,适饮温度就更低了,建议保持在10~15℃。这是因为,酒体饱满浓郁的红葡萄酒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来让复杂的香气和风味充分发散,而酒体较轻的红葡萄酒则更需要低温来保持新鲜度和爽口的特性。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也一样,因为酒体和含糖量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适饮温度。一些酒体轻盈、简单新鲜的白葡萄酒,适饮温度建议在7~10℃范围内,这是因为低温可以将酸度更好的凸显出来,同时还能增加葡萄酒的清新感。
只有在这个温度下,才能享受到一款表现良好的轻盈白葡萄酒。另一方面,低温还能掩盖一些白葡萄酒的缺点,例如酸度不够的酒,在充分冰镇的情况下,喝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
而一些经过橡木桶发酵和陈年,以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白葡萄酒,例如勃艮第白葡萄酒和美国的白芙美。它们往往酒体饱满,质感圆润,风味复杂,所以在适饮温度上要较高一些。但再复杂也始终是白葡萄酒,如果饮用温度和饱满的红葡萄酒一样,则会破坏其口感和香气。酒体饱满的白葡萄酒的适饮温度与轻酒体的红葡萄酒相同,10~15℃左右。除此外,这一温度范围还适用于大部分的桃红葡萄酒,当然,如果是风格严肃、经过橡木桶陈年的桃红葡萄酒,适饮温度自然也要提高一些。
起泡酒
汽水要冰镇,啤酒要冰镇,起泡酒自然也需要冰镇,温度建议控制在4~10℃左右。对于气泡类饮料来说,低温可以更好地将它们所含的气泡留住,可以更持久地饮用。同时气泡本身给口腔带来的杀口感也会因为低温更加强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冰镇后的气泡饮料会更好喝的原因。
最后,冰镇起泡酒还关乎安全问题,因为低温可以让酒里的气压更稳定,开瓶时也就更加安全。特别是用香槟刀开瓶的时候,如果温度不够低,瓶子很可能炸掉。
茅台酒上为什么是MOU TAI而不是 MAO TAI?
来,跟着淘小最凝神屏气看图30秒,并大声念maotai。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茅台酒上茅台的拼音是MOUTAI,而不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MAOTAI呢?
当然,作为地道的中国白酒,这个可不能用音译来解释喔。其实,茅台酒商标拼音MOUTAI是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式拼音,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如:功夫一词,汉语拼音为:gōngfu。而威妥玛式拼音为Kungfu。
从1951年茅台酒厂国营开始,有茅台酒这个商标品牌后一直就是这样的。茅台酒在当时主要是为了方便出口,采用国际通行的一个拼音方法进行注音罢了。
1958年我国现代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后,国家便要求使用规范的汉语拼音。然而,考虑到茅台酒商标MOUTAI在国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品牌,为了避免改变商标给外国消费者造成不便,就没有改过来。这个商标也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中国大陆除了少数需要保持文化传统的场合外,基本不用,除一些已成习用的专有名词如I-ching(易经)、Tai-chi(太极)仍保留威妥玛拼音,如:类似的还有中华烟Chunghwa、张裕葡萄酒Changyu、宫保鸡丁KungpaoChicken等等。碰到这些词时,也要特别留意,否则也会闹笑话。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