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库网jiuku365.com酒文化频道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的原创内容,以及关于红酒有哪些专题。这篇关于《哪些因素会让干型葡萄酒尝起来有甜味?》内容是我们酒库网小编精选推荐,欢迎大家阅读!
平日里,大家在品尝干型葡萄酒时,有没有碰到过口中感觉到的甜味比酒中实际含糖量高的情况?别怀疑自己的味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以下因素在作祟。
一、酸度
如果一款酒的酸度较低,那它尝起来会比其他拥有同等含糖量的酒要甜,也就是说低酸度会让一款酒尝起来更甜。
二、葡萄果实的成熟度
用于酿造葡萄酒的果实的成熟度会体现在最终成酒的风味上,越成熟的风味越可能让人觉得一款酒很甜美。以白葡萄酒为例,当我们在酒中尝到热带水果(芒果、菠萝等)风味时,我们往往更容易觉得这款酒有甜味,相反的,绿色水果或是柑橘类水果风味一般不会让我们产生酒有甜味的念头。
三、酒精
酒精的黏度比水高,因此一款酒的酒精度越高,酒尝起来就越饱满,同时也会给人以越甜美的感受。所以当酒中的其他成分水平一样时,更高的酒精度会使人感觉酒更甜。
四、橡木桶
橡木桶赋予葡萄酒的香草、焦糖、烘焙和香料等香气会给我们的鼻子带来甜蜜的暗示,入口后从橡木中自然析出的甜味三萜化合物(Quercotriterpenoside,简称QTT,甜度是蔗糖的8,000倍)也会给我们带来甜感。
jiuKU365.com延伸阅读
哪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葡萄酒颜色
葡萄酒按照颜色分类,可以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葡萄酒的颜色和葡萄品种、产区和葡萄酒酿造方法有关,即使是同一种葡萄酒,在颜色上也有细微的差别。葡萄酒颜色主要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1)与葡萄品种有关
用不同酿酒葡萄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其颜色也,有的葡萄品种的葡萄皮颜色特别重,颜色特别深黑,呈深紫色,如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西拉(Syrah)、马尔贝克(Malbec)等。有的葡萄品种的葡萄就相对来说比较浅呈浅宝石红色,如黑皮诺(PinotNoir)和内比奥罗(Nebbiolo等。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出的葡萄酒单宁也不同,单宁含量较高的红葡萄酒酒体通常不透明。
(2)与酿酒葡萄的成熟度有关
多数情况下葡萄的成熟度越高,其糖份也越高,葡萄皮的颜色也越深,特别是受到长期日照的葡萄,皮的颜色更是深黑,酿成的葡萄酒除了酒精度高,酒色也会特别深。
(3)与酿造工艺有关
不管是红葡萄品种还是白葡萄品种,将其皮肉分享你会发现葡萄果肉是无色的,所以酒庄可以选择红葡萄品种去皮来酿造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却只能选择红葡萄品种来酿造,而且红葡萄酒的颜色主要来自酿造时的浸渍过程,浸渍其实就是在酿造时将果皮甚至葡萄梗浸在葡萄汁里面,以便萃取果皮中的色素与单宁物质。生产发酵过程中,温度也会影响葡萄酒的颜色,一般发酵温度升高,红葡萄酒的颜色会变浅。
(4)与是否陈年有关
随着葡萄酒的陈年,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红葡萄酒陈年之后颜色会变浅,其中很多在陈年后由深红色变成了深褐色;白葡萄酒陈年之后颜色会加深,逐渐变成深金色,最后变成棕褐色。
红葡萄酒中的单宁随着陈年的氧化过程也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就像苹果放置的久了也会被氧化一样,氧化也让单宁吸附酒液中的色素,红色素日渐减少的葡萄酒颜色由紫红色逐渐变成褐红和橘红色,到了老年期常常只剩下淡淡的砖红色。
哪些因素影响着葡萄酒的价格?
市面上,葡萄酒的价格各异,既有十几万的天价葡萄酒,也有几十元的廉价葡萄酒。你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些葡萄酒的价格差异那么大?那些天价葡萄酒究竟贵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葡萄酒的价格呢?
其实,葡萄酒的价格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影响的。
1.产区名气
通常,来自名气或者等级更高的产区的葡萄酒价格会更高。譬如在勃艮第(Burgundy)产区,等级高的葡萄酒价格更高,一般,特级园(GrandCru)葡萄酒的价格几乎是一级园(PremierCru)的4倍,而一级园葡萄酒的价格则大概是普通村庄级(Village)的3倍。另外,葡萄园的名气也会有所影响。以罗曼尼?康帝(DomainedeLaRomanee-Conti)为例,拉塔希(LaTache)比李奇堡(Richebourg)更出名,所以年份相同的拉塔希葡萄酒的价格比李奇堡的高。
如果你不认识具体的产区,那么牢记一个规律:酒标上产区越细,葡萄酒的质量往往越好,所以价格也就越贵。
2.年份好坏
所谓的年份,指的是酿酒葡萄的采摘年份。它对葡萄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天气上。如果采收葡萄的年份气候条件好,能为葡萄的生长和成熟提供理想的生长条件,因而最终酿造的葡萄酒品质自然会更佳,价格也会更高。如果你不了解某一个年份,可以查阅相关葡萄酒评论家的记录。譬如,每年4月波尔多期酒(EnPrimeur)品鉴周詹姆斯?萨克林(JamesSuckling)等名家都会对相关年份的期酒进行品鉴和评分。这些品鉴记录和评分在一定程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年份的优劣。
3.品牌价值
这指的是葡萄酒生产商的品牌。与产区名气一样,葡萄酒生产商或酒庄的名气越高,葡萄酒的价格自然越贵。这就是为什么拉菲古堡(ChateauLafiteRothschild)、柏图斯(Petrus)等名庄的葡萄酒往往要价不菲。因为这些酒庄出身名门,地位显赫,具有无可限量的品牌价值。
4.葡萄园管理
酒庄对葡萄园的管理也会左右葡萄的质量,进而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有些酒庄会雇佣大量工人来完成栽培、灌溉、修剪等工作,有些酒庄甚至采用无人机或者其它专业设备来管理葡萄园。这些耗时耗力的方式当然会让葡萄酒的价格提升不少。
5.酿造工艺
要酿造一款品质上乘的葡萄酒,需要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葡萄采摘的环节,一些酒庄会采用人工采收,有些采收工作甚至需要在夜间进行,这就增加了不少成本。
追求质量的酒庄还会购买顶级的酿酒设备,例如优质昂贵的法国橡木桶。此外,有些酒庄还会不惜一切代价聘用技艺精湛的高级酿酒师作为酿酒顾问,指导酒庄酿酒。聘请的费用也是一笔大开销,这些费用都会平摊到每瓶葡萄酒的价格。
6.包装设计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先天因素外,影响葡萄酒价格的还有这些后天因素。葡萄酒酿成后,酒瓶、瓶塞、酒标等包装都是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同的选择会出现不同的质量和价格,有些成本低的葡萄酒会采用普通的包装,所以价格相对低。有些顶级名庄,例如木桐酒庄(ChateauChateauMoutonRothschild),还会由里及外对葡萄酒进行精心的包装,甚至专门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设计酒标,这些都会增加包装成本,从而影响葡萄酒的价格。
7.市场供需
市场供需是一种无形的重要因素。虽然全球各地都生产葡萄酒,但是顶级葡萄酒的产量还是相对有限的。像波美侯(Pomerol)产区的车库酒(GarageWine)以及加州纳帕谷(NapaValley)产区的膜拜酒,其名声显赫,产量稀少,备受全球消费者追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以上是影响葡萄酒价格的重要因素。当然,葡萄酒的价格也不完全由这些条件决定,其它诸如运输、宣传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葡萄酒的最终价格有所影响。
哪些因素导致你的葡萄酒更贵?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购买了一瓶上千元的葡萄酒回到家后,与家人们一边品尝一边又将酒标仔细研读了一遍。你不禁开始好奇,这么昂贵的葡萄酒到底贵在哪里呢?跟货架上哪些几十元的葡萄酒有什么不同?哪些因素使得这瓶葡萄酒更贵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大因素导致你的葡萄酒更昂贵。
1年份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葡萄酒的年份代表了葡萄酒的品质,而品质意味着价值。因此,产自好年份的葡萄酒,其价格几乎总是比普通年份的要高。尤其是当某年份被有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赞誉为100年来最好的一年时,那这一年的葡萄酒价值自然而然会上升,比如1982年这个著名的年份。据统计,同一酒庄的同一款酒,在伟大年份与普通年份,其价格可能相差2-3倍甚至更多。
2酒龄和陈酿
葡萄酒的陈年时间也会影响价格。对于适饮期内的葡萄酒,酒龄较长的通常比年轻的葡萄酒更贵。
对于一瓶非常适合陈年的葡萄酒,几乎每陈酿一年都会增值不少。那为什么陈年后的葡萄酒会变得更贵呢?因为葡萄酒的陈年过程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窖藏场地,还需要消耗资金用于管理和运营。此外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年,葡萄酒自身的风味会变得更加复杂、口感也变得更加顺滑。
3橡木桶熟化
橡木桶熟化也会影响葡萄酒的价格。这是因为橡木桶能为葡萄酒增添风味,使葡萄酒的口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橡木桶本身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通常,法国桶的价格轻易就可以超过1,000美元,美国桶价格也常在360美元以上。所以很多情况下,酿酒师会交替使用新旧程度不同的橡木桶,目的是为了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些酒商甚至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橡木块、橡木条等来替代橡木桶。
4风土条件
几乎所有人都会承认,最优质的葡萄酒都是在优质葡萄园中产生的。以勃艮第(Burgundy)为例,风土条件较为优越的特级园比村庄级所出产的葡萄酒品质更为优秀,价格也会更高。
此外,很多时候为了获得最优质的葡萄果实,以最大限度反映出当地的风土,葡萄管理者们也会尽可能严格地控制每株树的产量。用这样的果实酿制出的葡萄酒也会更加浓郁。当然,葡萄园的土壤对葡萄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好的葡萄都生长在营养成分较低的贫瘠土壤中,而不是靠近河流的肥沃土壤上。
除了以上因素外,其他的因素也有可能使你葡萄酒更贵。比如,葡萄品种、酿酒技术、市场需求、品牌效应等。所以说,葡萄酒的价格不是一种因素决定的,而是酿造成本、风土以及市场等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干型葡萄酒喝起来有些甜?
在不少人看来,干型即表示不含糖的葡萄酒。但事实上,干型葡萄酒中并非完全不含有糖分。
据欧盟的规定,一般对于静止酒来讲,当酒中的残糖量不超过4g/L,或当总酸(以酒石酸计)与总糖(以葡萄糖计)的差值少于2g/L时,只要残糖量少于9g/L,即可被称为干型葡萄酒。
不过,一般来说干型的葡萄酒中的少量残糖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它明显的甜意,但为什么当我们在饮用一些干型葡萄酒时,还是会感到甜味呢?这种甜味又是否还是源自酒中的残糖呢?
事实上,除了味觉敏锐到足以感知到葡萄酒中的残糖外,葡萄酒中的甜味还可能源于以下原因:
浓郁的成熟果味
当葡萄酒中弥漫着十分成熟的果香,如白葡萄酒中的菠萝,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香气,或红葡萄酒中仿佛要熟透了的黑樱桃和红李子或甜果酱的香气时,大脑会将我们闻到的香气与惯有的味觉感受相联系,就会使人产生这款酒有点甜的错觉。
酒的酸度较低
一般来说,葡萄酒味感质量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基本呈味物质之间的平衡、和谐程度。
事实上,甜味和酸味之间即可以相互掩盖。在糖液中加酸,会减弱糖液的甜度,同理,当两款酒残糖;量相同时,酸度更低的那一款喝起来会让人感觉更甜。
高酒精度和甘油
我们对甜味的感知很容易受葡萄酒中其他结构成分的影响,如若葡萄酒中的酒精和酒精发酵的副产物甘油含量比较高时,会使酒体变得更加圆润,同时也能带来一丝丝甜味。
橡木桶的陈年作用
橡木带来的香草、巧克力、焦糖、咖啡和各类烘烤香辛料的风味也会骗到鼻子,让我们感觉酒的味道更加甜美。
除此之外,据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UniversityofBordeaux)的阿克塞尔马奇尔(AxelMarchal)的研究发现,葡萄酒中若有若无的甜感是源自甜味三萜化合物(Quercotriterpenoside)它们从橡木中自然析出,虽然含量较少,但甜度却是蔗糖的8000倍,赋予了无糖的葡萄酒天然的甜味。
葡萄酒的“平衡”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
我们在购买葡萄酒时,常常可以看到酒款描述里面出现的平衡字样。无论是葡萄酒的背标,还是电商里面的酒款详情,平衡一词几乎随处可见。那么,一款平衡的葡萄酒,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所谓的平衡,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葡萄酒中各个重要元素之间的和谐状态。对葡萄酒的平衡起着关键性影响的元素,包括:甜度、酸度、果味、酒精以及单宁。
甜度
葡萄果实中的糖分会在酵母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而这个过程中剩下来的糖分叫做残留糖分。残留糖分较高的葡萄酒,尝起来会有甜腻的口感,但是如果糖分不足又会使得葡萄酒变得尖酸干涩难以下咽。
酸度
葡萄酒的酸对口感可谓至关重要。葡萄酒里的酸,部分来自葡萄本身,部分则来自于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其中,酒石酸(tataric)、苹果酸(malic)和柠檬酸(citric)3种源于葡萄果实;另外3种酸,是由酒精发酵和细菌活动形成的琥珀酸(amber)、乳酸(lactic)和醋酸(acetic)。
从葡萄果实而来的3种酸,会因应葡萄品种的不同而含量不同。一般而言,生长在气候凉爽地区的葡萄(如长相思、雷司令等)会含有较多的酸,而温暖地区的品种(如仙粉黛、西拉等)则相反。
果味
无论是简单易饮的餐酒,还是值得长时间陈年的名庄好酒,都需要充足的果香来支撑其口感。缺乏果味的葡萄酒往往风味贫瘠,口感单薄,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酒精
葡萄酒是酒精饮料,其酒精度含量跨度也很大,最低可以低至5.5%,最高则超过20%。
影响葡萄酒酒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葡萄品种和风格、品质水平、葡萄产区的气候条件等。过高的酒精度会给喉咙带来烧灼感。
单宁
简单来讲,单宁(Tannin)是一种酸性物质,主要源于葡萄皮和葡萄籽。红葡萄酒是要保留葡萄皮发酵的,在发酵过程中,酒液还会从橡木中汲取一定的单宁物质。
对于红葡萄酒而言,单宁的存在极其重要,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为葡萄酒建立骨架,使酒体结构稳定、坚实丰满;
有效地聚合稳定色素物质,为葡萄酒赋予完美和富有活力的颜色;
和酒液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增加葡萄酒的复杂性。
单宁不足的葡萄酒则会发育不良,通常表现为质地轻薄、柔弱无力、索然无味。单宁对于增添葡萄酒的复杂程度和陈年潜力尤为重要,高单宁的葡萄酒通常可以陈酿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过高的单宁也会给葡萄酒带来干涩的口感,因此单宁与酸、酒精等组成部分的协调至关重要。
为什么有的干型葡萄酒喝起来甜甜的?
在许多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都需要后天添加一些糖,香槟就是其中的例子。有的干型葡萄酒为什么喝起来甜甜的?甜酒里面到底有多少糖?喝酒会胖吗?
前一阵子,我有个朋友说,她决定一个月不吃糖。
这倒稀奇了我知道她嗜甜食(尤其是小熊糖)如命,42天中,不吃蛋糕、不吃糖果、也不喝碳酸饮料,她究竟是怎么捱过来的?
喝葡萄酒啊!她跟我说,我天天喝好多。
我忍住了没告诉她真相。其实她每喝一口酒,都等于在摄取糖,所以她这个禁糖月嘛
历史上的甜度
不少科学研究都显示,由于糖广泛存在于各种加工食品中,实际上它已经超过了脂肪,成为威胁现代人饮食健康的最大因素。
如果真是这样,对于酒里面的糖,我们需要大惊失色吗?
要知道,所有葡萄酒都多多少少含有糖就算是完全发酵至干型的酒也不例外;而且,许多葡萄酒的风格使然,在酿造过程中,必须加一点糖。
采收季来临,酒农需要随时监测果实的糖度,才知道葡萄是否完全成熟,在酿造过程中需不需要加以调整。就算不额外加糖,葡萄酒的酿造也离不开糖的作用(我们后面再说)。
其实,现代葡萄酒的含糖量已经比以前的葡萄酒低不少了。
就拿香槟来说吧:
2010年,人们从波罗的海打捞出了168瓶19世纪生产的香槟,其中包括凯歌香槟、白雪香槟和朱格拉(Juglar)香槟。人们调查了这些香槟的成分,吃惊地发现这些酒的含糖量竟然达到140克每升(g/l)。相比之下,现代葡萄酒的残糖仅仅在12g/l左右。
香槟并不是唯一一种甜度随着历史逐渐下降的酒种意大利酒中之王巴罗洛(Barolo)也是如此。直到19世纪中叶,巴罗洛还经常是甜味的。
当时的巴罗洛公爵夫人JulietteColbertdeMaulvrier请来法国酿酒学家LouisOudart,要他对巴罗洛当地又甜又涩的红葡萄酒进行改进。Oudart成功了:随着口味更干的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甜巴罗洛很快就消失无踪。
不过,也有的产区正好相反。《Decanter》杂志的2016年1月刊中,登载了一篇苏甸及巴萨克甜酒的专家组品鉴。品鉴专家StephenBrook指出,25年前的苏甸甜酒糖度达到120g/l已经算高了。可这回他们品鉴的甜酒,许多含糖量将近180g/l;而在采收的时候,葡萄汁的含糖量可能达到200g-400g/l,可以想见有多甜
甜美的错觉?
葡萄的含糖量高于许多其他水果,其中葡萄糖和蔗糖差不多各占一半。
无论是葡萄酒还是烈酒,酿造过程中糖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英国东苏塞克斯的酿酒名校普兰普顿大学(PlumptonCollege)葡萄种植与酿造学院院长TonyMilanowski是这样讲解的:
糖在酵母细胞中,会主要被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包括少量甘油、丙酮酸、高级醇类、脂肪酸以及酯类。
一旦酵母菌消耗掉了所有的葡萄糖和果糖,葡萄酒里就剩下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代谢产物,以及戊糖即含有五个碳原子的单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无法进一步消化这些戊糖。
Milanowski表示,戊糖虽然是糖类,但是甜味不明显,含量也很少。但是多糖(polysaccharides)带有甜味:它们通常是葡萄果粒中的固有成分,或者是酵母菌的排出物。
不过Milanowski认为,我们有时能在干型葡萄酒中尝到的甜味,其实是我们受到了甜美的香氛影响,而不是真的因为葡萄酒中残留的糖分。
当我们说这款酒喝起来很甜,很多时候是受到了葡萄酒其他成分,或者香氛的影响。当闻到甜美的水果香味,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这款酒喝起来也有甜味,即使其实葡萄酒里的糖分非常少。要令人的味蕾感到甜味,一款酒的糖度需要达到3g/l到5g/l以上,而大多数干型葡萄酒含有的糖度比这要低。
另一种可能令人感到甜的成分是甘油,这种成分在阿马罗内-瓦尔玻利塞拉(AmronedellaValpolicella)葡萄酒中的作用尤其明显。
阿马罗内是一种用晾干的葡萄酿造的干型葡萄酒,非常浓郁,比一般红葡萄酒多含有50%的甘油。如果把甘油和水混合之后含入嘴中,你会尝到一点点的甜味,以及粘稠的口感。Milanowski说道。不过他也指出,在一般的餐酒中(即使是对阿马罗内),甘油带来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的。
哪些因素影响葡萄酒酒精度高低?
酒精含量会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和结构,增加葡萄酒黏度,促进酸甜平衡,但同时酒精含量过高也会掩盖葡萄酒风味和香气。在酿造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葡萄酒酒精度高低?
葡萄品种、产区气候、年份、酿酒工艺、酿酒师等等都会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度。
不同的葡萄品种,自身的含糖量就不一样,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就肯定有所差别。气候炎热的地区葡萄糖分积累比较多,一般而言葡萄酒的酒精度比较高。而不一样的年份就会有不一样的天气状况,也会影响葡萄的成熟过程中的糖分积累,所以同一个酒款不同的年份之间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酒精度。酿酒工艺中的延迟采摘葡萄、发酵前加糖以及终止发酵等,以及酿酒师自身对葡萄酒风格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葡萄酒成酒时的酒精度。
受以上因素影响,葡萄酒酒精度含量可从8%vol跨越至15%vol,但酒精度不是葡萄酒质量的衡量标准,消费者可因需选择。
为什么有些葡萄酒尝起来特别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酸度,在葡萄酒中让你感觉清爽不已同时又忍不住想要流口水的部分就是酸度。想象一下喝柠檬汁时的感受,那入口的一瞬间带来的刺激感和随之而来透心凉的感觉。
当人们说起一款酒特别清新爽口的时候都是对于酸度的描写,这样的叙述常见于白葡萄酒。在一些地区,酿酒师偏爱酿造干型的葡萄酒来充分表达葡萄本身的香气和果味,这时干型的葡萄酒主要依靠香气和果味来平衡酸度。
而不管是一款干型还是甜型的葡萄酒都不应该让你只感觉到酸而没有其他。平衡感是每一个酿酒师追求的标准。即使像一些好的甜型葡萄酒例如冰酒等也是需要强力的酸度来平衡酒的口感,像德国Mosel地区的冰酒就是典型的高酸度,因为平衡了糖分,即使含糖量很高也不会让人觉得发腻。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喝甜酒,也要注意搭配酒的甜食,不能比酒还甜哦~
还有一点容易误解的就是不仅仅是白葡萄酒有酸度,红葡萄酒更需要酸度的烘托。虽然口感上并不容易察觉,例如赤霞珠,可是没有了酸度的红葡萄酒是难以想象的平淡无味,正式因为有了酸度才让这些红葡萄酒的味道得以全部体现出来。
而如果这一款酒确实尝起来只有酸味没有其他,那么很有可能是一下几个原因:
1.温度过低,其他香气无法释放出来通常只有刚冰镇过的葡萄酒才会这样,只要稍待温度提升即可。
2.这款酒现在饮用太过年轻通常只有价格不菲的新年份甜酒或香槟才会在年轻的时候酸到无法接受,而日常喝喝的普通酒,再年轻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3.保存条件不当氧化了,通常是因为葡萄酒被竖直放置太久,软木塞干燥收缩导致过多的氧气进入,果味尽失。
4.这瓶酒本身就比较乏味简单,属于低价的佐餐酒。
在此之后要正确地理解葡萄酒的酸度了,可别随便诬陷了一瓶好酒。当然啦,不好的我们还是要坚决拒绝的。
生命太短,应该多喝好酒。
除了天气和环境外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葡萄酒酒质?
饮用葡萄酒,确实美妙享受,不过很多时候酒客们都会遇上不甚好喝的酒,却无从形容,只觉酒不好喝,或将之形容为怪味。其实不论是品酒还是评审酒酿,品尝时主要看整体平衡性,例如香气、味道、酸度、酒精、丹宁(红酒)、糖份、酒体等等元素是否配合。除了天气和环境因素,假如酿酒师经验不足,在酿酒期间控制和管理不当或严重者过程中出了岔子,酒味便有机会出现落差,酒质泡汤,最终让顾客失望,破坏商誉。
酿酒向来非易事,极需要高度的农业和化学知识,并懂得适当应用;其中一项复杂学问就是期间如何把葡萄颜色与丹宁萃取,行内叫extraction,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过度萃取或萃取不足的缺陷,严重者会是酿酒失误。萃取主要运用于红酒,因为大部分葡萄品种的颜色、丹宁和个别味道复合物均集中在外皮中,要酿成红酒或粉红酒,便需要进行繁复耗时的萃取过程,方可把皮中含有的色素、丹宁和味道萃取出来。
萃取的道理跟浸泡茶叶或咖啡颇是相似,浸泡时间越长,颜色自然较深,其间水温高的话,也会助长饮料颜色、丹宁(适用于酒和茶叶)和咖啡因(适用于茶叶及咖啡豆)便会较多。浸泡过长,饮料会变得苦涩,这就是萃取过度所致;反之,浸泡时间太短,颜色和味道过少,也是不理想。酿酒学中,萃取率因品种、风格和商业需要而定,普遍来说都是以中庸为佳,不论过多过少都会有反效果。萃取过程可以发生在酒精发酵前、发酵中期和发酵成酒后,角色非常重要,对酒质影响殊深,尤其因为丹宁结构是红酒的骨架,萃取时间过短,除了酒色过浅之外,就是结构松散,酒的层次和风味自是有所不足。
酒精发酵前,葡萄汁液与外皮浸泡(个别例子更会加入葡萄梗),固体例如外皮和籽等物质会积聚并浮起(我们称之为Cap,因为这现象正酷似帽子般盖着酒液),酿酒师可以选择用不同方法把固体和葡萄汁捣匀,例如用脚、桨、棍或机器等把液体捣动。事关固体层一旦接触空气过久而变得干涸,有机会滋生细菌,可能出现挥发酸,破坏酒质。捣动汁液亦有助加入氧气,防止因还原作用(reduction)而引出苦涩味。到了酒精发酵期间,萃取率会加快,酿酒师务需谨慎监察萃取率,并且决定何时分隔外皮等固体物质。
过度萃取的酒,一般会有过量的丹宁,干涩和苦感会把果味掩盖,口感失去平衡性,甚至感觉刺口粗糙,令人毫不享受。萃取不足的酒则毫无韵味,喝之没趣。
解密干型葡萄酒
不管是在餐厅里还是在经销商处,干白和干红葡萄酒都是消费者们最关注的产品,很多葡萄酒爱好者都喜欢干型葡萄酒多于喜欢甜型葡萄酒(如甜红、甜白)。在葡萄酒界,大部分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是干型的,而且它们的口感往往各有特色,并非千篇一律。
一、干型葡萄酒VS甜型葡萄酒
很多人在初次看到用干这个字来形容葡萄酒时,都会大感疑惑,因为葡萄酒明明是液体,其中大部分都是水分,怎么能说它是干的呢?其实,在葡萄酒界,干这个字是与甜相对的,与它的本意干燥并没有关系。葡萄酒按照残留糖分的含量,可以分为干型(4克/升以下)、半干型(4-12克/升)、半甜型(12-45克/升)和甜型(45克/升以上)。所以干型葡萄酒就是指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葡萄酒,干红葡萄酒即采用红葡萄品种酿造的、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红葡萄酒,而干白即采用白葡萄品种酿造的、残留糖分低于4克/升的白葡萄酒。
二、干型葡萄酒是怎么酿造的?
酿酒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分别酿造出干型和甜型葡萄酒的呢?要酿造干型还是甜型葡萄酒,主要在于发酵过程的控制,因为这个过程决定了葡萄汁中的糖分有多少能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如果酿酒师想要酿造甜型葡萄酒,那他可以在发酵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为地终止发酵的继续进行,让葡萄汁中的部分糖分不能顺利转化成酒精,从而提高成酒的残留糖分含量,得到甜型的葡萄酒。人为终止发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发酵器皿的温度,发酵的顺利进行需要恒温条件,当温度突然降低后,酵母菌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不能把糖分转化成酒精;二是往发酵器皿中加入酒精或者白兰地烈酒,就像酿造加强型葡萄酒波特酒的做法那样,因为在酒精度高于15%的时候,酵母菌的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不能存活,从而无法把糖分转化成酒精。
三、怎样才能感受到葡萄酒是干型的?
人的味蕾在感知干这种特殊的味道时,主要受两种物质的影响:一是酸,二是单宁。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有酸味,而且白葡萄酒的酸味往往更为明显。酸味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所以一款葡萄酒的酸度高低可以从唾液分泌是否旺盛来判断。红葡萄酒的单宁普遍比白葡萄酒的高,未经橡木桶陈酿的白葡萄酒通常只带有极少的单宁,几乎感觉不到。对于一款单宁含量适中的红葡萄酒,入口时可以感觉到口腔好像变干了一些,干涩、收敛是单宁给人的最直接感受。在酸和单宁的双重刺激下,人就可以知道到干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四、干型葡萄酒的水果味
葡萄酒的水果味是指它所展现出来的类似于各种水果的香气和风味特征。比如,有些白葡萄酒会散发出类似于柑橘、芒果的香气,而有些红葡萄酒会散发出类似于樱桃、无花果的香气。不同葡萄酒的水果风味往往浓淡不一,不过葡萄酒中的水果风味如果太过张扬,酒中的酸和单宁就会对它产生抑制作用,让葡萄酒的整体风格显得更加均衡和谐一些。如果一款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比较低,它的果味就会显得比较明显和直接;同样的,如果葡萄酒的酸度比较低,它的果味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有些人会把葡萄酒的果味和甜味混为一谈,这是不够正确的,因为所有葡萄酒都或多或少具有水果的香气和风味,但不是所有葡萄酒都是甜的。
干型葡萄酒简易指南
在初学葡萄酒时,许多爱好者识得的第一个词就是干型(Dry),但它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却并非人人都理解得准确。
首先,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从字面上来理解干型,认为它就是葡萄酒之于人感官上的感受,比如口干舌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小编就将为大家奉上一套关于干型葡萄酒的简易指南,从而让大家对之有一个更为准确的了解。
一言以蔽之,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那些残留糖分(ResidualSugar)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这意味着它的甜度不会很高,而个中奥妙,就潜藏在其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酵母对葡萄含有的糖分发生作用产生的,所以,为了使酿出的葡萄酒带上一丝甜味,很多酿酒师都会提前结束整个发酵过程。如此,酵母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解掉葡萄中的所有糖分,而留存下来的,就被称作是残留糖分。假若酿酒师让整个发酵过程完整地进行,酵母便可充分地对糖分进行分解,这样酿出来的葡萄酒既无残留糖分也不带有甜味,就是干型葡萄酒。此外,有些人会把甜味的缺失和果味的缺失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不对的,在一款干型葡萄酒中,你仍可品尝到缤纷果味。
图片来源:LoveToKnow
也许是受到可口可乐的影响,美国人在饮食中对糖分的偏好整体要高于欧洲人,因此,相较于干型葡萄酒,他们更愿意去选择半干型葡萄酒(Semi-dryWine)。酒如其名,半干型葡萄酒指的就是余有些许残留糖分的葡萄酒。既然干型的概念这么好理解,为什么仍有许多葡萄酒爱好者会误用这个词呢?
或许,这与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有关。在语言长期的发展中,Dry这个词(或者是法语里的Sec)已经和干燥的感官体验交融在一起了。因此,当我们尝到一款让人口干舌燥的葡萄酒时,很容易就把它定义为一款干型葡萄酒。事实上,这种所谓让人口干的葡萄酒只是一款单宁含量较高的葡萄酒,尽管许多干型葡萄酒的单宁含量恰巧也很高,但它们从来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此外,还有很多人认为干型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都比较高,其实这也是个谬误,而出现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人们在品尝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时,其酒精的风味会在口中营造出一种干燥的感觉,从而导致了感官上的混淆。
总而言之,干型葡萄酒仅仅指那些残留糖分为4克/升以下的葡萄酒,而与该酒是否让人感到口干舌燥毫无联系。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